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历史之源 [0]
Copyright © John H.Arnold 2000
Hi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2000.
This Bilingual Edi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is for sal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ly,excluding Hong Kong SAR,Macau SAR and Taiwan,and may not be bought for ex-export therefrom.
Chinese and English edition copyright © 2013by Yilin Press,Lt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07-046号
书名 历史之源(中文版)
作者 【英】约翰·H. 阿诺德
译者 李里峰
责任编辑 於梅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29710
关注我们的微博: @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信:yilinpress
意见反馈:@你好小巴鱼
目录
CONTENTS
序言
前言和致谢
第一章 关于谋杀和历史的问题
第二章 从海豚之尾到政治之塔
第三章 “事实是怎样的”:真相、档案和对旧事物的热爱
第四章 声音与沉默
第五章 千里之行
第六章 杀猫;或,过去是异邦吗?
第七章 说出真相
注释
序言
葛剑雄
大概知道我曾写过一本名为《历史学是什么》的小册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给我送来了即将出版的《历史之源》。翻阅一过,我就产生了兴趣,并且乐意将它介绍给读者。
看到书名,读者或许以为这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的确,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本书的观点也符合学术研究的结果,称得上学术性,但作者却更着眼于学术普及,所以不仅轻松可读,而且容易为非专业的读者所理解。
本书共七章,每一章都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开始,引出相应的理论、概念或方法。尽管对不熟悉西方历史背景的中国读者来说,这些内容显得陌生,但作者生动的讲述仍能引人入胜。
如第一章就是从“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的——“1301年,吉扬·德·罗兹从比利牛斯山的塔拉斯孔村匆忙赶往法国南部的帕米耶镇。他是去拜访他的哥哥雷蒙,当地多明我会修道院的一位修道士。……不过他此行的原因很紧急:他的兄弟送来一封信,警告说他们两人都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随之展开的是多明我会为捉拿两名纯洁派异教徒,而一位居士反而被异教徒所杀的扑朔迷离的故事。但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却引出了一个历史学的重大问题:
本书将要表明,书写历史的过程(“历史编纂”)疑问丛生。……在许多方面,历史始于问题也终于问题;也就是说,历史永远不会真正地结束,历史是一个过程。
在进一步分析了这个故事涉及的史料来源、这些史料的形成过程,解释了这些史料的不确定性后,作者重申了他的观点:“历史是一个过程、一种论辩,是由关于过去的真实故事所构成的。”并进而引导读者思考:“想想历史(像我们正在做的那样)带给我们的机会和危险。它使我们有机会反思自己与过去之间的关系,审视我们挑出来讲述的过去故事的种类、我们回想起那些故事的方式以及讲述那些故事的效果。当过去重新进入现在,它就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所在。思考‘历史’,部分是要思考历史是为了什么——或为了谁。要开始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回顾过去、尝试理解在过去‘历史’是什么将会有所帮助。”
在以后的各章中,作者也都是从具体的史实出发,来阐述历史学某方面的原理。如第二章《从海豚之尾到政治之塔》就是通过巴比伦国王那波尼德斯寻找太阳神庙、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探究希腊与波斯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基督教历史学家的历史著作的编纂模式和修辞,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疑问:“历史服务于一个目的:给人们以认同感。在这个意义上,它就像记忆一样。但它是谁的记忆?有哪些事情要记忆?”
又如第四章《声音与沉默》是这样开始的:
1994年8月1日,在诺福克和诺里奇档案馆工作的一位管理人员打开一盏灯,建筑物随之爆炸了。开关里微小的电火星点燃了泄漏的煤气。工人被炸倒,但是活了下来。档案馆却没有。消防队员努力控制火势,工作人员设法挽救保存在那里的文献。当火最终扑灭的时候,三十五万册图书和一些历史记录已被烧毁,建筑物内部也已毁损。
为什么从这里开始呢?这一章和接下来的两章,旨在阐明历史学家怎样展开研究历史的工作。我们将利用原始证据,从历史中探索出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从未被讲述的故事。
