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腐败 [16]

By Root 999 0
加强反腐机构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报告发现,世界银行远远没有实现其反腐目标。

所有这些令人失望的事实是否意味着,1990年代以来的反腐斗争本质上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腐败研究领域肯定有一些“大腕”会有类似的主张。曾在世界银行负责腐败和治理问题分析工作的丹尼尔·考夫曼在2005年总结称,十年的全球反腐努力乏善可陈;2009年,他又声称为反腐做出的努力“不温不火”。在介绍2013年腐败印象指数时,透明国际主席于盖特·拉贝勒指出:“2013年腐败印象指数表明,所有国家在各级政府中仍然面临着腐败的威胁,从颁发地方许可证到执行法律法规都是如此”;根据该指数,近70%的国家得分低于50(范围为0—100分),意味着它们的腐败较为严重。

尽管存在这些令人沮丧的结果和批评,仍有部分迹象令人鼓舞。在2014年的一本书中,迈克尔·约翰斯顿指出:

他们——也是我们——仍在寻找在各种社会中遏制腐败的方法,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努力的失败:毕竟,在一代人之前腐败甚至还没有得到广泛讨论……今天,这种意识的提高本身就是一个重大成就。

此外,U4(在其网站上)声称“在反腐方面很少有证据表明哪些做法有效、为什么有效”的确有几分道理,但比较分析已经揭示了部分指导原则,不论在哪里,反腐工作要想取得进展,就应该坚持这些原则。最明显的经验之一是,到底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还是“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问题现在有了答案。正如乔·奎指出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在打击腐败方面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它们都拥有单一、强大、独立的反腐机构这一事实有关。在机构繁多的情况下,其职责往往重叠交叉甚至相互冲突,于是导致协调和推诿的难题;通常情况下,还会存在极端低效和资源浪费的情形。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反腐措施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政治意愿。这一点就其本身来说是有说服力的,但需要进一步剖析和展开。例如,我们讨论的是谁的意愿?许多文化和语言中都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政治精英不能以身作则,腐败就会更甚。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层的意愿似乎极为重要。不过,重要的并不仅仅是他们的意愿。领导层有可能一方面真正致力于打击腐败,同时又对自己下属的官僚机构没有足够的掌控,从而无法将这一意向变为现实。此外,在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世界中,政治领导人控制跨国公司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因此,对于政治意愿我们现在可以在观点上作一些修正。政治领导人不仅必须真正投入,即具有打击腐败的政治意愿,还必须有能力贯彻其意愿。此外,涉及的众多方面,包括国家官员、公司企业、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和公众中的个体成员,也需要有打击腐败的意愿。这些行动者中的每一个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性各不相同,国与国之间也有不同。然而,每一个都不可或缺。

在第六章中我们曾指出,腐败是一个邪恶的问题。它永远不会完全消失:正如塔西佗在数个世纪前所说的,立法者只要制定新的法律来打击欺诈和腐败,狡猾的人几乎立即就会找出办法来规避它们。但是,与某些国家相比,在另一些国家腐败似乎远不是一个问题:例如,那些民主传统强大、法治观念牢固、社会信任发达、民间社会成熟的富裕小国显然腐败较少,说明腐败能够降低到可控水平。

不过,短期前景并不光明。法治和充满活力的民间社会都与运行良好的民主国家有关。世界正义工程的2014年法治指数表明,该年度腐败情况比上一年略有改善,但《经济学人》智库的民主指数(目前可能是世界上整体民主水平最权威的指南,自2007年来几乎每年发布一次)为2011年和2012年写下的两个副标题,分别是“压力下的民主”和“停滞的民主”。此外,基本上没有道德考量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强调目的重于手段并模糊国家和市场的界限)仍然支配着全球经济,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不过,科林·克劳奇等学者倒是怀着希望,期待全球金融危机能改变这种状况。反腐之战,任重道远。

“牛津通识读本”已出书目

古典哲学的趣味

人生的意义

文学理论入门

大众经济学

历史之源

设计,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心理学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

哲学的思与惑

资本主义

美国总统制

海德格尔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

卡夫卡是谁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

天文学简史

社会学的意识

康德

尼采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

西方艺术新论

全球化面面观

简明逻辑学

法哲学:价值与事实

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

选择理论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

福柯

缤纷的语言学

达达和超现实主义

佛学概论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

科学哲学

印度哲学祛魅

克尔凯郭尔

科学革命

广告

数学

叔本华

笛卡尔

基督教神学

犹太人与犹太教

现代日本

罗兰·巴特

马基雅维里

全球经济史

进化

性存在

量子理论

牛顿新传

国际移民

哈贝马斯

医学伦理

黑格尔

地球

记忆

法律

中国文学

托克维尔

休谟

分子

法国大革命

丝绸之路

民族主义

科幻作品

罗素

美国政党与选举

美国最高法院

纪录片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领导力

无神论

罗马共和国

美国国会

民主

英格兰文学

现代主义

网络

自闭症

德里达

浪漫主义

批判理论

电影

俄罗斯文学

德国文学

戏剧

腐败

儿童心理学

时装

注释

[1]俄语中的俚语,意为“拉关系、贿赂”。——书中注释均由译者所加,以下不再一一说明。

[2]此处套用常用语“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No news is good news)。

[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及外交与公共政策学院终身讲席教授。曾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助理部长及研究主管、世界银行反腐败政策与研究顾问等职。

[4]原文如此。似应为律师。

[5]一种定性分析软件,能够有效分析多种类型的数据,诸如文字、图片、录音等。

[6]松鼠为了过冬,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坚果。

[7]括号内为相应国家的领导人。

[8]纽约城市大学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刑事司法学教授。

[9]分别指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

[10]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5年,实际完稿时间略早于此。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