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缤纷的语言学 [0]

By Root 1163 0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P.H.Matthews 2003

Linguistics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2003.

This Bilingual Edi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is for sal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SAR, Macau SAR and Taiwan, and may not be bought for export therefrom.

Chinese and English edition copyright © 2013 by Yilin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07-046号


书名 缤纷的语言学


作者 【英】P.H.马修斯


译者 戚焱


责任编辑 於梅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32840


关注我们的微博:@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信:yilinpress


意见反馈:@你好小巴鱼

目录

CONTENTS


序言

第一章 语言研究

第二章 “语言人”

第三章 穿越时空的语言

第四章 语族

第五章 语言的多样性

第六章 语言是什么

第七章 语言的系统性

第八章 声音

第九章 语言与大脑

注释

序言

胡壮麟


受南京师范大学张杰院长之托,要为本书写个序。对我来说,在完成此任务的同时,也把它看作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换言之,如果我不阅览全文,也没法写这个序。工作繁忙,难免走马观花,这里只是汇报一下自己肤浅的感想。

本书是一本关于普通语言学的读物。从各章的内容看,涉及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和内涵、人类的语言、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比较语言学、语言系统和句法学、语音学和音系学、神经语言学等专题。显然,在一本小书中,对每个专题不可能讲得很透。为此,阅读者不妨把注意力放在理解有关内容的一些主要观念上,如系统、言语、结构、语族等概念,也就是本书中提出的“元语言”,再具体点说,为了谈论有关语言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掌握谈论语言的语言。

既然内容有关普通语言学,在说理和取材举证上,它与一般语言学教材有所不同,如为英语读者编写的语言学教材偏重于枚举英语的例子,为中国学生编写的教材则偏重于汉语例子。但在本书中,尚有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梵语、拉丁语,乃至吐优卡语,等等。原书作者的用意是很明确的,就普通语言学来说,我们所关心的语言现象或规律应该更具概括性和普遍性,应该在多种语言中比较、归纳和抽象。当然,我们不可能掌握这么多语言,但起码要在立足于本族语和自己学过的一两门外语的基础上,将视线看得更远一些,更广一些。

本书的最大优点是深入浅出,将一些非常复杂深奥的理论和观点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对一些概念和事实能根据不同情况,用地图、表格、图像、肖像照等多种方式加以介绍。语言学一类的课程因其对逻辑和分析的强调,往往不太受文科学生欢迎。我印象中最深的是有次上课时有位学生情不自禁地举例说:I hate linguistics!多么直率!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学好语言学有关课程是摆在我们语言学教师前面的艰巨任务。本书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成功的,值得我们学习。

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在作者饶有趣味的叙述中,不时提出一些让我们思考的问题。从第一章第一段作者便开门见山地提出“什么是语言学”以及“我们为何要将‘科学’一词引入这一领域呢?”一直到关于“语言与大脑”的最后一章,作者还在发问:“从以上观点可以做出许多假设,首先是我们至少可以知道语言控制区所处的位置,即使我们说不清控制的过程,但对于语言控制区的位置,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呢?”读者如能对书中这样的或那样的、过去的或当代的、直接的或间接的问题有所反应,有所思考,并力图找出答案或表达自己的观点,必将是成功的学习者,必将是本书作者所期待的能和他对话的学习者。我深信,读者中能说I like linguistics的同道者还是有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声音,那么科学研究就会行之不远。如果有多种声音,那么我们就将进入“缤纷的语言学”世界了。

正是在这一点上,我还想多说一句。从全书内容看,本书作者更倾向于采用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视角来观察和讨论语言问题,但他并没有摒弃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所做的工作。即使作者并不赞同乔姆斯基的有些观点,他还是采用讨论式的口吻,甚至在正文间插入乔姆斯基的照片,这种有容乃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翻译本书要求宽博的语言学知识和扎实的中英文功底,这保证了展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本译文流畅、意义通达的语言学著作,我就代表读者向本书译者预致谢忱吧。

2008年5月16日

北京大学蓝旗营寓所

第一章

语言研究

什么是语言学?词典将其定义为有关语言的学术性研究,或简称为有关语言的“科学”。语言研究者被称为语言学家。本书旨在揭示各类语言学家的兴趣所在以及语言的本质。但是我们为何要将“科学”一词引入这一领域呢?

