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洛克 [12]

By Root 758 0
,即人类理解自然的能力的基础,同样是对诸如“凡存在者存在”(48-65)之类理性准则的天赋知识,而笛卡尔正是这个观点的持有者之一。由于大多数人(事实上包括所有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任何这种准则,因此认为他们理解这些准则就显得很荒谬了。人们理解这些准则的正确性的途径,是通过对个别对象的体验。这一理解能力固然建立在人们对理性能力的运用之上,但将对准则的认识视作天赋的并没有道理。

《人类理解论》余下的三卷阐述了洛克自己关于人们如何能够认识,如何能够形成他们能理智地相信的信念的建设性理论。其中的第二卷详尽阐述了观念的性质,观念是人类思想唯一的直接对象,也即人类知识唯一“熟知”(525)的对象。[洛克所说的“观念”仅仅指“当人在思考时,他的任何理解对象”(47)。]第三卷论及词语和一般语言的性质,第四卷大胆讨论了人类知识的性质,从而概括了第二、第三卷的含义。知识本身是一种知觉形式,对“任何观念间的联系与契合,或矛盾和相违”(525)的知觉。人们立刻知觉到的,甚至立刻推论出的,总是存在于他们心中的特定观念。人们得出的任何正确的普遍结论,仅适用于与他们相符的自然中的其他特定关系或其他人的思想。(680-681)观念自身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直接源自感觉(310-312),知识的入口;复杂观念由对简单观念的自发智识结合形成(163)。一切人类知识都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并最终源自经验;要么源自对世上可感知对象的观察,要么源自对人心本身的检视和评估(106)。人们能够独立思考、认识,并作出判断,他们必须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终归不能信任别人为他们这么做。(100-101, 7, 264)初生婴孩的心灵有如白纸。(81, 104)即使一开始它们的特性显然是通过感官受到特定观念的纯粹自然影响,但很快它们就会被成年人常常迷信而非理性的教导所损害。(81-84, 394-401)一旦受到损害,由于习惯的力量要远大过自然(82),就只有一生付出不懈努力、热爱真理的人(697)才能真正修复这种损害。

人类理解经受这一堕落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表达思想的文字。洛克自己也承认(401, 437, 488),第三卷对语言的系统讨论就像某种事后的思考。然而,他毫不怀疑语言的实际重要性:“困扰人类的大部分问题和争论,都缘于充满怀疑地、不确定地使用文字。”(13)因为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文字来思考(579),普遍的真理也几乎总是用文字来表达,所以使用文字时的混乱和不必要的模糊会带来巨大的危害(488-489)。因为文字“永远介于理解和真理之间”,其晦涩和无序会“为我们的眼睛笼上一层迷雾”。(488)特别在法律、神学和道德论证中,这一后果都是灾难性的。(433, 480, 492, 496)

坚持清晰的口头表达的重要性,强调感官在提供自然知识方面的支配地位,设想书写在白纸般的婴儿心灵上的经验,这些或许是洛克《人类理解论》中最乐观的主题。这三个主题对于塑造洛克的启蒙乐观主义哲学家的形象十分重要,其中前两个主题仍然得到一些现代哲学家的认同。相较之下,他所强调的习惯的力量,人们形成、更改和保护他们的信念时精心善变的过程,以及大多数人的世俗欲望的不光彩特性(67, 662),无疑表明了他更加悲观的结论。当然,它并没有给予较为极端的启蒙主义希望任何鼓舞,这希望就是通过对个体成长环境施以政治控制,改造总的人性。这一点格外重要,因为洛克自己看到,人们信任其感官的理由与其世俗欲望的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他诉诸两个理由,反驳了我们的感官是否真的为我们带来了知识这一怀疑。他关于感官如何带来知识的观点不需长论。但首先必须强调他反驳怀疑主义的理由。

其中,第一个理由是对笛卡尔的部分重复,它朴素而虔诚,但不一定能打动世俗读者:一位善的造物主不会赋予人们系统地欺骗他们的感官。(E 375,302,624-625,631;M 10)但是,第二个理由复杂得多,也无须任何程度的虔诚。每种感觉的证据不单支持其自身的真实性,还支持其他感觉的真实性。对感觉的信任在实际生活中如此不可或缺,与快乐和痛苦这类有力刺激的关联[“转动我们情感的铰链”(E 229,128-130,254-280,631,633-634)]如此直接,以至于洛克认为没有谁会发自内心地怀疑感觉经验,更不要说是生命的可信性,即便他认为生命是虚幻的。无论支持它的论证多么有力,怀疑主义的观点实际上都是不重要的,因为感觉在人类如何适应和控制自然方面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因为他对美德的需求(LC I 123)和恶的诱惑的观点如此生动,也因为信仰上帝对坚持这一观点至关重要,洛克并没过多涉及感觉和欲望的关系。对他以及将近两百年后的尼采来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人“只有他的意愿而没有律法,只有他自己而没有目标。他将会成为他自己的神,对他自己意愿的满足会成为他行动的唯一标准和唯一目的”(D 1)。人类最基本的选择将是他们要成为何种造物。但是对那些不那么迷恋美德、忠诚及它们压抑的要求的人(比如杰里米·边沁)来说,感觉和欲望之间的无尽关联恰恰暗示了一种更加舒适、世俗的生活方式。依据未来世界的标准,洛克自己是一名功利主义者。然而,很容易看到,不怎么虔诚的心灵可以如何以他对人类理解的观念为基础,发展出完全世俗的功利主义。失去对上帝信仰的人如何有足够的理由去生活?无论洛克自己对此有什么样的哲学判断,我们都很容易看到,他其实希望他们选择怎样生活。考虑到洛克去世之后的西欧宗教信仰史,很难想象他会对道德信仰和情感的相应历史感到多么意外。

