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亚里士多德的世界 [9]

By Root 1218 0
其他则因为是物质的属性而存在着;还有的是因为它们是物质的生成途径,或是物质以及与物质有关的存在物的破坏、匮乏、质量属性、生产者或创造者,或因为它们是对这些方面或对物质的否定。

就像健康之所以被称为健康是因为与健康有关,所有的事物之所以被称为存在(be)或存在(exist)是因为与实存物质有关。存在着颜色和尺寸、变革和破坏、地点和时间。但是颜色的存在是因为某种物质有颜色,尺寸的存在是因为某种物质具有大小,运动的存在是因为某种物质在运动。非物质也存在,但它们是寄生性的——它们作为物质的变体或属性而存在。非物质的存在是因为存在的物质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发生了变体。但物质的存在不是寄生性的:物质的存在是第一位的;因为物质的存在不是因为其他事物——非物质——的存在才得以实存。

与“健康”一样,“存在”这个术语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健康”一词指向健康,“存在”都指向实在物质。这就是实在作为第一位类别与其他存在范畴相关联的主要方式。

那么,成为一个实在意味着什么呢?实在谓项就是恰当地回答“那是什么”的谓项。人是一个实在;换言之,“人”是一个实在谓项,因为“他是人”就是对“亚里士多德是什么?”的恰当回答。但是,“那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太不严密了。在《形而上学》第五卷里,亚里士多德又补充或增加了一项成为实在的不同标准:“事物以两种方式被称做实在:任何终极主体,不是说明其他事物(主体)的;以及任何可以分离的‘这个某某人(物)’。”在事物被称为实在的第二种方式中,串起了亚里士多德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实在是“这个某某人(物)”,并且它又是“可以分离的”。

“这个某某人(物)”翻译自希腊语“tode ti”,一个很古怪的短语,亚里士多德在其他地方也未作解释。他头脑中所考虑的也许可以表述如下:实在是我们可以用指示短语“这个某某人(物)”来谈论的事物,是可以被挑选出来、加以识别并分成个体的事物。比如,苏格拉底就是“这个某某人”的一个例子;因为他是这个人——一个我们能挑选出来进行识别的个体。

但是,对于苏格拉底的面色,比如苍白,情况又是怎样?我们不能用短语“这个苍白”来指称吗?这个苍白不是我们能识别和重新识别的事物吗?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特定的苍白是在一个主体,即物体之上(因为所有的颜色都附着在物体上)”,他用“这种特定的苍白”似乎是指“这个苍白”,苍白这种属性的一个个体实例。但是,即使这个苍白是一个个体事物,也并不表明我们必须承认它是一个实在。因为实在不仅是“这个某某人(物)”,而且还是“可以分离的”。这里的可分离性又是什么呢?

看来,苏格拉底可以没有苍白而存在,但苏格拉底的苍白不能在没有苏格拉底的情况下存在。苏格拉底可以躺在沙滩上,因此不再脸色苍白;他没有苍白地在那里——但是他的苍白却不能没有他而独自在那里。苏格拉底可以脱离苍白。苏格拉底的苍白却不能脱离苏格拉底。这也许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分离性的部分内容,但是可能不是他要表示的全部意思。首先,苏格拉底可以停止脸色苍白,但他不能停止脸上的颜色;他可以脱离苍白,但他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脱离颜色。

我们需要重提一下亚里士多德对存在的模糊性的描述。我们已看到,一些事物是寄生在其他事物之上的:一个寄生物的存在,是因为与另一个存在物以某种方式相关联。在寄生和分离之间有一种联系:如果一个事物不是寄生的,那么它就是可分离的。苏格拉底可以与苍白分离,因为苏格拉底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他的苍白以某种方式被改变;而苏格拉底的苍白不可与苏格拉底相分离,因为它的存在是为了某种其他事物,即苏格拉底变得苍白。苏格拉底可以脱离他的苍白。他还可脱离颜色,因为尽管他必须有某种这样或那样的颜色,但他的存在不是为了让颜色以某种方式被改变。总的说来,苏格拉底可脱离其他的一切事物:苏格拉底的存在不是为了让其他事物变得这样或那样。

那么,何谓实在呢?一个事物,当且仅当它既是一个个体[一个“这个某某人(物)”,能够由一个指示性短语指明的事物],又是一个可分离的事物(非寄生的事物,其存在不是为了其他事物以某种方式进行改变)时,才是实在。

我们现在可以回到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那个永久问题上:什么样的事物才是真正的实在?我们不应指望从亚里士多德那里获得简单而又权威的答案(毕竟,他认为这个问题是个永久的谜),事实上,他试图给出的答案吞吞吐吐、难以理解。但是,有一两点相当清楚。亚里士多德认为,先辈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暗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一些人曾认为,像金、肉、土、水这样的物质是实在(他想到的主要是希腊最早时期的哲学家们,他们把注意焦点放在事物的材料组成上)。其他一些人认为,普通事物的终极组成部分就是实在(亚里士多德在此又想到古代原子论者的观点,他们设想的基本实体是细微的微粒)。然而,还有些思想家则提出数字是实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的一些追随者属于这一阵营)。最后,有些人认为,实在只能在某些抽象实体或一般概念中找到(柏拉图的形式教义就是这种理论的杰出代表)。粉笔、一组夸克微粒、质数、真理和美都是,或都曾被认为是构成实在的备选项。

