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罗马共和国 [15]

By Root 1461 0
土。在意大利,这种建筑材料要比优良的凿石更易获取,并且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

罗马共和国时代的建筑作品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在今天得以再现。普通大众居住的房子几乎没有任何遗迹保留下来,留存至今的古罗马纪念物基本都是那些为奥古斯都和他之后的皇帝们歌功颂德的作品。然而,在展开的共和国历史长卷中,我们依然可以一瞥其布景。罗马城市中心是坐落在卡匹托尔山脚下的广场,这里是元老院集会和高级官员履行公职的地方。在广场四周以及神圣大道(Via Sacra)两侧,耸立的纪念碑所纪念的是罗马人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前辈英雄们。过去的辉煌渗透进共和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为那些效仿并赶超祖先的今人增加了压力。

共和国时期最能反映罗马人虔诚和罗马贵族竞争的公共建筑形式是神庙。罗马神庙遵循的是伊特鲁里亚—意大利模式,和古希腊神庙风格十分不同。罗马最著名的神庙是卡匹托尔山上的朱庇特神庙,今天我们只能根据其平面轮廓图进行复原。该神庙位于一个较高的墩座之上,只有通过攀登位于前方的一段台阶才能进入,而不像大多数希腊神庙那样坐落在一个较矮的基座上,可从任何一个方向靠近。正是在此处,凯旋式达到高潮,返城的将军因为获得了胜利而向朱庇特神献祭。

图9 罗马广场

随着扩张和相伴而来的财富,罗马神庙的数量激增。对贵族来说,修建神庙是公开纪念其所获成功同时又对诸神的帮助表达感激的一个理想方式。根据传说,罗马广场上的卡斯托尔和波吕克斯神庙是为了纪念在公元前5世纪初雷吉鲁斯湖畔战役中帮助罗马获胜的那对神圣双胞胎而修建的。到提比略皇帝统治时期,已重修过的神庙只剩下几根柱子。贵族们依靠战争带来的财富不断修建新的神庙。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圆形神庙被修建起来,至今依然屹立在牲畜广场上(图6)。这座神庙的确切身份及所供奉的神祇存在争议,但最有可能是胜利者赫拉克勒斯神庙,而奉献神庙的人则可能是于公元前146年摧毁科林斯城的卢修斯·穆米乌斯。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那么令人稍感嘲讽的是,该神庙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大理石建筑,同时又是第一个采用科林斯柱式风格的罗马神庙。

神庙并不是罗马贵族为庆祝其功绩而修建的唯一纪念物。凯旋门是罗马人的独创,尽管所有罗马现存的荣誉凯旋门都来自帝国时代。在直通卡匹托尔山的大道上,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修建了一座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凯旋门。随着贵族之间的竞争变得白热化,公元前1世纪更多非同寻常的纪念建筑被建造出来。由庞培·马格努斯负责,于公元前55年动工的庞培剧院是罗马的第一个永久性剧院,而此前的剧院均为木结构搭建的临时性建筑。该剧院仅为更庞大建筑群的一部分,其包括了庆祝庞培事迹的大量图像,和一座献给庞培守护神的胜利维纳斯女神庙。正是在这座剧院内,尤利乌斯·凯撒于公元前44年被刺,倒在了对手的雕塑旁。

凯撒本人的纪念建筑甚至更为宏伟。就在向外蔓延的罗马广场一旁,他动工修建了尤利乌斯·凯撒广场,其中一尾端连接尤利乌斯家族女性祖先,即维纳斯女神的维纳斯大母神庙。额外修建一个广场的实际需要是和罗马日益增加的人口以及管理一个帝国的需求相呼应的,但凯撒广场的规模和野心预示着帝国时代的到来。凯撒被刺时该广场尚未完工,在其继子奥古斯都治下,广场才最终修建完成。此后奥古斯都又继续修建了自己的广场。他曾这样宣称道:“我接手的是座砖造的罗马,留下的却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此说并非夸张。

绘画和雕塑

外来影响和贵族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罗马绘画带来的发展并不比罗马建筑逊色。绘画是一种较为脆弱的介质,但是共和国时代的罗马保留下来的作品数量竟然还不少。少数已残损的画作来自罗马城,包括被称为埃斯奎林历史残片的一幅绘画(图2),它是现存最早的罗马壁画作品。该画大约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纪时期,它描绘的是来自法比乌斯家族的一名罗马将军庆祝战胜萨莫奈人的场面。在此人的墓穴中,凯旋场景也被刻画出来。但我们所拥有的罗马共和国绘画中那些最杰出的珍品要归功于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爆发掩埋了庞贝和赫库兰尼姆这个悲剧。由于悲剧发生在罗马共和国灭亡一个多世纪之后,这很容易让我们忘记因火山灰和浮石粉覆盖庞贝城而幸存下来的大量艺术品都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作品。正是基于大多数来自庞贝的材料,公元前2世纪和前1世纪罗马绘画的演变才得以重现。

