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 [10]

By Root 1381 0
当地工资水平下降,人口持续外迁。

图15 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欧洲和美国

虽然物产理论最初被用于解释加拿大的经济状况,但最佳案例却是加勒比海地区的糖料作物殖民地。欧洲人最早接触到食糖是在巴勒斯坦,当时正值十字军东征时期。随着他们被驱逐出境,食糖生产随之转移到塞浦路斯。最终,他们开始在大西洋的岛屿上种植糖料作物。1485年,葡萄牙人占领了圣多美,这成为历史的转折点,他们开始在那里尝试用非洲黑奴作为劳力,大面积种植糖料作物。后来这一体系被引入巴西和加勒比海地区,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在那里可以获得丰厚利润。17世纪和18世纪,巴巴多斯、牙买加、古巴和圣多曼格(现在的海地)是世界上部分最富裕的地区。

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种植糖料作物和包括咖啡在内的其他作物,并将产品出口到欧洲。欧洲投资者提供资金,非洲黑奴则提供劳动力。相比欧洲移民,黑奴作为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糖料作物种植园里的死亡率非常高,由于奴隶极为廉价,因此补充奴隶的主要方式是购买新的人手,而不是自然繁衍。被带到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奴隶共计400万人,到1832年黑奴获得解放时,只剩下了40万人。出口量决定了殖民地经济的规模。1832年,牙买加的糖、咖啡和其他热带产品的出口量占到总收入的41%。其他收入来自为种植园提供的辅助性服务(为奴隶提供食物,供应其他物资,提供船运和交通服务,派备司法与治安人员,以及为辅助工人提供住房)或种植园主的消费开支(主要用于仆役和庄园)。种植园主在殖民地的开支只占到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他们把大部分收入寄回英国,而不是在牙买加进行投资。

美国的南方殖民地有许多特点与加勒比海地区类似。南方地区拥有值钱的物产——在南卡罗来纳地区是稻米和靛蓝,在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地区是烟草。生产这些作物的种植园起初雇用英国契约劳动力,后来改用非洲黑奴。南方比北方殖民地更加富裕,因此吸引了更多定居者,同时也聚集了大多数的黑奴。

南卡罗来纳殖民地始建于1670年。但是,当时的殖民者缺少“适合欧洲市场的商品,他们拿得出手的只有一些从印第安人手中购得的毛皮,再加上一些雪松。他们就把雪松装满船只,带上毛皮前往伦敦”。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获取利润的物产。最终,他们偶然发现了稻米。当地的稻米出口量从1700年的人均69磅增加到1740年的人均900磅。奴隶进口数量从1700年的275人增加到1740年的2,000人。种植技术的进步使得种植面积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在种植稻米的沿海地区,当地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像加勒比海地区。出口占到沿海地区总收入的30%以上。这里的经济围绕稻米发展,正如牙买加的经济围绕糖料作物发展一样。在总人口中,黑人占到绝大多数。

白人在最南部地区占到人口总数的一半,他们退到内陆地区,在那里家庭式农场成为主要的经营模式。他们自己种植食物,但远谈不上自给自足,因为他们为种植园提供食物,用获得的收入来购买英国布料和其他消费品。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地区情况类似,烟草成了出口物产。

英属殖民地在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新英格兰地区和濒临大西洋的中部地区最为平等。这些地方也有奴隶,但在农业生产中,奴隶制并不重要——不是因为道德观念或技术障碍,而是因为收入不足以支付由此产生的成本。这些地区面积广袤,因此土地价格不高,这意味着大部分收入都以工资的方式累积,并且收入必然被分配给数量众多的劳动者。处于另一端的是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那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奴隶,受到极不公平的对待。美国南部殖民地处于这两者之间,一方面种植园内存在不平等现象,另一方面边疆地区人数不多的农民信奉人人平等。

不过,北美地区所有的殖民地拥有一个对未来发展十分有利的共同优势——具备读写能力的白人殖民者的比率至少和英格兰本土的保持一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参见表4)。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地区70%的自由人能够自行签名,而英格兰同期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口比率为65%。在新英格兰,这一数字接近90%,这多亏当地政府建立学校并严令民众接受教育。

为什么殖民地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口比率如此之高?原因和英格兰的一样:经济优势。殖民地的生活水平取决于贸易和外国市场,这意味着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能带来收益。司法体系同样增加了读写能力的价值,因为合同和土地所有权都是通过书面文件确立的。在马萨诸塞地区,或许是清教徒渴望阅读《圣经》的缘故,当地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口比率超过了英格兰和宾夕法尼亚,但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依赖贸易和航运,因此居民有强烈的经济动力去接受学校教育。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经济

拉丁美洲的不同地区采取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并且都不同于美国模式。我们需要区分以下几个地区:(1)加勒比海地区与巴西;(2)南部的锥形地带(阿根廷、智利、乌拉圭);(3)墨西哥和安第斯山脉。

