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 [15]

By Root 960 0
重要性,但举止得体、好好生活远不止恪守道德规范这一点。我们不只欣赏品行高尚的人,假如有人友好、机智、适应能力强,即便这只是在践行普通美德,也会获得我们的青睐。用一个简单的短语来形容这种人,就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她很会生活”是一句至高的赞誉。在成长过程中,最残酷的批评之一就是指责我们温吞、软弱、骄纵,搞不定自己的事情,或是半开玩笑地说:“拿炸药对付你都嫌浪费火药。”

好好生活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与意义有关。在这里,意义指的是与重要人物和事物的联系。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快乐,或过得不错。我们也想把人生用来追求有意义、值得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行为会让我们更幸福。但除此之外,就算暂不计算这些事情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它们本身也值得去做。

近年来,有孩子的人开始越来越关心有意义的人生这个课题。为什么呢?某些研究结果显示,生孩子并不会让我们更幸福,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这些研究似乎刺激到很多家长,因为他们普遍不愿意相信自己可爱的宝宝竟然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糟糕。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跟自己未育的朋友灌输育儿的快乐故事,这样的结果有些叫人尴尬。

这些研究有可能是错误的,事实上也有学者提出这种指控。但它们可能没有那么错误。至少在我周围是这样。(或许确实需要集一村之力才能养大一个孩子,但很多人只有一个严重休息不足的伴侣来帮忙陪孩子玩耍,爱护、训导、打扮和哺育小孩,有些人甚至连这样的帮助都没有。)对很多家长来说,假如他们晚上可以出门喝一杯,就能极大地增加幸福感,尽管他们并不需要酒精。然而,无论孩子有没有令我们更幸福,为人父母的人依然很难摆脱孩子让我们的人生好得多这一坚定信仰。要么就是我们深陷无法打破的错觉,要么就是孩子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之外的收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个明显的答案就是,孩子让我们的生活意义重大。让我们看看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意义的根源:是欣赏还是喜欢

前文中我们已经探讨过,人际关系和活动对于幸福的重要性实则反映了我们人类作为社交动物和执行者的本质:我们既是爱人,也是实干家。意义对于幸福的重要性则反映了人类本性的第三个层面:我们同时也是懂得珍惜的人。我们不仅仅像小狗一样渴望或喜欢什么东西,我们还会珍惜这些东西。珍惜一样东西表示这样东西对你来说很重要,你应当渴望它,你有充分理由以某种特定方式对它做出回应。例如,你不仅喜欢做一个正直的人,你还珍惜正直这项品质,认为自己应该坚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你喜欢这项品质,还因为品质本身值得人坚持。当你略有差池,在某些情况下无法保持正直的时候,你不仅会感到沮丧,还会感到羞愧或内疚,因为你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

就算你不珍惜某样东西,依然可以渴望或喜欢它。一个正在戒烟的人可能非常渴望一支香烟,但同时觉得自己根本不应该渴望这支烟,没有正当理由抽这支烟。同理,我很喜欢卡夫芝士酱(一种装在喷雾罐里,能喷出铀黄色人造“芝士”喷雾的零食)。对我来说它很美味,但我从中得到的快乐既廉价且没有意义。我不觉得卡夫芝士酱有资格吸引我的胃口,也从来没想过要把它介绍给别人欣赏。就连我自己也不欣赏这种食物。我只是喜欢它,就像我的狗喜欢狗饼干一样。卡夫芝士酱完全是垃圾食品。

但是当我坐下来参加一场美妙绝伦的烤肉盛宴时,情况就不一样了。我知道料理这种宴会需要下大功夫。准备工作于小处见真章,只有具备真才实学的厨师方能担此大任。没错,我喜欢宴会中的烤排骨,但同时我还能欣赏这些烤排骨以及厨师在料理时所展示的技艺。假如把这种美食喂给我那不懂欣赏、最多把排骨当成超级美味狗粮的宠物,那简直可耻。我可能会想向刚来参加宴会的朋友解释厨师工作的精妙之处,希望她也能像我一样欣赏这些食物。这餐饭不仅令人快乐,而且回味无穷,让人满意。假如有良朋相伴就更完美了。

尽管我们一般不会把晚餐形容成什么有意义的体验,但我们也不会觉得上文提到的这种饷宴只不过是廉价、无意义的享乐。(耶稣选择以一顿晚餐结束自己的生命是有原因的,而且我们都知道那个故事不叫《最后一次上汽车餐厅》。)能与至交好友共享佳肴美馔,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特权。

欣赏和喜欢之间的区别就是人类和单纯的动物享受之间的重大区别,也是内心充实和纯粹享乐之间的区别。在欣赏一样事物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它有多么珍贵、重要、值得渴望,而不仅仅是像狗喜欢自己的食物那样感到快乐。我们会发现,欣赏在有意义的人生中至关重要。