知识种种


在《人类理解论》的序言《赠读者》一文中,洛克表达了想当一介小工,“清理知识路上堆积的垃圾”(E 9-10),并服务于17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奠基人波义耳、惠更斯和牛顿的雄心壮志。清理垃圾主要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方法。在理解自然的过程中,理性的创造力量必须严格受到限制,以支持对不那么有想象力的感觉证词的信任。人们无法希望像理解代数那样清晰地理解自然的活动。但是通过理解他们掌握知识时的大脑活动,通过细致观察自然并同样细致地表达这些观察的结果(476-477, 484, 501),他们有望大大地扩展他们的理解力。人心的自然趋势即获取知识。(385)完全的怀疑主义之所以是荒谬的,原因之一便是,它恰恰将真实和虚幻的对立建立在它所否认的辨别能力上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凭借自己的官能;我们在谈论知识本身时,也不能不借助于可以了解知识是什么的那些官能。”(631)

人类的知识主要有三种类型:直觉知识、解证知识和感觉知识。(记忆的身份有些不明确。)其中,直觉是最确定的,因为它是最不可避免的。上帝的知识是直觉的。上帝即刻便看透一切,不需要像人们那样去推论。(M 52)人们直觉地认识到的主要真理是自己的存在:他们对此无法怀疑。有根据的解证就像直觉知识一样确定。但是由于它必然涉及不同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相较于直觉知识,它是“痛苦的、不确定的、有限的”(52);人们可能会,并且经常误以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它。数学知识是可解证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解证认识到的最重要真理是上帝的存在。感觉知识是由世上物体的活动对人类感官的作用产生。(E 630-638)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M 10)即便如此,我们对它也依然笃定。(E 630)当我看到有人在白纸上写字,我既不可能怀疑我所看见的色彩,也不会怀疑纸张的真实存在,正如我不会怀疑书写的行为和手的动作:“这是在人自己或上帝之外,关于人和事物的存在,人性所能得到的最大的确定性。”(631)感觉知识完全“实至名归”。(631)它所及的范围,“只能以感官运用于刺激它们的特定对象时所得的直接证据为限,而不超过这个范围”(635);重要的例外是我们的记忆,如果记忆没有错,那么它给予了我们过去某些事物存在的知识,这些事物是我们的感官曾经使我们确信的(636)。

记忆对解证知识和感觉知识来说都是重要补充。没有记忆,我们便无法了解数学中的普遍真理;无法掌握我们在过去已经证明的真理中的“习惯”知识,除非我们现在再完整目睹一遍证明的过程;也无法说牛顿了解他在《原理》中所证明的定律,除非在他“当面”进行一系列推理的时候。(528-530)

知识的概念遭到了许多角度的批评。现代哲学家几乎不会接受洛克对上帝存在的证明。然而其中受到最重要、最普遍攻击的是他对感觉知识的分析。才华横溢的批评者连续不断地提出各式各样的观点,从贝克莱、托马斯·里德、康德到现在的哲学家,他们质疑洛克观点中两个要素的相容性:感觉给予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以及全部知识都包括智识对观念的了解。事实上,洛克的理论复杂而精妙,许多反对意见当然没有命中要害。的确,他认为自然事物的简单观念以某种有力的方式与自然事物的实际所是相符,即给予人们关于这些自然事物特质的知识。这么一来,这类观念与例如道德观念彻底区分开来,后者不需要尝试匹配人心之外某个预先存在的“原型”。他无疑还持有本质上的知觉因果论:感官通过事物性质在我们心中产生观念,从而为我们提供自然知识。此外,他显然运用了17世纪物质和运动的科学术语,来讨论他所设想的因果机制(M 10):显然“运动与它们的产生过程有关:运动的改变正是由于我们令其改变”。但是他从未想过他的同时代人会清楚认识到这种因果关系的具体运作方式,并且他显然怀疑他们的感官是否敏锐到足以理解这种因果关系,哪怕这种理解只是大体上的。这样看来,他的理论比人们时常所认为的更加精密,更充满怀疑态度,但不能因此否认它的重要缺陷。坚持认为一切认知包含了精神活动和一些意识因素,这是合理的。它保留了一个看似合理的主张,至少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是如此,即“因为除了人心本身,人心所考察的各种事物都没有出现在理解中。因此有必要让另一些东西出现,作为它所考量事物的符号和表象。这些符号和表象就是观念”(720-721)。但是,认为人类理解能力的总体可以充分解释为简单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