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基督教神学 [20]

By Root 1398 0
相利用,并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相互重叠。从阐释学的视角来看,在阐释文本方面,史学有可能举足轻重。以史学为立足点,则文本及其曾经的阐释只是往昔所发生之事的一个方面。那么,初学者如何进入历史这一学科呢?

来源及故事

最佳答案正是上节总结出来的那个答案:通过给优秀的历史学家做学徒。在优秀的历史学家中间,你有交换意见的机会、辩论和论证的机会、一睹如何使工作出彩的机会,这些都不可替代。这样一个学习过程都涉及到了什么?对此有必要提纲挈领地进行勾画。

认清何为“学术”史学或“批判”史学至关重要。一切社会均有追忆往昔的方式,或借助口口相传,或依据书面记录。只要有记忆能力,尝试去弄清超越个人经历之外的那些状况,能利用往事讲述故事,这样的个人就同时也是历史学家。这些或许都可被称为“前批判史学”——冠之以如此名号绝没有贬低其重要性的意思。但批判史学与之相比确有诸多不同。

批判史学是一种合力,致力于解决事实问题并判断一段时期内实际发生的事。它首要关注的莫过于资料来源。这些资料来源,包括来自考古学及以其他方式研究古代物质遗迹所得出的证据,包括当时或后来所作的记录,如铭文、大事记、日记、文学、艺术、律法、报纸,等等——任何能够证实往事及其意义的东西,不管多么曲折迂回,无心而为。资料来源需要在其语境中加以理解,对其证明往事的价值也应加以评估。对资料来源加以批判性评估,这一过程对于批判史学至关重要。诸如一样证据可追溯到什么年代这样的问题,对于结论往往至关重要。第六章给出了一个与耶稣有关的例子:《新约》之外的一些福音书究竟出于哪个年代,对此人们有着深刻的分歧,现实历史中耶稣的整体面貌也因年份鉴定的不同而受到影响。

将各种证据串在一起使之产生有意义的关联,以便构成一个可信的故事——对资料来源的批判性评估还得与这样的努力相伴。为了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常识”了如指掌,历史学家会沉浸于这段时期,这大大影响了判断的质量,正如在评估资料来源方面的情形。有些历史学家曾试图重建某一时期或该时期的某些方面,对他们的作品也同样存在各种评估。就故事而言,唯一可能的、有内在联系的描述也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有统计学和人文学科的其他一些方法。不过,尽管对叙事史学有诟病,历史学家们还是形成了基本一致的共识:讲述过去发生的故事仍然是呈现历史结果的基本形式。

因此,史学新手们要擅长的两项重大事务,就是对资料来源的批判性评估以及就往事构筑一个可信故事的努力。

形成判断与作出决定

讨论历史时,前几章给出的是耶稣和次经福音书年份鉴定的例子。具体的事实判断对于神学讨论举足轻重,关于这一点,基督教和其他信仰当中的例子自是不胜枚举。

不过,有些议题更复杂也更多面。看看第一章关于前现代、现代以及后现代的说法:它们将许多事实的历史判断视为理所应当,但却远远超出了一般认为的专业历史学家的能力。同样,要在第二章讨论的基督教神学的五种类型之中或之间活动,就需要对史学有更深层的理解。第三章所讲的,即基督教关于三位一体上帝的理解的拓展,同第七章对各种拯救观的概述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史学练习。两种情况当中,学者们身在当下却神游过往,在思想上、想象上努力地踏入过去的岁月,而在所形成的判断、所作出的决定中,宏大的议题都面临危机。这些都涉及到与神学方面、伦理学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评估密切相关的史学判断和辨别。

有些历史学家和其他一些人想使“史实”和“价值”泾渭分明。麻烦是,价值甚至会影响到何者可被视为事实的判断——从“原始材料”到被判定为事实需要一个大的跃进。更重要的是,人们发现,历史越复杂、层级越多样,它给当下所提出的问题就越重要,而使事实与价值泾渭分明的可能性则越小。但这绝不意味着,由于材料被人操纵以符合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就必须得有一场歧视与偏见的冲突。它意味着,历史学家本身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如在阐释学中那样。历史学家也是由经历、背景、规范、价值以及信仰造就的。应对历史,尤其是那种在神学中意义非凡的历史时,塑造他的那些东西必然会起到作用。这一点必须尽可能说清楚并接受讨论。

最出色的阐释家与历史学家对此都很清楚。他们对偏见的诸多方面、对自身的眼界与设想的无尽意义(因此也就可以无尽讨论),都很清醒。当然,从那些与我们有着不同设想的人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要在文本阐释或历史事实以及意义这些问题上形成明智而有充分依据的判断,只能依赖与他人多年的讨论,而这些人当中应该有许多人与我们的眼界极不相同。十二岁的象棋冠军或许有之,十二岁的数学或音乐天才或许有之,但难以想象会有人在那个年岁成为研究历史上的耶稣的世界顶级专家。困难并不仅仅在于要花时间去汲取信息,还在于要有时间使判断变得成熟,使经过复杂的研究以及与他人、与自己的讨论方才得出的结论听来正确(如果确曾有过!)。

