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22]

By Root 1187 0
K.麦克劳,《1933——1939年间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与权力斗争》(费城:J.B.利宾考特出版公司,1971年版),第30页。

[210]同上书,第1页。

[211]同上书,第33页。

[212]美国《法律总汇》第48卷,第58页。

[213]戴维·利连索尔,《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联邦职能“草根化”管理实验》(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1939年版)。

[214]托马斯·K.麦克劳,《1933——1939年间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与权力斗争》,第138页。

[215]西奥多·萨罗托斯,《美国农民与罗斯福新政》(埃姆斯:艾奥瓦州立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页。

[216]托马斯·K.麦克劳,《1933——1939年间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与权力斗争》,第142页。

[217]约翰·约瑟夫·沃利斯,《再度重审新政支出的政治经济学:考虑或排除内华达州》,载《经济史探究》,第35卷第2期(1998年出版)。

[218]马克·H.勒夫,《象征性改革的局限性:新政与税收,1933——1939》(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156页。

[219]麦格·雅各布斯,《钱包政治:20世纪美国的经济公民权》(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220]同上书,第137页。

[221]同上书,第145页。

[222]美国《法律总汇》第49卷,第449页。

[223]欧文·L.伯恩斯坦,《湍流年代:美国工人史》(波士顿: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1971年版),第769——770页。

[224]《总统关于救济法案政策的声明》,载1933年6月17日《纽约时报》,第2版。

[225]《消费者冠军的发声》,载1933年8月6日《纽约时报》,第SM5版。

[226]《消费者局检查价格》,载1933年6月24日《纽约时报》,第22版。

[227]麦格·雅各布斯,《钱包政治:20世纪美国的经济公民权》,第119页。

[228]同上书,第131——132页。

[229]马克·H.勒夫,《向“被遗忘的人”征税:社会保障政策与新政》,载《美国历史杂志》,第70卷第2期(1983年出版),第366——368页。

[230]同上书,第373页。

[231]加雷斯·戴维斯、马莎·德尔斯克,《种族和社会福利政策:1935年〈社会保障法〉》,载《政治科学季刊》,第112卷第2期(1997年出版),第222页。

[232]詹姆斯·T.帕特森,《美国的反贫困斗争:1900——1985》(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7——75页。

[233]加雷斯·戴维斯、马莎·德尔斯克,《种族和社会福利政策:1935年〈社会保障法〉》,第227页。

[234]詹姆斯·T.帕特森,《新政和美国:联邦制度的转型》(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第93页。

[235]丹尼尔·S.希什菲尔德,《失败的改革:1932——1943年美国义务健康保险运动》(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70年版),第42——70页。

[236]约翰·约瑟夫·沃利斯,《从政治经济角度再度重审新政:内华达存在与否的重要性》,第167页。

[237]富兰克林·D.罗斯福,《接受再次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讲话》,1936年6月27日,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参见互联网资源:www.presidency.ucsb.edu/shownomination.php?convid=37(于2007年2月27日访问)。

[238]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罗斯福:狮子与狐狸》(纽约:哈考特——布鲁斯出版公司,1956年版),第272页。(本书中文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于2011年翻译引进。——译注)

[239]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纽约:年代出版社,1989年版),第435页。(本书中文版由商务印书馆于2011年翻译引进。——译注)

[240]哈福德·西特科夫,《为黑人实行的新政》(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0页。

[241]布鲁斯·J.舒尔曼,《从棉花带到太阳带:1938——1980年间的联邦政策、经济发展与南方转型》(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杜克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242]弗雷德里克·鲁道夫,《美国自由联盟:1934——1940》,载《美国历史学评论》第56卷第1期(1950年出版),第19页。

[243]威廉·E.洛克滕伯格,《罗斯福年代:论罗斯福及其遗产》(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244]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第495号,第528页。

[245]查尔斯·W.赫德,《总统宣称终止全国复兴总署意味着对民众进行限制》,载1935年6月1日《纽约时报》,第1版。

[246]富兰克林·D.罗斯福,1935年5月31日新闻发布会记录。参见互联网资源:www.presidency.ucsb.edu/ws/print.php?pid=15065(于2007年3月1日访问)。

