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科幻作品 [2]

By Root 1401 0
新的自我戏仿倾向。埃德加·爱伦·坡在科幻原型的演进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他的骗局故事《汉斯·普法尔历险记》(1835)借用了传统的神奇地外漫游故事类型来制造喜剧效果。该小说以“采编”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位荷兰科学家借助外覆密封袋的空气冷凝器飞向月球的故事。离奇的叙事内容盛行于19世纪,一直延续到H.G.韦尔斯的作品当中,而这种假借编辑的故事框架则被作家们当作抵消离奇内容的一种策略。爱伦·坡通过这种写法赋予其小说一种荒唐中透着可信的效果,他还机智地模仿科学描述的笔触,描写了太空飞行中地球愈远愈小而月球愈近愈大的景象。

19世纪旅行小说的最高峰还是儒尔·凡尔纳,他和科幻小说之间的关系到现在还有争议。他的“奇异旅行”系列故事并非以未来为背景,小说试图以渐进的方式绘制全球地图,旅行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主要手段。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及其续集《环游月球》(皆英译于1873年)和科幻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对美国佬科技创新能力的赞颂。书中的大炮俱乐部成立于美国内战期间,它致力于开发武器,在小说中这种动力又和想象中的登月的吸引力联系在一起。大炮俱乐部的主席巴比康先是引用了一批模糊了科幻与非科幻界限的作家,如爱伦·坡、弗拉马里翁的作品,甚至包括赫舍尔在1835年所写的骗局故事,接着宣布了用超级大炮实现登月的计划。这架自动推进武器的名字叫哥伦比亚,与一架已经在美军中服役的大炮重名,但是其历史渊源同乔尔·巴洛写于1807年的纪念美洲发现者哥伦布的同名诗歌是一样的。这是美国的项目,资金却是从欧洲筹集来的。和后来的“阿波罗”登月任务一样,发射在佛罗里达州启动,从这一刻起,小说就开始暗示月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但是小说的叙事优先描写了新视角下两个星球的景观和月亮上的火山。当宇航员成功回到地球之后,人们开始计划成立国家星际通讯公司来为随后的太空之旅定下商业协议。

空心地球

早期科幻中的虚构探险有三个主要的背景:地球自身、近地太空和地球的内部。空心地球叙事在19世纪晚期发展成独立的科幻亚类型,虽然这个概念曾经出于奇想或讽刺的目的而在更早的一些作品中出现过。这种叙事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小约翰·克利夫斯·赛姆斯的理论,他相信地球在南北极都有入口。该理论的通俗名称是赛姆斯洞,亚当·西伯恩的《赛姆佐尼亚:发现之旅》(1820)对之进行了表述,这部小说的作者据说可能就是赛姆斯本人。到19世纪末,科幻界已经出现了一阵空心地球的热潮,其中包括爱德华·布尔沃-利顿的《即将来临的种族》(1871),此书讲述一个年轻的美国人从矿井跌落,发现自己身处一个以迫近的未来为表征的世界。在这种文化中,女性远比当前独立,而一个优等种族则使用一种类似电力的动力,它叫作“维利”。

《爱提多法》(即阿佛洛狄忒)出版于1895年,作者约翰·尤里·劳埃德是辛辛那提的一位药理学家。这本书在空心地球叙事中独树一帜,它并没有描述一个独立的文明,却描绘了一系列超现实的幻象。这个故事结构精巧,以一位曾遭遇绑架并被运往地心的白发老人为讲述者。老人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之一是“真菌森林”,五彩斑斓的巨型蘑菇矗立在他面前,定下了整部小说的基调,而全书内容就是旅行者在一个个梦幻场景之中不断地移动。这种突如其来的超现实转化同任何可想到的地下参观导览毫无关联。这种维度上的转换,对气味、声音的注意,让一些评论家认为,《爱提多法》和迷幻剂所引发的幻象是如出一辙的。

空心地球叙事往往想象出一个能够保留很多地面生活特征的地下世界,却忽略了物理学上的困难。例如,埃德加·赖斯·伯勒斯的“佩鲁希达”系列小说(始于1914年)向读者提供的关于地球内部的经典描写,就把“原始”种族、热带风情的地貌和史前生物混合在了一起。地球内部的地形描写成就了男女主人公的异域冒险,也便于展现返回史前时代的奇幻之旅,这与其他类型的小说将人物的行动置于作者当前时代可能性范围之内形成了对照。威廉·R.布拉德肖于1892年出版小说《阿特瓦特巴的女神》,此书以当时有关北极探险的新闻报道为蓝本,描写了一个拥有高等文明的地底世界的发现过程。美国内战爆发的时候,一支由美国人领导的探险队为帝国“拯救”了这片土地,开拓了令人目眩的商业开发前景。这部小说带有大部分空心地球叙事所共有的异域风情,但是不同寻常的地方是作者不加掩饰的观点,即这个神秘的异世界有待征服。

科幻和帝国

约翰·里德和科幻领域的其他学者把科幻在19世纪末的兴起同帝国的鼎盛时期联系在一起。里德认为,自1871年以来,科幻开始发展出自己的“家族相似性”,并由此开始建构自己作为一个独立文类的身份。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的《异世界之旅》(1894)为帝国和太空旅行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一个明晰的例子。小说的背景为2088年,那时候美国已经取得了世界霸权。小说中一位踏上冒险征程的太空旅行者认为自己肩负着延续技术胜利和领土扩张的国家使命。在飞行过程中,他的发现越来越奇异,在木星上他发现了乳齿象,在土星上则发现了龙和精灵。在太空之旅结束时,这艘飞船飞回了母星,受到了如痴如狂的欢迎。阿斯特对帝国的热情并非局限于小说,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他资助了一支志愿者部队去古巴参战。他的民族主义体现了世纪之交冒险小说所具有的一种普遍特征,即这类小说从来就不是秉持公正的。不管它们名义上的动机是科学还是探险,骨子里最终还是充斥了帝国主义的掠夺欲望。