亚里士多德否定了所有这些备选项。“很显然,在被认为是实在的事物中,大部分都关乎能力——动物的组成部分……土、火和空气。”我们也许会说,土的存在是为了让某些实在获得能力(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土能让它们具有向下运动的能力或趋势);火的存在是为某些实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有飘升的趋向。至于动物的组成部分,“所有这些都由它们的功能清楚地规定着;因为每个部分只有能执行其功能时才算名副其实——比如,眼睛只有能看事物才能称其为眼睛;并且不能看东西的眼睛只是一个同音异义的眼睛(比如,已死亡的眼睛或由石头做成的眼睛)”。眼睛就是能看东西的事物;眼睛的存在是为了让动物看见东西。

关于物质和动物的组成部分就说这么多。至于数字,他们很显然是非实体性的。只要有成组的三个事物,数字3就存在。数字本质上是事物的数量,尽管数字10与任何或每一组数量为十的事物不是一回事,可数字10的存在恰恰就在于存在着这样许多十个一组的实在。这至少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最后两卷里提出的观点。

图12这是关于柏拉图形而上学的一则对话的残片,也许来自亚里士多德遗失的著作《论理念》。这段文字反写在一块泥巴上:泥巴吸收了莎草纸上的墨水,而莎草纸则腐烂掉了。这个残片是在阿富汗发现的——参见136页图解。

亚里士多德把驳斥的焦点大都放在对实在资格的第四个备选项上。柏拉图的形式理论是那时亚里士多德所熟悉的阐述最详细的本体论,那也是他在柏拉图学园里数年浸淫其中的一个理论。亚里士多德驳斥柏拉图的这个理论始见于一篇特殊的专题论述《论思想》之中,该文只保留下些许残片。他不断地攻击,提出一系列反对该理论的意见。许多论述涉及柏拉图观点的细节方面;不过,也有一些是关于总体方面的,这些论述对任何把真理和美这样的一般性物项看做实在的理论都同样有辩驳力。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要有某些实在是白色的,白色就存在。相反,柏拉图认为一个实在是白色的在于其享有白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白色的事物要先于白色而存在,因为白色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存在着白色物体。在柏拉图看来,白色先于白色事物而存在,因为白色事物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它们享有白色。亚里士多德驳斥柏拉图观点的论说非常有力,但是它们不能说服坚定的柏拉图主义者——也很难看出这一争论该如何收场。

如果柏拉图主义选择其他三种方式来描述实在,亚里士多德又会说什么呢?亚里士多德提出反驳的实在是什么呢?答案是坚实而又符合常理的。第一种也是最明显的实在是动物和植物;在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增加其他天体(比如太阳、月亮、星星)和人造物(桌子和椅子、锅和盘子)。总体说来,可感知的事物——中等尺寸的物体——是亚里士多德世界里的主要内容;很重要的是,他常常通过质疑除了可感知的实在外是否还存在任何实在,来提出自己的本体论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些是基本现实,也是科学主要关注的内容。

第十一章 变化

关于亚里士多德世界里作为主要实在的中等尺寸的质料物体,我们还能再概括地说些什么吗?它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它们在变化。不像柏拉图的形式(Forms)那样永久、同一地存在着,亚里士多德的实在大部分都是短暂的物项,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共有四种变化:一个事物可在本体方面发生变化,可发生质变、量变以及地点方位的变化。在本体方面的变化就是该物的形成和不再存在,或者说是该物的产生和毁灭;这类变化的发生是在一只猫出生和死亡的时候,一座雕塑被竖立和被打碎的时候。质变又叫改变(alteration):当植物在阳光照耀下变绿、在暗处变得苍白时就发生了改变,当蜡烛遇热变软、遇冷变硬时就发生了改变。量变就是增益和缩减;自然界事物就是诞生时开始增长、终结时逐渐萎缩。最后一种变化——地点方位上的变化就是运动。《物理学》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对不同形式的变化进行的一项研究。因为《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科学的哲学背景,并且“自然是运动和变化的一个原则”,因此“事物如果拥有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具有自然性”。换言之,自然科学的主题就是运动和变化的事物。

图131561年里昂出版的《物理学》的扉页。“《物理学》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对不同形式的变化进行的一项研究。因为《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科学的哲学背景,并且‘自然是运动和变化的一个原则’。”

亚里士多德的先辈们被变化现象困扰着:赫拉克利特认为变化是永恒的、是现实世界最基本的特征;巴门尼德否认事物形成的可能性,因此也就否认有任何变化;柏拉图认为变化着的平常世界不能成为科学知识的主题。在《物理学》第一卷里,亚里士多德认为每次变化都涉及三样事物:变化发生的起始状态、变化朝向的状态以及经历变化的事物。在第五卷里,他又略微地进行了修正:“存在着引发变化的事物和正在发生变化的事物,还有变化发生于其间的事物(时间);除此之外,还有变化发生的起始、终了状态。因为所有变化都是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