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设计,无处不在 [14]

By Root 1529 0
现这个目标的手段之一就是把产品范畴内的核心元素配置成标准化部件,而且,这些部件都需配备标准化的接口或者连接,这一点同样十分重要。这样一来,系统便能朝着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的方向发展。用户可按自己的需要改装产品,这个过程被称为大批量定制,这是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过程。

日本的国际自行车工业公司可被看作是大批量定制发展早期的一个范例。公司建立了一个系统,借此经销商可以向客户提供定制自行车的机会。如此一来,经销商就可以评估客户规模,确定颜色偏好和应附加的部件。国际自行车工业公司收到订单后,由一个能生成一千一百万件不同模型的计算机系统为客户定制的自行车绘制设计图。随后,工人会把标准化的部件组装成产品。定制的模件投递时,它的框架上有丝网印刷的客户名称。

摩托罗拉公司位于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的工厂在组织生产寻呼机时沿用了类似的原理。据估计,它向顾客提供了两千九百万种不同的寻呼机模型。从美国任何一个地方递送上来的订单到达公司约十五分钟后,客户定制的产品就会投入生产,隔天便可配送。对于厂商而言,这种“准时化生产方式”可以避免库存造成的资金冻结。对于客户而言,能逐一规定产品的具体细节,按他们的希望购买,这毫无疑问提高了他们对产品的满意度。

惠普公司生产的打印机在面对差异很大的全球性市场时,所采用的大批量定制系统采取了延迟差异的办法。任何产品的生产在未达到供应链的最后一个潜在环节前都不考虑它的变异情况,这就要求将配送工序纳入到产品设计中,并且产品的整个设计要适应配送的需要。基本产品递送到离客户最近的供应点后,根据具体环境的需要(如产品与当地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再进行装配。

随着组模单元的运用,灵活配置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这也意味着产品的整体结构被分解成了若干基本的功能部件和转换部件。这些部件按标准组模单元分组,进而命名为可选性附加元件,这一举措促使系列产品大量地涌现。模式化设计使得每个部件都能经受检验,成为高质量产品。这些部件运用于不同的配置方案,生成一系列能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又或者成为满足个别用户具体要求的用户化产品。公司以往是将成品作为基本概念的出发点的,随着模块系统的建立,公司的重心转向了整体系统概念内的程序设计。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来自丹麦比隆的奥勒·基尔克·克里斯蒂安森为儿童设计的乐高塑料拼装玩具一直是模式化运用的通用例证。塑料拼装玩具是从早期的木块发展而来的,它从木块僵化的标准几何形式中发掘出了大量可行的变体。

然而,模块系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而且,早在二十世纪头十年它就已经出现在组合家具的设计中了。这类家具以标准的长、宽和高为基础进行设计。到了二十年代,模块系统变得更加普遍,生产出来的组合家具能够适应不同面积的家庭,或按用户要求进行组装。到了八十年代,德国公司(如西曼帝克公司和博德宝公司)设计的厨房系统畅销欧洲市场。客户能够选择一系列模块组件来适应特别的空间和需要,同时,销售点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三维影像来展示最终结果,帮助客户调整组件或末道漆色的选择。一旦选择结束,订单完成,客户的具体要求就会通过电脑递送到工厂,工厂按订单生产组件。这样一来,又节约了囤货和仓库需要的大笔费用。

图29 统一与多样化:西曼帝克橱柜。

电子制造商普遍地利用模块系统,大量地生产各种音频和视频产品。戴尔电脑公司在模块系统运用这方面的成效最为惊人。它利用模块设计开发了互联网作为通讯装置的潜力,重新界定了竞争的维度。通过使用互联网或电话,买主可以在公司的网站上按自己的规格订购电脑。整个过程中,买主先从一批模块部件中进行选购,最后选择配送方式。公司不需要把部件囤积于大型仓库之内,节省了大笔开支,这就使得它取得了实在的价格优势。

将这种程序进一步扩展,我们就得到了产品平台的概念。为了满足基本的功能性目的,这些平台把模块和部件组合在了一起。在这个平台之上,我们可以迅速地开发和制造多种产品配件。这使得公司的基本观念能够迅速地针对市场变化或竞争环境做出调整。索尼公司就可算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1979年索尼公司推出了一款随身听。这款随身听兼有基本功能模块和高级功能模块,一开始就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每个模块都能帮助它迅速地推出一系列的样品,以测试市场上不同层次的应用和特征。这些模块是它与效仿者竞争的基础,并确保了它不败的地位。

索尼公司使用平台系统在竞争中保持领先,柯达公司则利用它们来回击日本富士公司在1987年推出的一款使用35毫米底片的一次性相机。柯达公司花了一年的时间研发了一个可与之竞争的样品,到1994年时,它已经占据了美国市场70%的份额。即使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领域,作为一个效仿者的柯达公司也比富士公司推出的产品更多、价格更便宜。这一点再次证明,平台概念加上通用组件和生产过程是这次成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这种相机可以快速、成批地投入市场。

