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纪录片 [23]

By Root 1680 0
《汉兹沃思的歌》(1986)

《谢尔曼远征》(1986)

《民权之路》(1987——1990)

《甘蔗蟾蜍》(1988)

《前进,神军!》(1988)

《细细的蓝线》(1988)

《罗杰和我》(1989)

《饶舌》(1989)

《健美选拔赛》(1990)

《南北战争》(1990)

《巴黎在燃烧》(1990)

《上帝的意志》(1991)

《非洲,我将榨干你》(1992)

《卢蒙巴:先知之死》(1992)

《战略室》(1993)

《莱尼·里芬施塔尔传》(1993)

《篮球梦》(1994)

《电影中的同志》(1995)

《拍电影》(1996)

《四个小女孩》(1997)

《智利,执着的记忆》(1997)

《人生七年(6)》(1998)

《法罗基教给我们什么》(1998)

《真实电影》(1999)

《我与拾穗者》(2000)

《持摄像机的陌生人》(2000)

《狗镇与滑板队男孩》(2001)

《斗士》(2001)

《迁徙的鸟》(2001)

《阿曼德拉!》(2002)

《巴士174事件》(2002)

《残酷的割礼》(2002)

《河流与潮汐》(2002)

《一步一关卡》(2003)

《战争迷雾》(2003)

《控制室》(2004)

《华氏9·11》(2004)

《伊邦小孩的影像信》(2004)

《新美国人》(2004)

《超码的我》(2004)

《丁丁和我》(2004)

《录像信》(2004)

《体面工厂》(2005)

《三个忧郁的房间》(2005)

《难以忽视的真相》(2006)

注释

[1] 美国政治家,曾于1993至2001年担任美国副总统。——书中注释均由译者所加,以下不再一一说明。

[2]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森的著作,1962年出版。书中描述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此书出版时曾引起极大反响。

[3] 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全景》在1957年愚人节当天播出了瑞士提契诺州意大利面大丰收的消息。主持人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地人庆祝丰收的场景。由于这则假新闻做得相当逼真,播出后有不少上当受骗的观众打电话询问这种能长出面条的树到底应该怎么种。

[4] 霍皮族人使用的语言。霍皮族(Hopi)是一个美洲原住民部落,主要生活在亚利桑那州东北部的霍皮族保留地中。

[5] 国内网站多直译为《现世欢乐的花园》。但布拉哈格的创作灵感取自罗尼米斯·博斯(约1450——1516)的同名三联画作品《人间乐园》(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主要表现自然中的植物,此处的earthly偏指土地,与“现世”关系不大,所以未采取网络译名。

[6] 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一些独立制片人和导演倡导新的电影形式,采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以低成本拍摄,主要选用外景,影片给观众带来真实生活再现的感觉,和场面豪华、纵情歌舞的主流商业影片形成鲜明的对比。印度影评家把他们首倡的这种电影称为新电影或平行电影,意即和商业电影并存之意。

[7] 爱迪生的公司利用新泽西州的地点和国民警卫队搬演了菲律宾独立战争的画面。

[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与诗电影相对而言的艺术流派和电影样式。主张电影“向散文学习”,用自然的日常生活与松散的散文结构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因素。此类影片有时会利用旁白朗诵一篇散文。

[9] 19世纪美国民主党所持的一种信念,认为美国被赋予了向西扩张至横跨北美洲大陆的天命。

[10] 罗萨是英国纪录片制作人及纪录片史学家,与格里尔森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11] 苏联国内战争(苏俄成立后同反革命势力的斗争)期间的一种宣传工具,列车将演员、报纸、电影等送到战争前线,鼓舞群众的革命精神。

[12] 电影批评用语,指将一种或数种电影元素排列在一起,使其产生某种戏剧效果。

[13] 可以被认为是纪录片的前身,出现于电影诞生的早期。它与纪录片一样采用真实事件、真实场景和事物作为拍摄脚本,但不像纪录片那样注重事件的整体性、连续性和背后的宏大背景或意义,一般是单个场景的新闻事件、异国风光或日常生活等。

[14] 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曾创作诗歌《我听见美国在歌唱》,诗中描写各种劳动者唱着自己的歌,赞颂了劳动的力量。

[15] 即前面提到过的阿尔伯特·梅索斯。

[16] 一些马克思主义者用“虚假意识”一词来指资本主义社会用物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社会中的无产阶级成员进行误导的过程。

[17] 一些马克思主义者用“虚假意识”一词来指资本主义社会用物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社会中的无产阶级成员进行误导的过程。

[18] 美国史学的一个分支,也被译作“‘利益一致’史学”,强调美国价值观根本上的统一性,认为历史冲突只是表层而简单的现象。

[19] 美国有线和卫星电视频道,总部在纽约,原来的名字是艺术和娱乐电视台(Arts&Entertainment Network),于1984年2月1日创立,1995年正式更名为A&E电视台。

[20] 指大国之间为维护自身利益、避免直接冲突,通过第三国代理人而进行的战争。

[21]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澳盟军于1943年6月至1944年7月在新几内亚及其附近岛屿对日军实施的进攻战役。

[22] 亦称新时代运动,起源于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与宗教运动,涉及层面极广,涵盖灵性、神秘学、替代疗法、宗教、环境保护主义等元素。之所以被称为“新时代运动”,是因为它相信在下一世纪到来的时候,人类意识将会发生一场转变。

[23] 美国最大的印第安人部落。

[24] 西非的一个民族。

[25] 指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26] 加拿大的种族名称,与印第安人(Indian)同义。

[27] 1999年4月,加拿大政府与因纽特人合作完成谈判与筹备,建立努纳武特领地,成立具有原住民自治性质的独立行政区。

[28] 区别于较低成本、依靠片库的自然纪录片。它依靠大投资和大制作,很容易被重新配音、剪辑及出口。

[29] 阴谋论者认为该袭击是布什政府自导自演的,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国际地位,以便控制世界。

[30] 巴尔诺曾任美国国会图书馆某分馆馆长。

[31] 托马斯·沙茨在《天才系统》一书中描述了好莱坞艺术与商业结合的传统。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