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美国政党与选举 [7]

By Root 1654 0
的党派。

华盛顿、亚当斯和汉密尔顿领导的政党被称为“联邦党”,杰斐逊和麦迪逊领导的政党被称为“民主共和党”,在围绕是否接受亲英的《杰伊条约》展开的辩论过程中,两大派系之间的分歧变成了永久的决裂。作为亲法派,杰斐逊反对这个条约。他辞去内阁职位,回到弗吉尼亚州的老家蒙蒂塞洛。但不久之后他就复出了。

1796年,华盛顿宣布不会寻求第三任期。时任副总统约翰·亚当斯想要成为继任者,他打算在汉密尔顿不留任的情况下,继续推行后者的计划。国会中汉密尔顿的反对者向选民发出公开信,为杰斐逊造势。最终亚当斯惊险战胜杰斐逊,两人获得的选举人票仅差三票。杰斐逊承认失败,并同意按当时的选举规则担任副总统。在建国过程中,这是重要的一步,因为杰斐逊认可选举体系的合法性。当时的政党体系以政策为核心,在国家层面进行组建,并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3]

亚当斯执政有失民心。1800年,杰斐逊再度成为他的对手。此时,政党体系已趋于成熟,所有支持杰斐逊的选举人同时也投票支持他的竞选搭档阿龙·伯尔,两人打成平手,都比亚当斯高出八票。当时的宪法规定,在没有候选人获得过半数选举人票的情况下,由众议院从排名前三的候选人中选出总统,当时众议院被联邦党人掌控。整个国家陷入一场危机,有谣言称对手进行秘密交易,试图阻止杰斐逊当选。最终在35轮不分胜负的投票后,杰斐逊还是赢得了选举。因为获胜者最终当选,这样的选举流程也作为合法形式保留下来。[4]

建国初期发生的这些事件对于国家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政党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虽然政党的缔造者在执政之前曾贬低党派。首先,一位深受民众爱戴的总统在1796年自愿放弃权力,原本只要他自己愿意,完全可以继续连任。其次,在选举继任者的竞选中,一位反对总统的政策并且惜败于对手的候选人同意担任副总统,因为那是当时宪法的规定。第三,政党体系开始形成,国家领袖通过政党将他们的政策分歧摆在选民面前,由后者来投票决定。当然,当时有资格成为选民的人并不多——仅限于白人男性,并且许多州还规定,选民必须拥有产业。第四,1800年,现任总统在选举中失利,虽然他可以通过操纵众议院来继续留任,但他最终没有这样做,而是承认选举结果。亚当斯自愿将总统权力交给杰斐逊,这一事件确认了这个新生国度的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在这一体系中,政党扮演着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

图4 阿龙·伯尔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之间激烈的政治斗争最终以一场决斗结束,时间是1804年7月11日,地点是新泽西州的威霍肯

1800年大选结束后不久,联邦党势力大减,沦为新英格兰地区的区域性政党。他们的政策过于保守,在全国范围内缺乏吸引力,同时他们的领袖也不愿意为了寻求支持而妥协。他们一直都是亲英派,当国会于1812年对英国宣战时,他们曾站出来反对。到1820年,民主共和党的统治地位已经无可撼动。[5]

随着联邦党的消失,美国政党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也宣告结束。一个大型政党走向消亡,如今的美国人可能会对此感到吃惊,但别忘了,那时候的政党很脆弱,还不成熟。民众还没来得及对政党产生忠诚——他们支持的对象是领袖。当时的政治精英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有分歧。杰斐逊在他的第一次就职演说中强调,“观点差异不等于原则差异……我们都是民主共和党,我们都是联邦党”。当时的议员更关心地区利益,而不是政党。在担任总统期间,杰斐逊时常精心安排宴会来笼络议员,希望他们支持自己的观点。在缺乏民众支持的情况下,联邦党领袖没能做出调整,他们内部缺少组织机构来支撑整个党。领袖退出政坛,回到自己的家中,联邦党就此消失。

现代政党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析框架来观察现代政党在过去两百年时间里的发展。每一种框架都有助于我们理解政党如今在美国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

政党反映出选民群体关于政策的意见分歧

在建国初期,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及政策分歧体现出两党的性质差异。在联邦党势力大减、不可能赢得全国选举的情况下,两党之间的分歧也随之消除。在联邦党衰落后的“美好时代”里,竞选就在民主共和党内部展开。

1824年,参加总统竞选的四位候选人都来自民主共和党,他们是:约翰·昆西·亚当斯、亨利·克莱、威廉·J.克劳福德和安德鲁·杰克逊。民主共和党并没有从中选出一人进行提名。限于篇幅,在此无法详尽描述那次选举中发生的复杂而又迷人的故事。只需要说一点:在选举中,安德鲁·杰克逊得到的民众选票和选举人票都名列首位,但他的选举人票没有过半数,因此最终决定权到了众议院手中。[6]当时担任议长的亨利·克莱获得的选举人票排名第四,遭到淘汰,他转而支持约翰·昆西·亚当斯,后者当选为美国第六任总统,并任命克莱为国务卿。这一举动招致杰克逊阵营的批评,认为这是腐败交易。

