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美国政党与选举 [24]

By Root 1661 0
举(两党针对大萧条的不同应对措施导致选举同盟又一次发生变化,虽然两党本身没有改变)通常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导致重新结盟的重要选举。其他人认为,最好还是把这段历史看作重新结盟的若干时期,上述选举只不过是一些节点,方便我们观察选民群体的变化模式。

[8] 1951年正式生效的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明确规定“华盛顿先例”。针对罗斯福的四个任期,该修正案规定,未来的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一次。

[9] 通常认为,V.O.凯伊还提出了政党三分论:政党组织、政府官员的党派归属、选民的党派归属。在镀金时代,这三方面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但直到现在,这些依然是重要的分析对象。

[10] 实际上,尼尔·科特和伯纳德·亨尼西在1964年写了一本关于两党全国委员会的著作《没有权力的政治》。《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兼专栏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布罗德在1971年出版了一本广受赞誉的著作《政党的终结》,深入剖析党派政治。

[11] 瑟蒙德的一生自始至终充满讽刺意味:后来他被揭露有一名私生女,孩子的母亲是非裔美国人,当年他一边在公开场合发表种族歧视言论,一边在私底下资助自己的私生女。

[12] 2002年,80名众议员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赢得连任;2004年,这一数字是65人。近年来的最高值出现在1996年,当时有94名众议员没有遇到竞争者。

[13] 州政党组织可以向竞选联邦政府职位的候选人提供的资金上限为5000美元,这实际上提高了全国性组织可以提供的资金上限,后者只需将资金分拨给各州组织。

[14] 这次选举的重点在于众议院,而不是参议院。参议院竞选流程与之相似。但是,每隔两年,众议院中全部435个席位都会举行换届选举,而参议院只有三分之一的席位可以竞选。因此对于众议院竞选委员会来说,涉及的资源分配问题更加尖锐,也更加重要。

[15] 各州形式上的组织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这不足为奇。

[16] 在这一点上,两个主要政党的规定略有不同。对于共和党人来说,四年一度的全国大会所制定的规则在下一次大会召开之前一直有效,并且不得更改。对于民主党人来说,自1970年以来,政党委员会(有时也包括全国委员会)有权在两次大会期间修订相关规则。共和党的规则留给各州的余地比民主党更大,前者允许各州自行安排流程,后者往往限制各州自主权。这些差异反映出两个政党在州权和联邦权力哪个优先这个问题上的意见分歧。

[17] 还有另一种变化形式:某些州参加全国大会的代表由州大会选出,不过并没有在州范围内进行提名。在这些例子中,政党的团结程度不尽相同,视总统候选人之间的争论程度而定——在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的产生流程中,召开全国大会的时机很重要,往往大会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党内团结。

[18] 现在研究者一致认为,党派认同与某个时间点发生的短期性事件(比如深受民众支持的候选人或者政治丑闻)有关。但是通常认为,政党认同是对某个政党的长期性偏向,即便有特定的事件发生,认同依然会延续。换句话说,受访者自我报告的政党归属比起他或她在某个时刻的投票行为来说,是一种更为准确的判断标准。

[19] 为了预测竞选获胜者,调查者必须区分受访者可能投票支持的对象和不太可能投票支持的对象。但是,如果目的只是要了解选民的政党偏向,那就没有必要作这样的区分。事实上,关于美国的民意代表质量,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就是观察民主党和共和党,究竟哪个政党参加投票的支持者更多。

[20] 在受访者回答他们自认为属于某个政党之后,“全国竞选研究”组织还将继续追问,他们究竟是坚定的支持者还是普通的支持者;对于那些自称无党派的受访者,问他们是否偏向某个政党。此处的分析遵照哈罗德·斯坦利和理查德·尼米在《党派偏向、政党同盟和群体支持》一文中的做法,只参照第一个问题。

[21] 分析按照人口或者社会经济因素划分的某类人群的政党认同,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多个群体的“成员”。某人可能同时是南方地区的白人、天主教徒、工会成员。这些群体归属从不同方面对他产生影响。在此处的分析中,群体归属指的是某个群体的成员选择认同某个政党的平均概率。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我们还可以说明某个人因为某个因素认同某个政党的可能性比这个人因为其他所有因素认同某个政党的可能性高出多少。如果有机会,我们也会介绍斯坦利和尼米对于这些因素的分析。

[22] 西裔美国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波多黎各、墨西哥、古巴以及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来自古巴的西裔美国人主要集中在佛罗里达州,历史上他们支持的对象是共和党,因为赞同后者针对卡斯特罗采取的政策立场。

[23] 当然,这些数字都包括了非裔天主教徒;这些分类存在交集。

[24] 这样的假定显然过度简化了公众的观点,当许多复杂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公众在某个问题上采取保守立场不等于在其他问题上也是这样。尽管如此,这个假定依然有用,我们可以借此区分积极分子与普通的支持者。