读者一定会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花费本书一半的篇幅来讲述历史研究中的“原始证据”。稍有历史学常识的人也会与作者有同样的关注:“历史学家常常提到,被研究的事件发生之时或稍后形成的历史文献是‘原始’证据(就像犯罪行为的‘第一证人’)。‘二手’资料指的是其他晚一些的作家的著作。不过,这只是一种有用的简单说法,并非严格哲学意义上的区分,因为二者之间的界限可能很难划分,而且‘二手’资料也是它们自己时代的‘原始’证据。”
本书的第七章也是最后一章《说出真相》是从美国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索杰纳·特鲁斯于1851年5月28日的一次演讲的两种不同记载开始讨论的,作者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历史学家能否理解和接近过去的生活?他们写下的故事是否是‘真实的故事’?历史的意义会是什么?”毫无疑问,这也是读到这里的读者所渴望了解的。
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最后对“为何要研究历史,历史何以重要”提出的三个理由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它们是:第一,首先仅仅是“乐趣”。研究过去时有一种愉悦,就像研究音乐、艺术、电影、植物学或天文学一样。第二,将历史作为某种思考的工具。研究历史必定意味着将自己带出当前的环境,探寻一个不同的世界。第三,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自我,推断我们人类作为个体是如何“产生”的,也是为了认识到以不同方式行事的可能性。
此书是2000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在2001年与周筱赟合作撰写《历史学是什么》时尚未见到。使我感到宽慰的是,我们之间的大多数看法是相同的。
如果说本书有什么不足的话,从我的阅读习惯出发,总觉得条理还不够清晰,这或许是我阅读西方著作不多的缘故。
2008年6月
前言和致谢
一般说来,人们就“历史”学科也许可以撰写三种著作。一种是关于实践的入门指南。另一种是关于知识理论的哲学考察。第三种是支持某种独特研究方法的辩论文。本书是一本历史导论,尽管上述特征都有一些,却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中任何一种。但总体而言,本书有意愿成为一本饱含热情的著作。书中所写,代表了我在历史是什么、如何研究历史、历史为了什么等方面的看法。不过我总是试图说明,存在着可以遵循的其他研究方法和有待发现的其他观点;我希望能吸引读者去做进一步的探索。
本书被松散地安排成三个部分。前三章旨在提出特定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并(用简略的术语)描述在过去历史是什么。第四、第五章试图展现人们怎样着手“干”历史,首先是处理资料,然后是要考虑该如何解释这些资料。最后两章提出了某些想法,包括历史与真相的现状和意义,以及历史何以重要。
本书各章在定稿前有过许多读者,许多帮助我弄清不同主题的人让我受益良多。我尤其要感谢研究前往新世界的东盎格鲁移民的专家芭芭拉·麦卡伦,是她首先促使我去追寻乔治·伯德特的足迹。没有她的极度慷慨,第四章是不会写出来的。在该领域或任何其他领域存在的任何谬误,都完全由我本人负责。无须承担责任但值得感激的人还包括:爱德华·阿克顿、凯瑟琳·本森、彼得·比勒、斯蒂芬·丘奇、谢利·考克斯、西蒙·克拉布特里、理查德·克罗克特、杰夫·丘比特、西蒙·迪奇菲尔德、维多利亚·豪厄尔、克里斯·汉弗莱、马克·奈茨、彼得·马丁、西蒙·米德尔顿、乔治·米勒、卡罗尔·罗克利夫、安迪·伍德,以及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诸多不知名的读者。我必须感谢约克大学历史系和中世纪研究中心、东盎格鲁大学历史学院和英美研究学院的教师和学生,感谢他们教给我历史知识。最后,让我受益最久的是我的父亲,他总是乐于和我谈论历史,并告诉我为什么我错了。
第一章 关于谋杀和历史的问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301年,吉扬·德·罗兹从比利牛斯山[1]的塔拉斯孔村匆忙赶往法国南部的帕米耶镇。他是去拜访他的哥哥雷蒙,当地多明我会[2]修道院的一位修道士。这趟行程沿阿列日河谷至少有三十公里,吉扬徒步行走,至少要花一天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过他此行的原因很紧急:他的兄弟送来一封信,警告说他们两人都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他必须马上赶过去。
来到帕米耶的修道院,他的兄弟道出了令人恐惧的消息。雷蒙告诉他,最近某个居士(一种不属于任何正式宗教机构的准修道士)造访了修道院。他叫吉扬·德让,对兄弟二人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德让显然为多明我会捉拿两名异教徒——皮埃尔·奥捷和吉扬·奥捷——提供了帮助,他们活动于比利牛斯山的蒙塔尤村。德让知道这些异教徒是因为一个住在高处山村的人,此人曾为德让提供住宿过夜,并天真地把德让介绍给这些异教徒,指望德让会接受他们的信仰。德让见到了奥捷一家并赢得了他们的信任,现在他要背叛他们。
但真正让雷蒙害怕的是,德让还声称异教徒在多明我会内部有一名奸细。居士说,这名奸细通过他的兄弟——一个普通信徒,也是奥捷一家的朋友——与异教徒发生关联。这个兄弟就是吉扬·德·罗兹,被指认的奸细就是雷蒙·德·罗兹。“这是真的吗?”惊恐的雷蒙问道,“你和异教徒们有联系吗?”“不,”吉扬·德·罗兹回答说,“居士在说谎。”
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吉扬·德·罗兹在1298年春天与这些异教徒初次相遇。他听他们布道,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住宿,事实上也和他们有联系: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