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海德格尔 [7]

By Root 1345 0
说,我们在阐释时并不是一下子就把一种“含义”赋予某些现成在手的赤裸裸的事物,我们并不是把某种价值标签贴在它身上。当在世的某物被以此种方式遭遇时,所关涉的这个某物就已经有了通过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所揭蔽出的因缘,而这一因缘就是由阐释开显出来的。

(《存在与时间》,150)


在海德格尔看来,任何阐释都涉及“先有”(Vorhabe)、“先见”(Vorsicht)和“前概念”(Vorgriff)(《存在与时间》,150)。阐释者首先有自己阐释的对象;例如,海德格尔在阐释此在之前,对此在就有了初步理解。阐释者从某个角度观察物体;海德格尔通过参考此在的存在来考察此在;阐释者有前概念,即用他所提出来的对客体的阐释所表述的概念;海德格尔会用诸如“存在”这样的概念来阐释此在。所有的阐释,不论是日常的还是哲学的,都会涉及这样一个“先结构”。

第六章 语言、真理、烦

阐释无须用语言表述。但如果某物出了故障、运行失常或最初无法获得,抑或需要向新手作出说明时,我就极有可能在阐释此物时做到清晰明确。然而,语言源自阐释以及它所开显的意义和意指:“语词附生在含义上。”(《存在与时间》,161)词语和它们所指涉的实体并非来自两个迥异的领域:词语本质上指称实体,相应地,实体本质上负载意义,并且产生出词语。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的基本形式为Rede,即言谈或话语。言谈是与某人就某事交谈。但言谈并不一定仅仅涉及断言,甚至实际上不涉及任何断言;除了断言之外,问题、命令等等都能揭示世界。言谈不一定非得是语法完整的句子:“这个太重了,换一把!”也是完全恰当的言谈。沉默同说出的声音一样也是谈话的一部分:有人递给我另一把锤子,他不必解释说“不,那一把不好使——试试这把!”断言从言谈中产生了出来。如果我不说“太重了,换一把”,却说“这把锤子太重了”,而最后则说成“这把锤子很重”,言谈就逐渐从工作场所中的具体言语场景脱离了出来。一把锤子不再被视为有待上手的,视为被使用或被弃用的工具,与其他工具一起放在它的位置上,而是被看做现成在手的,其承载的特性已经与其他工具中断了联系。结果,我们最后采用的句式就像“雪是白色的”一样,这类句子作为意指性话语程式更常出现在逻辑教科书而非实际的言谈中。这类断言被看做是真理的栖身之处。当且仅当对应于世界中的事实或此类实体时,它们才为真。

真理

但是,海德格尔最为惊人的学说之一就是对这种真理观的反驳。他声称,真理即揭蔽或开显。此在本身就是真理的基本处所:“除非此在存在并且一直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真理。”(《存在与时间》,227)当然,他并没有谴责或放弃作出断言,因为断言是哲学家全部素质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像“锤子很重”这样一个断言涉及三个方面(《存在与时间》,154及其后)。首先,它点出了锤子这个用具。它点出锤子之为锤子,因而与用来阐释的“作为”相关联。但锤子现在是当前在手之物,脱离了与其环境的关涉。其次,它谓述了锤子之重。第三,这个断言将断言内容传达给他人。那么断言为什么不是真理的基本处所呢?

正如所示,当且仅当断言符合事实时它才为真。这给了海德格尔质疑该理论的两个理由。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首先就要有一个断言来符合一个事实,其次要有个事实让这个理论来符合。但是,这两项都无法充当由该理论指派的角色。首先,什么是断言?也许就是一串单词;或者是说话者头脑中要传递给听者的一系列想法;或是一个观念上的、逻辑的实体,一个超时间的命题。但这些类型的实体中的任何一个,包括词语-声音、观念以及命题,都是用把断言看成本身为在手之物的特定方式,被强加在原始话语场景上的人为建构物;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自然而然地将自身呈现给一般的说话者和听者。我不会断定关于锤子的观念的某个方面,我的听者也不把我的断言当做是与某个观念相关。一般来说,我意识不到我说出的确切的词语,更别说我发出的声音了。我的听者也不会听到这样的词语;他会注意到锤子以及锤子之重,并且有可能难以确切地想起我说的词语。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词语已经拥有了意义,并且由此隐在地涉及它们声称所符合的实体。如果断言真的独立于事实,并且要么与事实相符要么不相符,那么我们也许就应该只是简单地将其当做声音来看待。但海德格尔说,我们并不是只听到纯粹的声音:

我们首先听到的绝对不是噪音或者各种声音的混合,而是嘎吱作响的马车、摩托车。我们听到行军中的纵队、北风、啄木鸟啄木的嘟嘟声和火焰燃烧的噼啪声。要经过非常复杂的技艺和思维训练,才能听到纯粹的噪音……同样地,在我们清楚地听到别人的讲话时,我们首先理解的也是所说所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事先就已经跟说话者在一起,与谈话所涉及的实体在一起了……即使在言语比较模糊,或者说的是异族语言的情况下,我们近似先听到的仍是尚不领会的词语,而不是各种音素。

(《存在与时间》,163及下页)