[25] “政党团结分”指的是当某个政党的大多数议员投票反对另一个政党的大多数议员时,某位代表选择追随本党的概率。

[26] “国会季度服务”另外还统计“总统支持率”和“总统反对率”。2005年,众议院内共和党的“总统支持率”和“总统反对率”分别是81%和17%,民主党的这两项数据分别是24%和74%。参议院的数据相差无几。

[27] 自从1968年总统选举以来,提名规则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整个流程变得更加民主,减弱政党领袖的控制力。此处分析只涉及改革后的时段。

[28] 本节我只讨论主要政党的提名流程。第三党或少数党候选人有时会在总统选举中起到重要作用,之后我将讨论这一点。但我不会涉及非主要政党的内部政治,因为这些往往只是个别现象,没有什么可供将来参考的有用经验。

[29] 很显然,表5.1关于“被看好的候选人”和“具有竞争力的候选人”的界定纯属主观看法。“被看好的候选人”不同于领先者,前提条件是媒体分析得出结论,除非有黑马出现,否则某个候选人将获得提名资格。“具有竞争力的候选人”可以宽泛界定为在初选中获得民众投票的著名政治领袖或在职官员。那些参加初选但表现不佳的人也包括在内,但那些常被提及甚至表态参选但没有参加初选的人则不在此列。

[30] 这条规则最近一次出现例外是在1956年,当时民主党获得提名的候选人阿德莱·史蒂文森允许大会为他选择竞选搭档。也有人当场挑战获得提名的候选人,但他们的提名资格并没有遭受严重质疑。

[31] 全国大会代表的选举规则可参见政党网站,民主党:www.democrats.org;共和党:www.rnc.org。

[32] 政党制定的规则反映出不同政党的理念差异。共和党倾向于把权力交给各州,几乎给了各州自行决断的完全自由。民主党更倾向于中央集权。此外,正如第三章所强调的那样,共和党认为大会是本党唯一的管理机构,因此只有大会才能制定全党统一执行的规则。民主党把一部分权力交给政党委员会以及/或者全国性委员会。

[33] 民主党规定,候选人要想得到代表名额,他或她的支持率必须达到最低要求(或者说门槛),具体数字历年来有所变化,目前的要求是15%。领先者希望提高门槛,刚参加选举的新手希望降低门槛,从而能赢得一些代表名额,哪怕自己在最终投票中表现惨淡。

[34] 情况其实更为复杂,一些州的初选规则由该州法律明文规定,另一些州的规则由政党自行决定。以2004年密歇根州的初选为例,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采用不同的选举体系。

[35] 初选体系的第三个变化是,谁来选择真正的大会代表以及多大程度上这些代表继续支持初选的获胜者。通常来说,要么由总统候选人先选出代表,随后这些代表投票支持他,要么总统候选人在投票结束并且需要选择的代表人数确定之后,直接任命真正的代表。大多数州的代表在全国大会的前一轮或两轮投票中继续支持本州的初选获胜者,也可能直到该候选人被淘汰为止。最后一条在大会召开之前的提名阶段尤为重要,因为如果某位代表支持的候选人被淘汰(因为缺乏足够的支持),该代表就成了自由投票者,剩余的候选人都想争取他或她的支持。那些变成自由投票者的代表在需要进行多轮投票的大会期间如何选择支持对象,这是一个未解的难题,政治学家和新闻记者都没法给出答案。

[36] 在民主党内,一些所谓的“超级代表”当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职位,是他们的同事(比如国会议员)选择了他们。

[37] 为缓解这种忧虑(至少这是其中一个原因),民主党改变了2008年的提名规则,允许少数举行候选人推举会议并且人口众多、更能代表整个国家和整个政党的州,把他们选择代表的日期提前。

[38] 针对2008年的提名流程,一些人口较多的州,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纽约州和得克萨斯州,将他们的初选日期改到2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从而加快了提名流程。

[39] 如果没有候选人能赢得足够的代表支持,从而及早确保他或她获得提名资格,那么随后选择代表的那些州就会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40] 要想获得匹配资金,候选人必须达到最低限度的捐款额度,这些捐款必须来自个人,金额较少,并且资助者散布在几个州。一旦达到最低额度,政府就会匹配所有金额在250美元以下的小额资助。但是,如果候选人接受公共资金,那么他或她就必须接受相应的限制条件,即这些资金可用于竞选活动的比例上限,既包括个别州,也包括整个竞选活动。

[41] 早期的一个例外是前得克萨斯州州长、前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他认为只有比对手花费更多资金,才能在1980年选举中赢得共和党提名资格。他募集了1200万美元,大部分来自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富豪。但他最终成绩惨淡,在整个大会中只得到一名代表的支持。1996年,出版业大亨马尔科姆·“史蒂夫”·福布斯同样为自己的竞选活动募集到大笔资金,原本不被人看好的他顿时希望大增。这样的经验提醒了竞选活动的策划者,2000年乔治·W.布什参加竞选时,就利用了这样的可能性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