在这一时期,政党归属和忠诚度都不稳定。1828年,杰克逊作为民主共和党成员参选,挑战总统亚当斯,后者当时代表国民共和党(National Republican)参选。这一年选举中,杰克逊轻松击败亚当斯。这次选举,比的完全是个人魅力,而不是政策。杰克逊获胜后,他的政党(很快就更名为“民主党”)分享了胜利成果,把可以直接任命的政府职位全部据为己有,赶走了亚当斯的支持者。

然而,就在这种依赖个人魅力和物质回报的政治模式背后,以“密苏里妥协”为代表的棘手的奴隶制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这一时期党派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精英如何处理奴隶制。从1836到1852年,辉格党取代国民共和党,成为民主党的主要对手,但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都含糊其词。第三党(先是自由党,随后是自由国土党)正面回应了当时最重要的问题,从而成为两党之外的替代方案。1854年,共和党成立,作为民主党的主要竞争对手,他们迫使后者直面奴隶制问题。到1856年,辉格党近乎消失,前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作为领袖只得到八张选举人票,最终输给了民主党候选人詹姆斯·布坎南和首位共和党候选人詹姆斯·弗里蒙特。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作为共和党候选人赢得选举,他的对手民主党内部南北两大阵营出现分裂。

密苏里妥协

当废奴运动在北方各州兴起时,美国的自由州和蓄奴州数目正好相等,因此双方的参议员人数也正好对等。当密苏里准州申请加入联邦时,北方代表坚持要求增加条款,禁止新加入的州施行奴隶制。经过参议院内部的一番激烈辩论,这一条款最终没能通过。这一场景预示着未来几十年南北双方关于奴隶制的激烈交锋。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结束了美国在奴隶制问题上面临的第一次危机,在承认缅因州作为自由州的同时,也认可密苏里州作为蓄奴州。但随后的四十年时间,奴隶制一直是美国政坛的首要问题。

从那时起,民主党和共和党作为两大政党主宰了美国的选举政治。没有哪个其他政党的候选人能够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没有哪个其他政党的支持者能够在国会中获得多数席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党派政治在过去150年的时间里一成不变。导致两党产生意见分歧的问题不断变化,两党在选举中结盟的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

内战结束后,由于南方民众对于林肯所属的政党(共和党)心怀不满,民主党势力得以深入南方各州。在数十年时间里,尤其是在1876年南方重建宣告结束之后,全国性选举呈现激烈竞争的局面。当时正值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期,有不少工业领袖在两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他们支持的候选人中,有许多人是内战时期的将领,他们希望这些候选人能在将来支持自己的经济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大批新移民来到美国的沿海地区,支持在他们定居的城市中掌握权力的政党,因为该党与当地实业家有着密切联系,能够保证他们的工作和安全。随着美国逐渐成为工业大国,政策辩论重新回归权力政治。

一系列看似无关的事件阻碍了共和党在这一时期取得彻底的统治地位。首先,丑闻和经济萧条动摇了尤利西斯·S.格兰特(1869至1877年期间担任总统)政府的地位,也使共和党受到的支持减少,同时帮助民主党候选人在1876年和1880年的选举中赢得支持。1884年农业产量减少以及1890年代初的经济萧条帮助民主党候选人格罗弗·克利夫兰在1884年和1892年两次当选总统。1880年代中西部地区农民的不满情绪,以及后来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民的不满情绪,都被民主党加以利用。另外,作为第三党的平民党打着农业美国的旗号,他们扮演的角色与半个世纪前的废奴主义者颇为相似。

1896年总统选举成为分水岭。由于1893年出现经济萧条(当时正值克利夫兰的第二任期),民主党在1894年的中期选举中损失惨重。个人魅力出众的民主党领袖威廉·詹宁斯·布赖恩批评大企业,他支持农业美国的说法,要求降低贷款难度,并采取银本位制。没人能否认布赖恩的口才,但他选择的盟友决定了民主党的失利。

大城市依赖我们广阔肥沃的平原。留着我们的农场不动,烧掉你们的城市,这些城市将会重生,就像施加了魔法;但如果毁掉我们的农场,这个国家每座城市里的每条街道都会长满野草……你决不能把人类钉死在黄金十字架上。

威廉·詹宁斯·布赖恩的“黄金十字架”演说

1896年7月,民主党全国大会

1896年总统选举重新调整了选民群体。[7]共和党成为代表城市、工人和实业家的政党;民主党在南方和边疆各州占据优势,但依旧是少数党。随后的九次选举中,共和党只输了两次:1912年,共和党候选人输给了伍德罗·威尔逊,因为作为第三党候选人参选的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造成共和党内部分裂;1916年,威尔逊惊险赢得连任。当时共和党还控制了国会,模式与总统选举一样,因为在那个时候很少有选民会同时投票支持不同的政党。

在20世纪头二十多年时间里,选举同盟保持稳定,但1929年出现的大萧条以及两党的应对措施改变了原有的同盟关系。与之前一样,政党名称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但之前的共和党人现在变成了民主党的热心支持者,之前积极支持民主党的人现在变成了共和党人。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在大萧条开始时当选总统,他认为应该保持现有政策不变。他在1932年的民主党竞争对手、纽约州长富兰克林·德拉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