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时装 [20]

By Root 1273 0

世界上的其他城市同样热衷于开发时装这种视觉与物质形式。最典型的应该是印度、中国、南美洲以及太平洋沿岸地区,在那里时装周开始推广本土设计师,同时又积极探寻国内国际不同品牌。在中国,对时装设计教育与促销贸易的兴趣超过了对产能的投资热情,力图在未来打造强大的时装设计形象。印度和俄罗斯新兴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意味着这个全新的人群渴望通过服装来表达自己的身份与品味。新的时装杂志涌现出来,既有重要的拥有不同国别版本的《时尚》、《她》与《嘉人》(Marie Claire),也有以本土风格为灵感的各类新刊物。

在街头,时装比以往都更加显而易见,并分门别类地呈现在各大网站页面上,比如http://www.thesartorialist.com,此外也有一些专注介绍从斯德哥尔摩到悉尼等特定城市人群时尚风格的网站。它们充分证明了时装始终具有的通过组合既有潮流与新兴年轻潮流来表达个性的能力。亚文化时装同样充满了活力,这包括对1980年代传遍全球的哥特风的改良,以及与之相关的青少年情绪摇滚(emo)风潮。俱乐部时装风尚越来越艳丽夺目,借鉴了1980年代新浪漫主义与“锐舞”(Rave)文化。一如既往地,时装通过借鉴自己的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它交叉借鉴着自己的过去,将重新排列后的风格组合在一起。就这样,克里斯托弗· 凯恩以阿瑟丁· 阿拉亚1980年代的紧身裙与范思哲1990年代初充满活力的设计为灵感,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时装。“新锐舞”重新改造了上一代的荧光色与超大码标语T恤衫。在这些例子中,新世纪见证了人们对大小与色彩的喜好,而1990年代的大部分时装都缺乏这些。

21世纪之初也见证了越来越多具有道德诉求的品牌和网站的建立,它们关注时装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同时关心工人的权益。在各类报道曝光了从墨西哥到印度等国家为西方知名品牌生产服装的工厂剥削现象后,这些品牌和网站的兴起代表了对此种现象的有力回应。时装开始需要处理自己的生产方式,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尽管从19世纪中叶开始人们就在呼吁,但对此的回应却是时断时续。道德时装的此次繁荣能否渗入整个产业,为纺织品制造与服装生产方式带来永久、深远的变革,仍需拭目以待。我们希望这是一股长期的潮流趋势,而非昙花一现的风尚。

与此同时,时装也成长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有越来越多的专著和期刊来研究其本质、地位以及意义。全球各大博物馆推出的时装展览大获好评,引发人们对时装的极大热情。在市场的另一端,名流文化的兴起使得时装的传播速度甚至超越了好莱坞的全盛时期。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生活方式与态度的这些不同方面,逐渐与时装的诞生、传播以及越来越全球化的特性联系在一起。时装因而并未终结,但它确实发生了变化,并且极有可能处在另一次深刻变革的边缘。随着非西方时装体系暗自发展壮大,经济衰退又席卷而来,时装主力很可能会转向东方。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演化而来的西方时装产业不太可能被其吸纳,但面对来自全球的挑战,它必须学会快速适应并做出精准有效的回应。

“牛津通识读本”已出书目

古典哲学的趣味

人生的意义

文学理论入门

大众经济学

历史之源

设计,无处不在生活中的心理学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哲学的思与惑

资本主义

美国总统制

海德格尔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卡夫卡是谁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天文学简史

社会学的意识

康德

尼采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西方艺术新论

全球化面面观

简明逻辑学

法哲学:价值与事实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选择理论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福柯

缤纷的语言学

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佛学概论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科学哲学

印度哲学祛魅

克尔凯郭尔

科学革命

广告

数学

叔本华

笛卡尔

基督教神学

犹太人与犹太教现代日本

罗兰·巴特

马基雅维里

全球经济史

进化

性存在

量子理论牛顿新传

国际移民哈贝马斯

医学伦理黑格尔

地球

记忆

法律

中国文学托克维尔

休谟

分子

法国大革命丝绸之路

民族主义

科幻作品

罗素

美国政党与选举

美国最高法院

纪录片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领导力

无神论

罗马共和国

美国国会

民主

英格兰文学现代主义

网络

自闭症

德里达浪漫主义

批判理论电影

德国文学戏剧

儿童心理学时装

注释

[1]“俄罗斯芭蕾”(Ballets Russes)是巴黎的一家芭蕾舞巡演公司,于1909年与1929年间在整个欧洲巡演。——编注

[2]后文统一简称CDG。——编注

[3]实为2004年,应为讹误。——译注

[4]又名“奥斯卡金像奖”。——编注

[5]一种在商业繁华区设置临时店铺,于较短时间内推广品牌的商业模式。——编注

[6]“Spoilt Bitches”为双关,“spoilt”有“损坏”和“宠坏”两重含义,“bitches”也有“母兽”和“婊子”两层意思。——编注

[7]原意为“通心粉”。——编注

[8]意为“赶时髦的年轻人”。——编注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