[247]威廉·E.洛克滕伯格,《当人们说话的时候,他们想表达什么?——1936年大选与阿克曼的论断》,载《耶鲁法学杂志》第108卷第8期(1999年出版),第2080、2088页。

[248]威廉·E.洛克滕伯格,《富兰克林·D.罗斯福“法院塞人计划”的起源》,载《1966年最高法院评论》(1966年出版),第358页。

[249]美国《法律总汇》第49卷第991页;《1935年烟煤保护法》,载《耶鲁法学杂志》第45卷第2期(1935年出版)。

[250]威廉·E.洛克滕伯格,《当人们说话的时候,他们想表达什么?——1936年大选与阿克曼的论断》,第2106页;威廉·E.洛克滕伯格,《对劳伦·卡尔曼〈宪法、最高法院与新政〉一文的评论》,载《美国历史学评论》,第110期第4卷(2005年出版)。

[251]威廉·E.洛克滕伯格,《富兰克林·D.罗斯福“法院塞人计划”的起源》,第355页。

[252]威廉·E.洛克滕伯格,《当人们说话的时候,他们想表达什么?——1936年大选与阿克曼的论断》,第2084页。

[253]同上书,第2090页。

[254]同上。

[255]亚瑟·克罗克,《在华盛顿》,载1936年5月27日《纽约时报》,第22版。

[256]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讲话》,1936年10月31日,参见互联网资源:www.presidency.ucsb.edu/ws/print.php?pid=15219(于2007年3月7日访问)。

[257]威廉·E.洛克滕伯格,《罗斯福年代:论罗斯福及其遗产》,第145——146页。

[258]同上书,第153页。

[259]艾伦·布林克利,《改革的终结:萧条时期和战争年代的新政自由主义》(纽约:年代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262页;威廉·E.洛克滕伯格,《罗斯福年代:论罗斯福及其遗产》,第137页。

[260]詹姆斯·T.帕特森,《国会的保守主义与新政:国会中保守联盟的壮大,1933——1939》(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青木出版社,1981年版)。

[261]威廉·E.洛克滕伯格,《富兰克林·D.罗斯福“法院塞人计划”的起源》,第390——399页。

[262]威廉·E.洛克滕伯格,《对劳伦·卡尔曼〈宪法、最高法院与新政〉一文的评论》。

[263]威廉·E.洛克滕伯格,《富兰克林·D.罗斯福“法院塞人计划”的起源》,第349页,脚注8。

[264]威廉·E.洛克滕伯格,《罗斯福的“法院塞人计划”:重生与复死》,《杜克法律杂志》,第3/4卷,1985年,第675——677页。

[265]同上书,第685——687页。

[266]《总统决定缩减60万公共事业振兴署开支》,载1937年1月26日《纽约时报》,第2版。

[267]帕特里克·伦肖,《1933——1945年间美国是否存在凯恩斯经济?》,《当代历史杂志》,第34卷第3期(1999年出版),第343——344页。

[268]威廉·J.巴伯,《乱世中的设计:富兰克林·D.罗斯福、经济学家与美国经济政策的塑造,1933——1945》(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112页;艾伦·布林克利,《改革的终结:萧条时期和战争年代的新政自由主义》,第82——85、94——97页。

[269]莱斯特·V.钱德勒,《美国货币政策:1928——1941》(纽约:哈珀与罗尔出版社,1971年版),第325——326页。

[270]美国《法律总汇》第52卷,第809页,以及E.加里·布朗,《1930年代的财政政策:一次重新评估》,载《美国经济学评论》第46卷第5期(1956年出版);莱斯特·V.钱德勒,《美国货币政策》,第254页。

[271]美国《法律总汇》第52卷,第1060页。

[272]莱顿·R.Y.斯托尔斯,《文明的资本主义:新政时代的全国消费者联盟、妇女运动与劳动标准》(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205页。

[273]艾伦·布林克利,《改革的终结:萧条时期和战争年代的新政自由主义》,第122——131页。

[274]布鲁斯·J.舒尔曼,《从棉花带到太阳带:1938——1980年间的联邦政策、经济发展与南方转型》,第49——50页。

[275]众议院书记处网站,参见互联网资源:http://clerk.house.gov/art_history/house_history/partyDiv.xhtml,以及众议院史政官网站,www.senate.gov/pagelayout/history/one_item_and_teasers/partydiv.htm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