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罗素 [2]

By Root 1319 0
。这就是在罗素力图完成的计划的核心部分发现了矛盾,这一矛盾及其重要性将在以下第二章中适当的地方加以讲述。其后果是让罗素的工作停滞了两年多的时间,当时他凝视着白纸不知道怎样写下去。在此之前他正撰写《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一书,这原是想作为《数学的原理》(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的第二卷来写的。这个预想的第二卷后来包括了对于《数学的原理》中简略表述的思想做出技术性的运算,还对其中留下来的一些困难进行更加充分的处理;但是情况很快就变得明显:如果他想达到计划的目的(即“证明全部纯数学都来自纯逻辑的前提并且只使用可以用逻辑来定义的概念”),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于是罗素邀请怀特海与他合作,从那时起直到1910年他的大部分心力都集中到撰写这部纪念碑式的著作上。该书的哲学方面和技术性内容的实际运算都由罗素承担;怀特海则主要在符号记法上做出重要贡献并完成了大量的证明。

罗素讲述他每年用八个月来写《数学原理》,每天花费十到十二个小时去工作。当稿子最后送往剑桥大学出版社时,稿纸竟多到必须用一辆四轮马车来运送。这个出版社的理事们估计这部书要使他们蒙受600英镑的损失,并说他们只愿意承受这笔损失的一半。罗素和怀特海说服英国皇家学会通过投票捐助200英镑,但是剩下的数目则要他们自己掏腰包。结果他们多年为这一宏伟计划所做出的劳动却让他们每人各损失了50英镑。

但是真正的回报却是丰硕的。在这项努力的进程中,并且根据努力的成果,罗素发表了一些极其重要的哲学论文。他在35岁还非常年轻的时候便当选为皇家学会的会员。他在逻辑史和哲学史上的地位已经确立下来。罗素后来在许多活动领域之所以能取得成就,大部分是由于他已经赢得了《数学原理》所赋予他的奥林匹斯山神的崇高地位。

在专心致力于理智活动的这些年月里,罗素在其他方面也没有虚度光阴。他对政治的兴趣仍然强烈;他参加支持自由贸易的运动,在1907年举行的温布尔登补缺选举中他还以议会候选人的身份公开赞同妇女选举权运动。投票选举妇女是一项极受非议的主张,拥护者经常遭到辱骂甚至暴力。罗素如果不是由于自己的不可知论挡路,他最后也许已经进入议会;在1911年选举中他就要当选为贝德福德候选人的时候,地方竞选组织突然得知他不愿向选举人隐瞒自己的不可知论并且不肯去教堂。于是他们选择了另外的候选人。

但是一件使他非常惬意的事情发生了:三一学院聘他当讲师,为期五年;因此罗素过上了大学教师的生活,他把注意力转到写一本后来成了经典的小书上面。这便是《哲学问题》,直到今天仍然是讲这个题目的最好的简明导论之一。

罗素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竟是一段风流韵事。1910年他住在离牛津不远的地方,曾帮助当地候选人菲利普·莫雷尔进行竞选的游说活动。他在童年时期就认识莫雷尔的妻子奥托琳夫人。第二年他们的重逢竟发展成相恋。罗素愿意娶她,这就意味着他与艾丽丝离婚和奥托琳与菲利普离婚。但是奥托琳不愿离开菲利普,所以这件事只能算是通奸,得到菲利普的同意而受到艾丽丝和她家人的强烈反对。罗素与艾丽丝分手之后有40年之久未曾再度会面,虽说他们在这期间即1920年代早期离了婚。

奥托琳对罗素很有帮助,这是无可争辩的。罗素写道:“她在我的举止像一个大学教师或一个自命正经的人和在谈话中流露出独断傲慢时,便嘲笑我。她逐渐消除了我这种信念,即我心中充满了可怕的邪恶,只有靠坚强如钢的自我约束才得以压制下去。她让我变得不再那么自私,不再那么自以为是。”(《自传》,第214页)她还让他在她自己身上以及美丽的周围环境中得到审美冲动的满足。这时罗素的年龄已将近40岁;这是一次姗姗来迟但是却深刻的觉醒。

1914年罗素访问了美国,主要是去哈佛大学讲学。他的讲演后来以《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为书名出版。他在哈佛大学的学生当中有T.S.艾略特,后者曾为罗素写了一首题为《阿波里奈克斯先生》的诗。在诗中他成了一个神话般的人物,样子奇特甚至吓人,那颗挂着一圈海草的脑袋也许会突然滚到椅子下边,或者突然咧嘴笑着出现在屏风上方;艾略特说,这个人物笑得“就像一个不承担任何责任的胎儿”,然而他那“干燥而充满激情的谈话”却消磨掉了下午的时间,让艾略特想起半人半马怪物的蹄子敲打坚硬的地面的声音。这是一次给艾略特留下强烈印象的会见;至于其他在场的人他只记得他们吃过黄瓜三明治。

图4 奥托琳·莫雷尔女士(1873—1938),奥古斯塔斯·约翰绘于1926年;帆布油画

在访问芝加哥的时候,罗素爱上了接待他的主人的女儿(他在《自传》中未曾透露她的名字),她当时是布林·莫尔学院的学生。他们定下计划让她到英国与他会合,以便在他与艾丽丝离婚后便可以同他结婚。她果然来了;但是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起来了,大战对罗素在情感上的震撼以及他对和平主义活动的热情投入消除了他对她抱有的感情。她此行的灾难由于她后来发疯而更加深重。罗素在其自传中以痛悔的心情讲述了这段令人悲痛的插曲。