人类语言当然是人类独有的,这么说并不深奥。语言研究者通常只能从自身即局内人入手。我们每个人至少会说一种语言,因此我们是在探讨自己生活的一个中心环节。我们处于有利的位置,因为我们能够认清许多局外人无法意识到的东西。但作为局内人,我们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障碍。

有些科学家对其他物种的“语言”(我们不由得想要这么称呼)进行了研究。比如,我们知道许多鸟儿唱歌是为了占据地盘,蜜蜂发音是为了告诉同伴食物源的地点,还有一些灵长类动物的喊叫也非“天生”就有,其中部分也是后天学习所得。秋天,当我在花园里修整花草时,常常被欧洲知更鸟的歌声所吸引。这是唯一一种在非生殖季节拥有领地的鸟类,因此当其他鸟儿默不作声时,它却放声高歌。它的歌声很复杂,由若干段落组成,每段“主题”各异,互不相同,约持续一到两秒。据此,我们不难发现知更鸟歌声的结构,但人类的科学家缺乏足够依据证明这些很小的声音单位包含具体的“意义”。

秋天也是教授们为生活而忙碌的季节。当我准备讲稿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局外人该如何解析爱说话的智人发出的各种声音呢?假想一群外星人乘坐飞碟来到地球,对人类进行研究,他们不能用流利的美式英语对我们提问,当然电影中的对白除外。但假设——已经有人做过一些这方面的假设——他们以一种类似人类语言的声频彼此交流,如此一来,他们至少能听到我们在说些什么。他们会发现,我们聚在一起时很少默不作声。有时我们边干活边讲话,如一边烧饭或是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其他时候,我们除了长时间的闲聊,则什么也不干。或许我们只是坐在椅子上,偶尔移动四肢或变换姿势。有时甚至是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倾听某个人讲话,就好像教授给一群学生授课。外星科学家可能无法立即读懂这一交际方式。试想,聪明的人类花费了多长时间才最终破解鸟儿的歌声!假如他们拥有类似于人类的洞察力,又将如何分析录下的声音呢?

作为局内人,我们认定言语由单词组成。比如,有人说three oranges,单词three是一个具有某个意义的词,oranges则是另一个具有不同意义的词。但局外人可能对此不太了解。如果你对此怀有疑虑的话,那么就试着去听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其停顿通常出现在说话者呼吸或犹豫时,若要进一步划分出更小的单位,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就算我们确信该单位的存在,也无法准确判断其起止位置。如果还不是很清楚,可参见下页图1关于在英语中三个连续自然说出的单词录音。信号差异主要体现在元音与辅音的区别,而词与词之间并没有断开。外星观察家开始似乎只能听到一段不断变化的言语,但又怎能确定其中的某一部分是否具有独立的功能呢?

图1 those three oranges的波形图。它说明听觉信号随时间(从左至右)变化而变化,时间间隔为十分之一秒。

一种常规方法是在不断重复的信号与观察得到的人类行为之间建立联系。这正是我们在判断其他物种的“报警信号”时所采取的手段。一旦信号发出,听力所及范围内的同伴或躲藏,或上树,或飞走,或奔跑。不过稍加思考后不难发现,语言研究其实很少以这种方式进行。

以一群边喝咖啡边谈话的人为例,其中一人手持咖啡壶问有没有人要再来一些。我们很难预测他提问的具体内容,他可能说的是“有人需要再来一些咖啡吗”,或者“有谁再来一杯”,或者“要再来一杯吗”。作为对这些或者其他提问的回应,有的人会端起杯子让人把咖啡加满,有的人只是摇摇手。提问者讲话时甚至根本不必手持咖啡壶,即使拿着壶,壶也可能是空的。如果有人要加,就去厨房帮他加满;如果没有人要加,对外星观察家而言,则什么也没发生。即使咖啡就在眼前,咖啡壶被人拿着,也不一定就表示要不要添加咖啡。说话者可能是问某人是否记得把咖啡列在购物清单上了。这在日常交流中是很常见的。那么,外星人怎样才能发现言语是由类似咖啡这样的单词组成的呢?

对于讲座,外星人更难理解。几乎一直是报告人一个人在讲。即使有人在讲座上发言,通常也是针对报告人,而非其他听众。学生听讲座时大部分时间忙于记笔记。假设一位学生没有理解的话,他为什么要记笔记呢?外星人可能会将此视为有力的佐证,证明人类的言语总体而言并不涵盖具体的“意义”。讲座可能会被视为一种周期性的仪式。在这种仪式上,年纪较长的成员在较年轻的成员面前表现权威。这似乎与我们平常所见的知更鸟占据领地并无多大区别。而我们的布道可能会被他们视为一种更加复杂的“居高临下的仪式”。另外,还有流行音乐会,外星人会觉得观众的地位低于表演者,他们以跳舞、欢呼和鼓掌的方式表示出自己的屈从。外星观察家对讲座、布道、

Return Main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