第一风格或“砖石”风格的罗马绘画是罗马日益增加的财富以及那些不太富裕的人群模仿富人的人类普遍欲望的产物。在公元前2世纪,由大量大理石所装饰的豪华别墅在意大利出现。那些买不起昂贵大理石的家庭用着色的灰泥作为替代品,矩形墙面被装饰起来以模仿涂色的石块。让现代人印象更深的应该是第二风格或被称作“建筑”风格的壁画。它风行于公元前1世纪。随着画面延伸至远方,这一风格采用柱廊图案及其他建筑特征给观众造成一种纵深感。同时,它还以人物形象和神话场景为特色。位于庞贝附近的博斯科雷亚莱别墅修建于罗马共和国最后的几年,现今保存完好。它为我们提供的大量精美的建筑绘画来自主人的卧室,而其名字普布利乌斯·凡尼乌斯·塞尼斯托并不为人熟知(图10)。可能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组画面来自以此命名的庞贝秘仪别墅。墙面以深红色为背景,我们看到其上描绘的是狄俄尼索斯崇拜仪式的场面:一名女人正遭鞭打,而另外一个则手持铜钹,赤身裸体地跳着舞(图5)。类似画面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罗马人生活的一扇窗口,这同文献资料中的政治和军事叙事有很大的不同。

雕塑在罗马有悠久的历史,但就像图像一样,我们所掌握的大量材料均来自公元前2—前1世纪。此外还有少量来自较早时期,带有伊特鲁里亚风格的陶俑雕塑保留下来。但青铜和大理石雕像在罗马最早也要等到公元前211年叙拉古陷落和前146年科林斯灭亡之后才出现。此后,拥有这类作品就成为地位的标志,而那些无法拥有原作的人则会订购复制品装点豪华别墅,进而诞生了一个新的产业。这些罗马复制品对学者尝试复原那些失落的古希腊杰作,譬如米隆的“掷铁饼者”和波留克列特斯的“持矛者”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它们再次证明罗马人对希腊文化深入骨髓的敬仰之情。

图10 第二风格绘画,来自博斯科雷亚莱别墅卧室

尽管如此,即便在雕塑领域,罗马人也远不只是希腊人的被动模仿者。雕塑,尤其是活人肖像,对罗马社会具有较为特殊的重要性。贵族祖先们的蜡制面具摆放在房屋的中庭并用于葬礼游行,它能够进一步激励人们效仿先人创立的功业。作为罗马传统美德的代表,罗马大理石肖像可以反映出图像表达的重点。同那种匀称以及永葆青春的古典希腊完美雕塑相比,罗马肖像善于勾画年长的成熟男性形象,那久经沙场而带有皱纹的面容象征着罗马人的勇敢(virtus)和威严(auctoritas)。这种典型化罗马风格的肖像通常被誉为带有“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尽管其体现的理想化典范一如它展现的具体人物的真实容貌那样清晰可见。两个可以被确定的最早时期的罗马共和国人物肖像是庞培和凯撒的胸像(图11)。庞培·马格努斯宽阔的脸庞及前额发型让人回忆起亚历山大大帝,和尤利乌斯·凯撒那瘦削、带着贵族气质的面容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出自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的一个被大量征引的段落中,埃涅阿斯的父亲安喀塞斯预言了罗马的命运:

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我相信有的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有的将用大理石雕出宛如真人的头像,有的在法庭上将比我们更加雄辩,有的将擅长用尺绘制出天体的运行图,并预言星宿的升降。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长,你应当确立和平的秩序,对臣服的人要宽大,对傲慢的人,通过战争征服他们。[2]

安喀塞斯并未对罗马人取得的文化成就予以公允的评价。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或许永远无法和希腊天才相媲美,罗马人自己对这点供认不讳,并对后者极力赞美。然而,罗马共和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天赋,这并不仅仅指的是征服和统治,还包括文学和艺术领域。从诸多方面汲取影响,普劳图斯和西塞罗的著作以及庞贝城的壁画反映了罗马的价值观,并展现出一个鲜活的罗马人生活的世界。没有这些罗马共和国的遗产,就不会出现奥古斯都文化的黄金时代,而后者又为罗马帝国那永恒的璀璨铺平了道路。

第八章 最后的岁月

历史上少有时代能比罗马共和国那充满创伤的最后一段时光对后世拥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古代世界的最强权在血腥的纵欲中颓然崩塌。公元前2世纪的危机削弱了元老院的集体权威,同时见证了操控罗马共和国晚期政坛的首批军阀的出现。在盖乌斯·马略和卢修斯·科尔涅利乌斯·苏拉之后是马尔库斯·里奇尼乌斯·克拉苏、格涅乌斯·庞培·马格努斯以及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这三人组成了所谓的“前三头”政权。克拉苏死后,庞培和凯撒的同盟在内战中瓦解,后者成为胜利的一方。凯撒在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并未能拯救危亡中的共和国。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及被称作“解放者”的同胞们所采取的孤注一掷的行动只会使罗马陷入另一场长达十年的内斗之中。最终,凯撒的继子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屋大维亚努斯在公元前31年的阿克提乌姆战役中击败了马尔库斯·安东尼和克莱奥帕特拉。四年后,他取名奥古斯都,此为罗马帝国顶替罗马共和国的标志。

站在后人的角度,我们很容易将罗马共和国的衰亡解读为几近命中注定,认为它是从一个无以支撑的高度不可避免的一次坠落。并没有对其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起决定性作用的外在威胁存在。冲突源自内部,比如共和国社会和罗马政府不断挣扎做出调整以适应统治庞大帝国的需求,还有驱使罗马向外扩张的那些压力,即罗马贵族为获取荣耀和尊威而产生的竞争。私人军队和不断增加的财富也使危机进一步加深,直到尊威、财富和军事权力落入一人之手,实现独裁统治。但没有多少历史作品将罗马共和国的衰亡视作必然,即便在最后关头,依然有人为共和国及其理想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罗马共和国的灭亡并不是一个命定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乎野心和自我牺牲、天才和愚蠢的纯粹人为之事。在共和国最后岁月那长存于世的魅力中,蕴含的正是这些普遍的人类特质。

落日和旭日

第一个给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