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犹太人与犹太教 [3]

By Root 993 0
盛起来,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找到了适应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要求的最佳方式。

表1.1犹太人口数超过一万人的国家(表中的许多数字,尤其是前苏联国家的数字,并不可靠)

韦伯提出的告诫没错,但情况比他指出的甚至更加复杂。个体的身份问题包括许多因素,而构成犹太身份的各个因素只不过是整体的组成部分。当今的欧洲犹太人一方面研究民族源起,一方面与其他犹太人接触,经广泛选择之后,才确定其犹太身份的方方面面。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实际确定的方面受到家庭、社区、个人经历以及文化环境的影响。一旦他们掌握了犹太民族的基本知识,影响身份问题的主要因素就将是纳粹浩劫(即犹太种族大屠杀)的冲击和以色列建国的意义了。

今天,犹太人所居住的大多数国家都有更为世俗的政府,在宗教方面是多元社会。这种环境为犹太身份认同的推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个体的犹太人有能力抵制关于“犹太性”的权威界定,包括犹太人领袖所作的界定。

当然,犹太社区以及更大的社会结构必须划定“界线”,而且会有“界线”,这些“界线”至少要确定可以包括什么,不可以包括什么。这样的社区和组织应该追求最大限度的相互接受和认可。如果种种规范未能明确确立,有些人就会感到不安;然而,与压抑个人自由、阻挡犹太教的发展相比,这就不是那么严重的弊病了。

等到新欧洲的一切都尘埃落定,如果以色列和中东也实现了永久的和平,到那时又该如何界定犹太人身份?这一点不得而知。形象新颖而又明确的犹太教和犹太身份肯定会出现。愚人可能会预言犹太教的各派别将要变成什么样子;这些预言可能会错,却没有什么大碍。热衷于权力的恶棍想把自己的方式强加在未来之上;他们很可能要失败,但他们的企图必定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第二章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分裂

故事的发生

犹太教起源于何时?它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吗?当然不是。如果你相信专家学者对人类进化的描述,就不会认为犹太教最古老。数万年前,古老的石器时代的人们肯定有宗教信仰,举行宗教仪式,这可以从他们画在岩洞里的壁画、他们埋葬死者的方式中分辨出来。摩西还是法老宫殿里的青年时,埃及的庙宇和宗教信仰就已然存在很久了。

但也许,你宁愿相信简朴的《圣经》经文。这种情况下,就要看你对“犹太教”的界定了。亚伯拉罕被视为犹太民族的祖先(顺便提一句,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你认为亚伯拉罕信仰的宗教(大约在公元前18世纪)就是犹太教吗?

大约亚伯拉罕之后四五百年,摩西在西奈山上领受十诫,这才算是犹太教的开端吗?还是说,要等后来希伯来圣经(《旧约》)成书之后,才算是有了犹太教呢?

无论以何时作为犹太教起源,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认定的犹太教,在许多方面都与以《圣经》为本的这个宗教存在差异。比如,犹太人并不是按字面意思相信“以眼还眼”;还有,尽管希伯来圣经中并没有关于生死的明确内容,犹太人的传统还是非常赞成“死后复活”的观点。所以,声称我们今天所知的犹太人的宗教有三四千年之久,这是相当错误的。我们可以说的只能是,犹太人的宗教之根,即《圣经》中最早产生的部分,才有三四千年那么古老。


犹太人如何纪年?

传统上,按照《圣经》,犹太人将历史回溯到亚当和夏娃时代。创造亚当的时间被确定为公元前3760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仍适用于宗教事务的“犹太纪年”会早于基督纪元那么多年。比如,公元1998年是AM5758年,而公元2000年是AM5760年(AM是拉丁文“创世纪元”的缩写,即自上帝创造世界那年算起)。

但是,本书谈及的“犹太教”所指的并不限于其根源。我们说的是“拉比犹太教”,即约公元2世纪以降,由拉比系统阐释、以《圣经》为根本的生活方式。这种“拉比犹太教”是当今依然存在的各种犹太教派的基础。确实,改革派犹太教徒不像正统派犹太教徒那么倚重拉比的解释(正统派与改革派之间的差异将在第七章予以描述)。但无论改革派还是正统派,都以拉比犹太教为自己信仰与行为的参照点。

有人认为,拉比犹太教是认可“双重《托拉》”的宗教,因为它既认可成文《托拉》(即希伯来圣经),也认可“口传《托拉》”或者说传统,书面《托拉》要靠口传《托拉》阐释和完善。[你可能见到过“成文律法”与“口传律法”这样的词,但是“律法”(law)不能用以准确翻译“托拉”(Torah),因为“托拉”更像是“道”或者“教导”。]

现在,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都倾向于将他们的精神源起回溯到摩西、亚伯拉罕和亚当与夏娃(厄谢尔主教将创造亚当与夏娃的日期估算为公元前4004年,与犹太教的公元前3760年小有差别)。基督教徒声称,希伯来圣经《托拉》是他们自己的律法。和犹太教徒一样,他们并不从简单的字面意义来看待希伯来圣经。然而,基督教徒解释希伯来圣经所依据的不是拉比的“口传《托拉》”,而是《新约》。

这种解释上的差异直到保罗书信完成之后才明晰起来。上溯到某个时间点,也许是公元1世纪中期,即耶稣之后的一代,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并没有分界线。实际上,耶稣本人从不认为自己所传的宗教不是犹太教,或者说不是《托拉》;“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5:17)如果问耶稣或任何一个门徒,你们信奉什么教,他们会答,“犹太教”。