1995年,福特汽车公司开始了一项长期改组计划,该计划吸收了平台理论,试图把公司打造成全球性组织。自此以后,公司在开发车辆类型时,重心都放在全球视角上,而不是为特殊市场生产特定车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产品开发的费用。在汽车行业,产品开发的费用已经攀升到一个惊人的高度了,只有在全球性市场范围内才能进行调节。基于一系列标准车辆的概念,平台生产方法使福特公司能够在世界上任何能提供最廉价、最高速生产服务的地方制造元件。反过来,这些方法又能成为适应个别差异市场的基础。当具体的需求被确定后,这些市场又能得到快速开发。

这些开发和设计系统解决了明显存在于高速、经济的产品生产需求与客户按需定制产品的愿望之间的矛盾。这样做是为了通过特性和共性的并置,在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系统中找出具体的举措。

这类方法的优点还体现在,它们能够在后续的服务中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价值。佳能公司生产出来的第一台个人复印机并没有配套服务,后来,通过在墨盒中添加通用模块里常用到的一些元件,解决了这个问题。事实上,每次更换墨盒的时候,机器都获得了一个新机械,如此便大大地减少了维修的需要。

然而,设计师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如何更好地使人们创造出来的系统与数万年进化的结果(即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如果我们能了解系统的本性,了解局部变化是如何影响系统,系统又是如何影响相连的各个系统的,就有可能减少一些相对明显的危害效应。如果客户、公众和政府授以适当的方针和方法,设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设计可能会成为一种解决办法。遗憾的是,经济系统的基本观点坚信共同利益取决于以个人利益为前提所做出的各个决定的总和,若是用这样一个系统来解决人类在改造自身环境时出现的问题,不得不让人怀疑它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设计本身也成了问题的一部分。设计是经济和社会这个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而且在这些背景下,它不是独立运行的。

第九章 语境

从广义上来说,来自三个语境的影响与设计实践有关,这些领域分别是:专业设计机构,或设计师看待自己的方式;大部分的设计实践所处的商业语境;此外,还有国家政策。每个国家的政策都不同,但是在很多地方,国家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上文里我们曾提到过一个事实,那就是设计从未作为一个主要职业发展过,它并不像建筑、法律或医学那样有自律的权利,可以控制准入和实践的级别。设计活动确实千变万化,其作品丰富多样。因此,设计是否应该以职业为基础来建构,这样的建构能否成功,实在令人怀疑。

尽管如此,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专业的设计团体,它们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或按设计能力进行综合分类,这一切都表现出了设计师给政府、工业、新闻界和公众带来的影响。同时,这样的团体也为从业者开辟了一个讨论相关事务的论坛。这些团体中有些(如美国工业设计者协会或美国图形研究协会)进行的是专项设计,而有些团体(如英国特许设计师协会)的设计方向则比较多元。它们中间也有国际机构,可以承办国际会议,解决跨国界的设计问题。

设计机构可就它们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发表声明,也可对实践活动的标准提出建议。但事实上,在这类问题上并不是设计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设计师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进行的个人试验和探索,是维持其创作动机所必需的。除此之外,绝大部分设计师很少为自己工作或者独立作业。他们为客户或雇主工作,所以商贸背景必须被当作设计活动展开的主要舞台。最终,设计活动中哪些可以被接受、哪些可行或者哪些令人满意,主要由客户或者雇主来决定。因此商业政策和活动成了了解设计在操作方面的运行方式、设计能够产生的作用及其功能的基础。

由于有关设计在公司整体策略上所起作用的详细说明相对较少,所以,在利用商业方法对设计进行分析时会存在很多问题。在企业的上下级关系中,将设计作为领导者来定位,这样的做法同样是不合适的。因为,我们可以发现设计以大量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企业中。比如,设计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也可以隶属于工程部、销售管理部或研发部。

在很大程度上,设计实际的运行方式取决于不同机构内的固有方法。同时,它更多地依赖于个性和习惯性行为的倾向。然而,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我们才能对一些基本模式加以区分。

在组织机构方面,设计可以是中枢职能部门,也可能被分散到机构的各个部门。众所周知,类似于IBM那样的公司,长期以来对于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如何进行市场营销都有严格的集中控制。相反,如日本电器巨头松下电器公司这样的集团企业,会将权力下放到各个具体产品的生产部门,如电视机、录像机或家用电器等部门。

有些公司的设计很明显地分为长期解决方案或短期解决方案。在汽车行业,德国梅塞德斯公司注重长期的解决方案,坚信由它生产出来的汽车,不论过了多久,都易于识别。在设计上,梅塞德斯公司进行了集中化的控制,主张每一款新的汽车模型都要保持梅塞德斯品牌的一贯风格,确保它的可识别性。与之相反,通用汽车公司采取的则是短期革新的策略。公司将设计的责任移交到不同品牌(如雪佛莱、别克和凯迪拉克)的生产部门。通过每年设计、更新汽车模型,公司将重点放在不断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