罗素对于大战爆发的反应是复杂的。他已经超过当战斗人员的年纪,所以他从来不是一个因良知而拒服兵役的人。(他的一些持有此种立场的熟人,如李顿·斯特拉奇等都去了奥托琳在加辛顿的乡间花园,终日闲荡,以摆脱强迫的农业劳动。)同许多爱德华七世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罗素对于德国和德国文化有一种喜爱。他德语讲得很流利,读德文书自然不在话下,还去过德国并写了一本讲德国政治的书。但是他也有强烈的爱国心,他曾写道:“热爱英国几乎是我拥有的最强烈的感情。”他也不是一个无条件的和平主义者,这一点可以从四分之一世纪以后他竭力支持反对纳粹主义的战争看出来。关键在于他认为1914年战事的爆发不是为了一种原则而且并不预示有任何好处,而是由于一些政客的愚蠢惹起来的,眼看一场葬送年轻人生命的大混战就要把文明吞噬掉。他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寄给《民族》杂志的一封信中写道:“所有这种疯狂,所有这种狂暴,所有这场葬送我们的文明和希望的熊熊大火,都是由一些官方人士造成的,他们生活奢侈,极其愚蠢,全都缺少想象力和爱心,宁可选择战争也不愿他们当中有人忍受对其祖国的荣誉一丝一毫的蔑视。”

图5 T.S.艾略特(1888—1965),罗素在哈佛大学的学生,曾写过一首关于罗素的诗——《阿波里奈克斯先生》。诗中的罗素相当神秘,头上挂着海草,一半是人一半是马

罗素在当时所表现的非比寻常的洞察力正如半个世纪之后在越南战争时所表现的一样。战壕里可怕的杀戮还未真正开始,而罗素却已看出其不可避免以及随之而来延续更久的后果。当时很少有人能预见到这一进程已经开始,即在本世纪剩下的大部分年代中世界大部分都被卷入了真正的或刚刚开始的战争之中,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亡,大量资源用于发展军事工业技术,后者每一次新的进展都比前一次更加危险,破坏力更大。在1914年罗素当然不能预见到布尔什维主义、纳粹主义和大屠杀、原子武器和冷战、由国际军火贸易武装起来的国家主义,以及受富国与穷国之间令人不满的差距煽动起来的宗教激进主义,但是他却真实地感到战争的爆发意味着通向某种灾难的大门已经打开:接踵而至的便是一连几十年的灾难了。

同样使他感到恐怖的是在交战国家中民众对战争的普遍支持,所表现的那种“原始野蛮主义”以及“仇恨和嗜血本能”的发泄。正如他所指出的,这些正是文明自下而上所反对的事情。最糟的是他的大多数朋友和相识都有同样的思想感情。他不能袖手旁观;整个战争时期他一直在写文章,发表演讲,通过民主控制联合会和拒服兵役联谊会支持有组织的反战活动。在战争初期他为居住在英国的德国人做一些慈善工作,这些人由于与祖国隔绝而贫困不堪。这项工作的需要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敌国公民不久便被拘留起来。

拒服兵役联谊会的领袖是一位名叫克利福德·艾伦的年轻人(即后来的赫特伍德的艾伦勋爵)。他由于拒不放弃反战活动而多次入狱。在对艾伦的一次审判中,罗素遇到了康斯坦丝·马勒森夫人,她是个女演员,艺名叫科利特·奥尼尔。她也从事和平主义工作,晚上在戏院度过时光,白天则在联谊会的办公室装信封。他们成了恋人,她的稳重镇静给战争时期进行艰苦斗争的罗素提供了一个庇护所。

罗素本人有好几次由于他的反战活动而遭到控制。1916年他因为写了一篇文章而被起诉,罚款100英镑。他拒绝付款,所以他的全部财物被扣押,但是他的朋友们出于好心将其买下归还给他,这就使他的姿态变得无效。随后他又被禁止进入英国任何军事禁区,特别是海岸部分(罗素以讽刺性幽默的口气猜想说,大概是为了防止他给敌方潜艇发信号吧)。1916年他打算去美国旅行,被拒绝签发护照。1918年被关进监狱六个月,原因是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来欧洲的美国军队可能被用来制止罢工,这些军队在他们本国就是执行这种任务的。由于他的社会关系(他曾用带讽刺的口气说,当伯爵的兄弟还是有用的),他被关进第一监狱,这就意味着他住单人牢房而且可以看书;于是他读书写作,完成了一本书(《数理哲学引论》)并开始写第二本书(《心的分析》),还写出一些评论和文章。他在1918年9月获得释放,这时人们已经明显看到战争不会继续多久了。

罗素第一次被送上法庭还带了另外的处罚。三一学院所有年轻教师都已去前线打仗,留下一些岁数较大的人负责管理学院事务。他们对罗素的战时活动深怀敌意。当他们获知他的信念之后,便投票取消了他的讲师职位。数学家G.H.哈代曾为这样对待罗素而感到愤怒,后来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年轻的教师们在战争结束后回到了学院,他们投票恢复了罗素原来的职位。但这时罗素的兴趣已经把他引向了海外。

战争在罗素身上产生的许多变化之一便是他的写作范围的扩大。他在这几年中出了两本不属于哲学性质的书,即1916年出版的《社会改造原理》(该书的美国书名是《人为什么打仗》)和1918年出版的《自由之路》。这些都预示他以后会写许多讨论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的通俗著作。就在1916年他将《社会改造原理》作为一系列讲演发表的时候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