人生中的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

让我们先来探索意义的主观性:我们自己感觉到人生有意义。我认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时,就表示这个人带着欣赏的态度参与了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活动。例如,任何形式的卓越或美,甚至仅仅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内在价值,都在此列。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当我们感到自己与重要的人或事物有联系时,我们的生活就是有意义的,人生非常值得。这似乎有些抽象,需要我们进一步论证,但是基本上概括了我们的主要观点。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在这里我会引用一位对我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斯蒂芬·达沃尔所举过的例子。丹尼尔·戈吕布是一名钢琴演奏家,当他技艺精湛地演奏一首钢琴名曲时,会完全迷失自我、陷入狂喜。这就是一个带着欣赏的态度参与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活动的例子。演奏家认识到音乐和演奏的卓越性,并且为自己与这些宝贵的东西产生联系而感到欣喜若狂。此类经历都极其有意义。我个人更喜欢这个例子(图13)。

图13 滚石乐队的基思·理查兹正在忘我演奏

假如你感到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这是否可以说明你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呢?假设你是一个疯狂的帝王,以颁布自己觉得重要,实则荒唐残暴的政策为乐。从你的角度来说,你确实跟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建立了联系。这能否说明你的人生很有意义?哲学家对此持不同观点,但假如判定这种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又未免太过极端。即便你个人的目标完全没有价值,它们对你来说依然是有意义的。旁人又有什么资格认定你的人生一点意义也没有呢?主观意义应该也有一点分量。

不过,假如你能够参与真正重要的事情,那你的人生不就有意义得多了吗?有意义的人生,部分原因就在于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当人们说起有意义的人生时,会以马丁·路德·金或特蕾莎修女为楷模。这里所说的意义可能并不是针对当事人来讲,而是指这些人将他们的人生奉献出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从而使他们的人生充满意义。任何人生,只要奉献给有价值的目标,都是有意义的。

因此,与对你来说有价值的事物产生联系,和与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产生联系,都可以形成意义。我们把这两种意义分别叫作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最有意义的人生其实是二者的结合。因此,讨论意义这个中心议题时,带着欣赏的态度参与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活动能让人生充满意义。哲学家苏珊·沃尔夫曾写下类似的观点:“当一个客观上有吸引力的东西对人形成主观上的吸引时,便产生了意义。”即便没有主观意义,人生一样可以有意义。例如,有时我们明明在做好事,但自己并不欣赏其中的价值。同样,当我们错误判断自己行为的价值时,尽管失去了客观意义,但人生依然有意义。不过,一旦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其中任何一方缺席,人生的意义便不完整了。

意义的重要性

很明显,过有意义的生活似乎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为什么重要的理由却不那么明显。意义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在第五章中,我们知道有意义的活动是幸福的一大主要来源。事实上,我怀疑只有在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时,我们才能感到情绪上的满足。我们可以把情绪满足当作喜悦和协调的综合体,只有当我们带着欣赏的态度参与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活动时,我们才会产生情绪满足。当我们意识到好事正在发生并且与我们有所关联时,便会产生喜悦感;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应该做的事、正在成为应该成为的人时,则会产生协调感,这是一种完成或满足的感觉。目前人们尚不清楚,假如一个人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的话,要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情绪满足状态。

同时,有意义的追求并非总能让我们更幸福。有时追求的道路上充满艰难,压力重重。一位艺术家、科研人员或政治家,可能过着非常有意义的生活,但并没有特别幸福。再回到孩子的问题上,尽管孩子给我们的人生增添了很多意义,却不一定会让我们更加幸福。那么,意义究竟是如何造福人类的呢?

其中一种可能性是,有意义的体验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经历。也就是说,做某件事不但令你感到快乐,而且对你来说也是一项积极的经历。说不定,只要某项体验是快乐的,有意义的,或值得的,我们就能从中获益。

另一种大家熟悉的想法就是有意义的人生一般都更加成功。通过做我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就已经在自己关心的领域取得了某种成功,例如,当一个好爸爸或者好朋友,帮助他人,创造美,推动人类知识的发展或在运动方面取得成就。这种成功似乎会让我们的人生体验更棒,更别说还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最后,就算有意义的追求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它们依然可以是值得去做的事情。许多持不同政见者为自己的理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中有些人假如转而追求不同的事业,很明显会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不管他们的奋斗有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都为他们的人生赋予了浓重的意义,因为他们的付出有很高的价值。

总结来说,假如我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美好人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跟真正重要的东西产生联系。这也决定了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充实、有意义、有价值。基本上,各大主要宗教学说里都有类似观点。例如,托马斯·阿奎那[6]就认为人的理想状态是与上帝联合,体会真福直观。而我们的目标,本质上就是跟美好尽可能接近。

意义和当代生活:欣赏者和消费者

让我们看看如何将以上这些论点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立联系与得到任何你碰巧想要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然而自霍布斯提出他的理论以来,后者已经成为现代人普遍认可的观点。在谈到达沃尔与亚里士多德一脉相传的理论时,我们讨论过一张图片,体现出人们是懂得珍惜的,所追求的是与他们应当渴望的东西产生联系。世上万物的价值并不来源于人类一时间的突发奇想,我们只能慢慢发现它们的价值。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时刻注意,不能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