20世纪早期,冒险小说的一种亚类型从发现失落世界的主题中浮出水面。阿瑟·柯南道尔的《失落的世界》(1912)确立了此类小说的文类标签和写作模式,这本书描写了查林杰教授如何在亚马逊盆地的腹地发现了一处高原,其中生活着史前生物和原始的猿人。追随柯南道尔故事的是1916年埃德加·赖斯·伯勒斯的《被时间遗忘的土地》,它的情节重复了类似的发现之旅,只不过地点改为南极洲。在小说中,主人公遭遇了类人生物,但是不是人则不得而知。

该生物同猿的相似之处要大于同人的相似之处。其硕大的脚趾侧突的方式与婆罗洲、菲律宾以及其他存在原始部落的荒凉地区的半林栖人类是一样的,其面部特征则介于爪哇直立猿人和萨塞克斯史前时期皮尔丹女人之间。

这位旅行者在过去和现在之间踌躇,虽然他的不确定感从来没有动摇他对于自身进化优越性的隐秘信念。失落种族小说往往以冒险的形式展示帝国主义的探险和发现之旅,该亚类型的主要推动者是H.赖德·哈格德,他的《所罗门王的宝藏》(1885)及其续作描述了隐藏在非洲内陆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世界。这些故事都被描述为“攫取的狂想”,其中的冒险家们以对领土的贪念和性欲为驱动力,一位美丽的公主是必备的元素,侵略和征服被有计划、有步骤地歪曲为溯本追源或拿回自然的馈赠。关于失落种族的故事也被认为是时间旅行故事,因为在这些故事里冒险家们会遇到早期人类。在康拉德的《黑暗的心》(1902)里,马洛自发地进入了非洲内陆,回到了进化的起点。故事中最有戏剧性的一刻当属他勉强地承认自己与某个土著之间存在亲缘关系。显然,失落世界叙事预示着一个重大的科幻主题——遭遇异族(外星)文明,下面一章将讨论该主题。

太空歌剧:星际战争

根据帝国主义的逻辑,行星都是有待征服的,所以星战小说在帝国主义巅峰时期应运而生就并非巧合了。实际上,太空歌剧的核心就是冒险故事范式,这个核心被认为是探险和殖民征服的神话表现形式。在匿名作者创作的《海外来客》(1887)中,美国征服了整个地球,地球上的殖民者渐次飞往了月球、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小行星。该小说为后来的科幻作品确立了一种模式,它把行星当作假想中的国家或者殖民地,从而把地球上的领土争端移置到了太阳系。星球之间爆发了贸易争端,但是并没有继以战争,这点不同于罗伯特·威廉·科尔的《帝国反击》(1900)。科尔的这部小说以2236年为时代背景中的起点,展示了英国强权下的宇宙和平,这么说是因为在小说中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统治了世界,他们发明了用于太空航行的“星际飞船”。当时,地球和天狼星之间爆发了战争,天狼星上的居民和人类在各方面都相似,但是他们的战争科技更加先进。庞大的天狼星舰队击败了地球帝国,迫使地球帝国退守大本营,而伦敦遭到了轰炸。看起来伦敦和整个帝国已经注定要失败,但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射冲击波的装置,突然间决定性地改变了战局。盎格鲁–撒克逊人再次征服了太空并且轰炸了天狼星人的都城,迅速地征服了天狼星。

这些早期的太空帝国想象为后来所谓的“太空歌剧”定下了基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太空歌剧故事开始出现在廉价的通俗刊物上。“太空歌剧”这个词出现于1941年,首先是用来批判科幻小说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它一直都是个贬义词,后来才被重新定义,用来指代科幻冒险叙事。在其词义发生变迁的时期,太空歌剧经历了一次复兴,涌现了诸如伊恩·M.班克斯、大卫·布林和丹·西蒙斯这样的作家,他们把太空歌剧这个科幻亚类型发展为一种更加精巧的叙事模式。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诞生了两部特别重要的太空歌剧。第一部由两个相关的故事构成,菲利普·弗朗西斯·诺兰在1928至1929年发表了这两个故事,推出了安东尼·罗杰斯这个人物,没多久,该人物在随后的连载漫画中又改名为巴克。

在合订本《善恶大决战:公元2419年》中,主人公在美国成为最强大国家之际进入休眠,到了25世纪又苏醒过来,发现自己的国家在残忍的种族的统治下已经成为废墟。诺兰的故事从本质上来说是增添了未来武器的“黄祸”故事。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是巴克为美国和全世界争取自由,一劳永逸地击败“全世界最邪恶的种族”。巴克·罗杰斯这类货色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死灰复燃,其原因我们马上就能看到。太空歌剧的第二部形成性叙事也来自同一个时期,那就是E.E.“多克”·史密斯的《太空云雀号》(1928),这部作品为设立太空歌剧常规的主角做出了贡献。理查德·西顿既是科学家又是运动员,是一位“天生的斗士”,简而言之,是位干练的行动派。在小说的开篇,西顿发现了太空航行所需要的能量,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