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哲学的思与惑 [19]

By Root 943 0
(Atman),也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组成,无外于物质世界之我,也无罪、福可得。(引自李志夫,《试分析印度“六师”之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1987,台北)

[4]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在宇宙原子论的发展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希腊哲学家。他用多元和运动来解释宇宙。

[5] 卢克莱修(约前94—前55),拉丁诗人和哲学家。他唯一的长诗,即文中提到的《物性论》,表述的是希腊伦理学派创立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6] idealism一词同时有“唯心主义”和“理想主义”两义,materialism一词情形相同。——编注

[7] 出生在葡萄牙,后定居法兰西。他信奉一种“推定的怀疑主义”,即认为数学的真理是不真实的,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也是虚妄的。在著名的怀疑论的论文《为什么人们不能认识任何事物》中解释说,因为感官的能力是不可靠的,而且不可能接触到事物的真正本质,所以真正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七卷)

[8] 原文书名为拉丁文。——编注

[9] 皮浪(约前360—前272),通常被看成是怀疑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任何命题的双方都可以提出相等的论据,所以他把寻求真理看成是一种徒劳的尝试。他主张采取中立态度,按照事物显现的样子去接受它们,无须作进一步的分析。(引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六卷)

[10] 哲学家——历史学家(活动时期3世纪初)。他在《皮浪主义纲要》和《反对独断论者》两部著作中对希腊怀疑主义作了全面的记述。人们对他一生的详情大都只能猜测,只能肯定他是一位医生,并曾在希腊怀疑论衰落时期领导过怀疑论学派。(引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六卷)


第七章

[1] 全称为《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哲学史上简称《方法论》。——编注

[2] 即《沉思录》。

[3]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早期的进化论者。他早于达尔文提出进化观点,但认为获得性可遗传,之后才接受自然选择说,1864年在《生物学原理》中创“适者生存”的提法。(引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八卷)

[4] 英国学者、小说家。著有约四十部作品,大部分宣传基督教教义。(引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五卷)

[5] 原文中表示“曾经”与“一次”的为同一个词once。——编注

[6]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译为《太有人性的人》。


第八章

[1] 印度教古代吠陀教义的思辩作品,用散文或韵文写成,为后世各派印度哲学所依据。

[2] 乔叟(1340?—1400),英国诗人,历史上第一个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的人,对英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 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的总称。

[4] 印度四种姓之一,意译土田主,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所以也称“王种”。其权势颇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