难道说因为词语具有独立于它们所应用其上或指涉的事物的意义,我们就可以说与事实对应的就是有意义的句子或命题?不对。一个词,比如说“锤子”或者“文化”,它并不具有单一的确定意义或内涵。它的意义取决于它于其中被使用的世界,并随之变化。海德格尔在其关于尼采的讲座中对此进行了引人注目的表述:

现实语言的生命包含多层意义。如果把生动而充满活力的词语降级为意思单一固定且按机械顺序编排在一起的符号,就意味着语言的死亡以及此在的僵化和毁灭。

(《尼采》144;参见xxiv.280及下页)


意义中没有哪一部分是事先包装好,足以独立于世界以及世界中的实体,从而对应或无法对应于世界的。词语及其意义已经承载了这个世界。

如果我们转向另外一个方向去寻找断言可能对应的世界的那些部分,比如说沉重的锤子,我们会再一次失败。锤子纠缠在与其他实体的各种关联之中,而且在世界中有它自己的位置。这些是被作出断言的人和听取断言的人隐性地知道的,否则他们就无法断言、倾听或者理解。这个世界主要并不是由断言揭蔽的,而是由此在的情绪和理解来揭蔽的。因而此在才是真理的基本处所。

海德格尔讲的是真理?

海德格尔作了断言。比如,他声称,断言不是真理之基本处所。这个断言以及他作出的其他断言是真理性的吗?他所摈弃的理论以及类似的理论就是谬误?若真是这样,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的断言就是正确的,而他的反对者的断言就是错误的?错误性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并非就与真理性相对应,对于那些把两者首先置于断言之中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我断言说“锤子很重”而你说“不,锤子不重”,我们其中就有一个人是在断言一个错误。但是,为了让这一点成为可能,我们两人必须达成这样的一致:有一只锤子在那里,并且在更加一般的意义上讲,居于同一个世界中。谬误只有相对于真理并在对真理具有共识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不管怎样,谬误确实存在。但是,海德格尔并不认为一个句子与事实不符就是谬误。谬误更应该是指对事实的遮蔽或扭曲,其形成并不仅限于通过作出错误断言、通过省略或非言语行为这类方式。(正如麦考利所说:“其中每一个具体事件都为真的历史,有可能在整体上是谬误。”)相对而言,真理包含对事物的揭蔽。它包含着对事物的阐发或启示。真理是程度问题,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阐发永远不是完整的,也从不会是完全缺失的。(参见xxvi.95:“每一门哲学,作为人类所属事物,都内在性地失败了;上帝不需要任何哲学。”)因此,海德格尔很少把他自己的观点说成是真的,相应地,也很少把其对立者的那些观点说成是错的。他发出的光芒只有这么远,而他的反对者也从未完全处于——或者把我们完全置于——黑暗之中。更多时候,他认为他的反对者不够“创意”或“原始”(ursprünglich),因为他们不够接近事物的“本源”(Ursprung)或者根基。他们所发出的光芒也不能照得很远。当然,他们可能还会遮蔽事物,不仅用错误的光芒呈现事物,而且把光芒照向错误的方向。

海德格尔没有把对立者的观点指责为错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此在是寓于(此)真理中的,否则它就不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但它也存在于非真理中。不只是因为存在物需要通过此在来揭蔽或阐发——并且一直都是以不完善的方式来进行,而且还因为此在有着曲解自身以及其他存在的实质倾向。一个哲学家也是此在,因而也易于作出同样的曲解。哲学错误不是纯粹的错误;哲学家犯错是因为此在犯错。哲学家的错误揭蔽了此在的一个基本特征。

沉沦

为什么此在会犯错?这显然有很多原因。因为此在首先浸没于世界万物中,它倾向于把自身当做一个事物,当做有待上手的,或更有可能当做像它所要面对的事物那样是现成在手的。[海德格尔把这称做是“将对世界的理解本体性地反照回对此在的阐释”(《存在与时间》,16)。]出于同样的原因,此在倾向于忽视那些明显的事物,即太接近于显在的事物;不仅会忽视它自身的本质,还会忽视它自身的在世存在,而对于它所要面对的实体却不是这样。另外,此在服膺于“常人”的威力,它做、说、感觉和思考事物只是因为那是“常人”所做、所说、所感或所想。与此相关的是哲学家们——当然不仅仅是哲学家们——的倾向:屈服于传统、接受继承下来的概念、信条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让事物接受充分的独立审视。海德格尔将这些分明的犯错方式归属于Verfallen,即“沉沦”,也就是从自我跌落到世界中去。

在《存在与时间》中,沉沦一词是通过论述断言的进一步发展过程来引入的。断言实质上是可以传达给别人的。断言的发出者是在断言所关涉的实体在场的情况下作出断言的。但是当断言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时,就被那些对该断言的原初证据不熟悉的人们所接受,而这些人只是因为此断言是“常人”所说这个原因便接受它并传给别人。言谈(Rede)已经变成了闲谈或闲聊(Gerede)。闲聊的一个近亲便是好奇,在德语里是Neugier,字面意思即“猎奇欲”。好打听的话匣子总是伺机寻找最新的新闻。一个人看和读“一个人”或“常人”被要求已然看到或读到的东西。闲聊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