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 [21]
少数族裔话语
美国学术界发生的政治变化之一就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的发展,主要是在重振和促进黑人、拉美人、美籍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人写作的研究方面。学术界针对某个群体文化身份的强化(通过把这个群体和一种写作传统联系起来)与颂扬文化多元性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自由目标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辩论。理论问题很快与理论的地位搅在了一起,有时有人认为理论把“白人”的问题,或者哲学的议题强加给那些正在蹒跚建构自己的术语和语境的工程。不过,拉美、美籍非洲和美籍亚洲评论家在深入研究少数族裔话语,描述它们的特征,详细说明它们与占据控制地位的写作与思想传统的联系当中进行理论研究。学术界各种旨在创建“少数族裔话语”理论的努力既开拓了分析某种具体文化的视野,又利用边缘地位揭示了“多数”话语的假设,并渗透到它的理论辩论中去。
同性恋理论
同解构和其他当代理论运动一样,同性恋理论(在第七章探讨过)利用边缘——被认为是有悖常理的、越轨的、极端不同的东西,已被置于一边——分析中心的文化建构:异性恋的规范性。在伊夫·塞奇威克、朱迪思·巴特勒和其他一些人的著作中,同性恋理论已经成为一个产生众多问题的基地,不仅仅有关于性行为文化建构的问题,而且有建立在排斥同性恋关系基础上的文化本身的问题。与在它之前的女权主义和少数族裔研究的各种形式一样,同性恋理论与争取自由解放的社会运动相联系,并且在这些运动中就恰当的策略和概念展开辩论,并从中获得智慧和汲取力量。一个人是应该颂扬并强调差异,还是向给他带来耻辱的特征挑战?如何二者兼顾?两种行为和两种解释的可能性在同性恋理论中都是尚在争论的问题。
注释
[1] 即一种由被控制者接受的统治格局。统治集团并不是纯粹通过力量去统治一切,而是通过一种协调的社会结构,文化正是这种结构中的一部分,它使当今的社会组合合法化。(这是出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