这种学习过程或许会使我们发生多方面的改变。当上帝与语言和历史的关联成为主题的一部分时,不可避免地,如果我们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关于我们的神学视野和设想的问题。我们将如何着手处理随之出现的理解、认识、理性、智慧等问题呢?这将引领我们进入下一章的内容。

第九章 体验、认识与智慧

神学中都有哪些理解和认识活动?这是本章将要讨论的问题,在此之前它已经以各种形式出现过。以讨论上帝为重点的第三章对此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因为有关上帝实在性的问题在神学中的确至关重要。无论从第三章还是从其他章节来看,有一点已经明确:神学中的理解与认识活动并没有一个独一的形式。这是因为,神学所提的各种问题差异甚大,例如:作为一个人,耶稣是怎样的?什么才是在其中理解现实的最为宽泛的范围或体系?面对上帝、他人和天地万物,我们应该如何行事?我们应如何塑造自身的欲望?《圣经》该以何种方式解读?不同宗教信仰该如何彼此关联?邪恶是怎么一回事?若要回答上述及其他一系列问题,就需要从其他学科、艺术、经验、实践和人类自身的不同方面汲取助力。在上一章中,我们探究了文本所传达的信息,以及如何理解、认识过往的问题。在讨论中,由相关因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也清晰可见。

不过,生态这个意象也意味着多重性与差异性说明不了所有的问题。其中的内部相关性、共存性、互通性以及不同形式的统一性,都不一定会否认或破坏差异性。因此,体验、理解、认识的最终归宿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关注的是,当生活处于纷繁复杂、支离破碎、真善美脆弱不堪的境地时,如何塑造它并赋予它意义。

世界、自我与语言

上一章出现的关键因素可以简要概括如下:在理解、认识某个文本的意义或者过去某个时期的实在性时,“认知客体”(文本及其意义世界)与“认知主体”(解读者自身)以及语言的陌生现实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换言之,世界、自我、语言是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永无止境。

以认识的本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被称为认识论。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西方世界就认识论进行了尤为激烈的大辩论,并就如何理解世界、自我、语言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巨大分歧。

从下面的三角形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问题均出现于三个角的连线之间——认识产生于自我和世界之间,意义产生于自我和语言之间,真理产生于语言和世界之间。

16世纪到19世纪之间,也就是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勒内·笛卡尔(1596——1650)、约翰·洛克(1632——1704)、大卫·休谟(1711——1776)、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黑格尔(1770——1831)等哲学家生活的年代,西方认识论的主要焦点一直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然而在19世纪和(尤其是)20世纪,第三个因素——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些理论,如极端客观主义、极端主观主义以及其他将世界与自我视为语言建构物的哲学流派,只强调某一个因素。更常见的理论,是对相互作用着的两个或者三个因素进行描述。

神学已被深深地卷入认识论的讨论中,这在上述六位思想家的著述与论点中尤为突出。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何时,每当一种全新的、有影响力的哲学认识论出现,神学界的各种回应都可以归入第二章所提到的五种基本类型之中。也就是说,有些神学家会接受新的认识论,将这种哲学观点作为评判真理、知识与意义的标准,尝试重新思考神学问题;有些则将其完全忽略;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些人对其加以不同程度的利用。

在这个复杂的认知论地雷阵中,神学入门者该如何落脚?在本章的其余部分,我将通过三种方式对这一领域进行介绍。

首先,由于过于简单且不恰当的认识观念使神学深受其害,我将以认识苹果这种普通常见的物体为例,来说明实现认知的几种途径。其中的教益会使读者对优秀的认识论的方方面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其次,一如之前几章,我将继续利用基督教有关上帝的观念,探究能够给上帝以公正评价的认识论的轮廓是怎样的。

最后,在描述优秀的神学理论、描述与神学结论有别于自己的那些人打交道时所不可或缺的那种理解和认识时,我将提出“智慧”一词,作为最有帮助的单个词语。

认识一个苹果

拿一个苹果过来。

你最初认识苹果是通过将“苹果”这个词与苹果这个东西联系起来,然后通过视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体验与其建立种种联系。因此,苹果、语言与自我从一开始就牵涉进来了。

然而,在认识现在就在你面前、放在碗里的那个具体的苹果时,发生了什么事呢?问这个问题似乎显得有些做作,因为整个过程都是自然而然的,通常我们并不会注意到这一过程的各项要素。可是,要对认识活动有所认识,这样的尝试又很重要。哲学家兼神学家伯纳德·罗纳根对此提出的三层级描述颇有帮助,将引导我们开启对问题的讨论。(他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哲学著作是《领悟:对人类理解的研究》,体现其在神学方法中的应用的则是《神学中的方法》。与所有的认识论一样,他的书也饱受争议,但至少给出了清晰明了、可供验证的东西。)

这是个苹果吗?

第一个层级是经验——就这个苹果而言,可能首先得去看它。因此你看到了碗里头的东西。

但看有可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