我们已经讨论过加勒比海地区的经济模式,巴西的发展与之类似,只不过规模更大,因为巴西的土地面积更大。巴西距离欧洲足够近,可以出口糖料到欧洲。葡萄牙人在16世纪早期从圣多美将糖料作物引入巴西。起初,种植园里使用的是土著奴隶,但随即非洲黑奴取代了他们,第一次物产繁荣很快到来。1580年至1660年,葡萄牙与西班牙合为一体。荷兰与西班牙之间的战火波及葡萄牙。1630年至1654年,荷兰人占领了巴西出产糖料的省份伯南布哥。他们在离开时带走了糖料的生产工艺,并将糖料作物引入加勒比海地区。这里距离欧洲更近,相比巴西的竞争者,他们占据了有利位置:阿姆斯特丹的糖料价格从1589年的每磅3/4荷兰盾下降到1688年的每磅1/4荷兰盾。在这一价位上,巴西的种植园无法与之竞争,巴西的糖料繁荣就此终结。此后的三个世纪里,巴西的主要物产不断更替:先是黄金(18世纪早期),接着是咖啡(1840年—1930年),然后是橡胶(1879年—1912年)。在每个阶段,巴西都将产品输出到欧洲,并将奴隶或殖民者带回本国从事种植。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糖料一样(但和美国的情况不同),巴西的物产繁荣没有转变成现代化的经济增长,这究竟是为什么?

拉丁美洲南部的锥形地带和北美的情况类似,当地土著人口不多,并且最终因为疾病、战乱和欧洲人的迫害而消亡殆尽。潘帕斯草原出产的牛肉和小麦不逊于宾夕法尼亚地区的,但阿根廷距离欧洲太远,在殖民时期不可能将这些东西运往欧洲。阿根廷所能出口的物品只有少量兽皮。智利距离欧洲更加遥远。正经说起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史只能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远洋船只经过改进,足以将当地物产出口到欧洲。

最为重要的西班牙殖民地是墨西哥及安第斯山脉。欧洲人的征服决定了当地的发展轨迹。在地广人稀的北美洲,殖民者见到的土著人依然采取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方式;但在这里,西班牙人见到了密集的人口、庞大的城市、发达的农业、像欧洲一样等级鲜明的政治和宗教组织,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征服者推翻了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成为当地的统治者。他们掠夺黄金白银,还压制本土宗教,焚烧经文,用天主教来取代本土宗教的地位。土著人沦为附庸种族,不得不竭力满足征服者的贪欲。数以万计的西班牙人来到美洲,寻找发财的机会。

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的君主大肆剥削臣民,不仅要求他们进贡,还要他们提供劳役。西班牙人照搬了这一做法。土著人的工资低得惊人:16世纪30年代,一名全职工作的墨西哥土著人只能挣到1/4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参见图16)。这不足以养活一家人。虐待土著人的情况极其严重,西班牙国王因此于1542年下令禁止以土著人作为奴隶,并且限制了征服者的权力。

与此同时,土著人虽然数量大幅减少,但由于幸存人数较多,依然有剥削价值。策略之一是强制劳动。16世纪70年代,西班牙人重新启用印加帝国曾使用过的一种劳役制度——“米塔制”,以便为波托西地区的银矿开采提供人手。墨西哥则采取阿兹特克帝国用过的强制劳动形式——“劳役摊派制”。西班牙国王还把无人居住的土地赐给西班牙人作为领地,称为“大庄园”。到17世纪早期,墨西哥谷地有超过一半的农业用地被富裕的西班牙人以这种方式占有。剩余土地归土著人共同所有,实行轮耕制。这种由大量土著人集体占有土地的情况在北美殖民地并不存在。

这一地区与北美相比,另一个重大差异是地理环境,正是地理环境导致秘鲁和墨西哥无法出口农产品。秘鲁距离欧洲太远,因此无法出口产品,这不足为奇。事实上,美洲西海岸的市场与亚洲而不是欧洲结合得更加紧密。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与菲律宾的马尼拉之间航行,用银币来交换中国的丝绸和茶叶。18世纪晚期,“法国、英国和美国的无数船只”从现在的英属哥伦比亚的土著人手中购买海豹皮,然后到中国贩卖。“海豹皮的价格在美洲沿海地区上涨,在中国却大幅下跌。”

图16 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墨西哥和伦敦

墨西哥的情况更令人困惑。紧靠加勒比海的港口城市韦拉克鲁斯离欧洲的距离与新奥尔良离欧洲的距离不相上下。但墨西哥的问题在于,要想在沿海地区与海拔数千米的内陆高原之间运输货物,需要高额成本。从韦拉克鲁斯到墨西哥城的道路就“修了”好几次——先是在18世纪中期,后来在1804年又修了一次。不过就连那时,货物运输依旧靠骡子,而不是用车辆。这样的方式代价太大,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农产品都无利可图,对于当地制造业的保护程度也减弱了。同时,西班牙人的法律禁止墨西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意在将殖民地市场留给西班牙制造商,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墨西哥的孤立状况。

可以说,墨西哥和安第斯山脉地区能出口的产品只有一种,那就是白银。西班牙人在征服土著人之后,立即开始搜寻贵重金属。最大的发现包括位于玻利维亚的波托西银矿(1545年发现)以及位于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银矿(1545年发现)、瓜纳华托银矿(1550年发现)和松布雷雷特银矿(1558年发现)。

以白银作为主要出口商品极为不利,墨西哥和安第斯山脉地区因此无法复制北美的发展轨迹。首先,白银有通胀压力。秘鲁和墨西哥经济的基础就是铸造钱币,因此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