那么,这两个宗教为什么会走向分裂,变得虽然紧密相关,但是各自独立?个中原因,犹太教有传统的解释,基督教也有。

犹太教的传统解释:犹太教是一个古老的宗教,是上帝在西奈山授予摩西的,犹太人一成不变地坚守至今。公元1世纪的某个时期,由耶稣创始、保罗追随,建立了一种新的宗教,从犹太教剽窃了重要的篇章,捐弃十诫,掺杂进一些稀奇古怪、荒谬不稽的观点,例如声称耶稣就是弥赛亚,甚至是上帝的“化身”。

基督教的传统解释:犹太教是一个古老的宗教,是上帝在西奈山授予摩西的,由犹太人谨守至今。公元1世纪的某个时期,耶稣到来,“完善了”这一宗教,并予以身体力行。不幸的是,犹太教徒没有感念耶稣之德,仍顽固地死守过时的宗教形式。

这两种解释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承认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每种宗教都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点上羽翼丰满地从天而降(或者说创立),一个是在摩西时代,另一个是在耶稣时代。二者的分歧点在于对第二件事的评价以及第二件事与第一件事的关系上。但是,二者都承认,犹太教是“母亲”,基督教是“女儿”,虽然在犹太教看来,基督教是迷途的女儿。

学界的看法是,两种解释都太过离谱。犹太教大约到公元前1400年前后的某一天才算瓜熟蒂落,公元30年左右耶稣——甚至是一代之后的保罗——才公开传播基督教义,或者说才有成熟教会里的那种训示。两种宗教都经历了数世纪的发展之后,其经书、宗教惯例及信仰才获得了“传统”的形式。二者随着环境和观点的变化而共存、发展,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实际上,犹太教和基督教甚至在今天还一如既往地凭借现代知识积极地重构自身,完善道德观念,重新理解世界上的问题。

看似有些怪异的是,拉比犹太教的《塔木德》以及其他的立教经文,实际上比基督教的立教经文《福音书》成书时间更晚。最近,教皇说犹太教是基督教的“兄长”,他错了;当然,二者都是希伯来圣经的“孩子”,但就立教经文(《新约》、《塔木德》)而言,基督教才是“兄长”。

犹太教与基督教源自何处?

今天你游览以色列时,可以看看犹太教会堂和基督教会堂,也可以看看伊斯兰教、德鲁兹教派、巴哈伊教和其他宗教的圣地,体验一下这个国家派别众多、风格多样的敬神活动。如果你还渴望增长知识、充实精神世界,可以在多家培养拉比的犹太神学院或者不同宗教、不同派别的神学院中选上一两所,研读上一段时间,或者坐在某位大学者面前,聆听启示。

你可以做很多与耶稣时代相同的事。很多人都这样做过。约瑟是犹太祭司马塔赛阿斯的儿子,后世更了解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即古罗马帝国的战士和历史学家弗莱维厄斯·约瑟夫。公元1世纪50年代,约瑟夫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时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他来以色列就是为了个人的精神追求。生命的后期,他在罗马处于皇帝的恩宠之下,在自传《犹太古史》这部皇皇巨著中记录了自己的经历。

按照约瑟夫的说法,公元1世纪,犹太教徒分成四个派别,或称“哲学派别”。法利赛派与他联系最紧密,他声称该派教徒生活朴素,严守理性。他们尊重长者,相信神佑、意志自由与个人不朽;他们引导民众祷告、献祭,深受民众爱戴。撒都该派不承认死后复活,只遵守写在经书中的明确教义。艾赛尼派,许多学者都是通过《死海古卷》才了解到的一个教派,主张一切都归于上帝,传播灵魂不朽论。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生活方式上恪守美德,为保持极度洁净而远离耶路撒冷圣殿中的献祭活动,财产共享;他们不结婚,不蓄奴仆。约瑟夫声称自己曾师从一位名叫巴努斯的艾赛尼派教徒三年,巴努斯“居于沙漠,只穿树叶,只吃野生的食物”。第四个教派,约瑟夫与之没有联系,称之为狂热派;该派与法利赛派在很多方面都有一致见解,只不过,他们只遵守上帝的规约,舍此之外,时刻准备为自由而死。

在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宗教生活比约瑟夫提到的还要丰富。当时没有在现代以色列所能见到的穆斯林、德鲁兹教派或者巴哈伊教。但是,有撒马利亚教派,这个犹太教派有鲜明的民族传统特征,在盖里济姆山上建有圣殿。还有为数不少的神秘教派,他们声称掌握了通往“天国宫殿”的密传心法,以及接近上帝的途径。也有天启异象派,他们称颂上帝的审判和世界末日的来临。在少年约瑟夫开始精神追求的时代,必然存在一些追随耶稣的团体,尽管这些团体似乎没有引起约瑟夫的关注。除各种犹太教派之外,还有异教和一些“神秘”教派组织遍布古罗马帝国境内,拜火教盛行于东方国家。约瑟夫对此几无兴趣,但他显然通晓那个时代的希腊文化,尤其是希腊历史和哲学。

这样看来,公元50年基督教依然还是一个不起眼的犹太教支系,而犹太教本身在古罗马帝国境内也不过是个少数人信仰的教派。凭借历史的后见之明,我们知道,追随耶稣的小宗教团体脱离“父亲”即犹太教,在几个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