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隐私 [17]

By Root 1078 0
法。这可能涉及要求软件和硬件都提供必要的工具,以遵守数据保护规则。它们应该包括最大限度的保护功能,并以此作为标准。

这项义务也适用于处理个人数据的人选择最适当的技术来尽量减少对隐私的威胁。应对第一章所述的促进隐私保护技术的开发给予鼓励和补贴,建立自愿认证和认证制度,并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促进隐私保护技术。

硬件操作应该透明;用户应该对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有完全的控制权。例如,他们应该能够很容易地确定在他们的计算机上聊天的程度、收到了哪些文件、其用途是什么,以及发送者和接收者是谁。任何试图阻止弹出窗口的人都会知道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困难,令人十分沮丧。若没有激活信息记录程序抑制器,就不能被理解为全权同意对其进行安装。

我们的网上生活所需要的保护相当于我们在物质世界中作为消费者所享有的法律保护。为什么网上冲浪者应该容忍资料收集、垃圾邮件、差异化服务访问等?网上消费者保护立法可为一系列服务敞开大门,包括规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的职责、搜索引擎、数据库,以及防止不公平竞争和商业做法的措施。此外,正如普莱所主张的那样,为什么硬件和软件的产品责任不应超出人身和财产损害的范围,而应当包括数据保护规范的侵权责任?

Web2.0的出现使社交网络大规模爆发,Facebook和MySpace等社交网站、YouTube和Flickr等视频分享网站(这些网站均可用于共享照片),以及用户自己编写的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出现,明显有牺牲隐私的代价。社交网络的成员可能对广泛传播其个人信息的后果一无所知。当然,网络供应商应该告诉他们如何限制这些数据被访问。他们应该为一般的个人数据提供选择退出渠道,为敏感数据提供选择进入渠道。用户需要知道,他们的个人数据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可以防止被复制的保护,无论这些数据是否与自己或他人有关。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的隐私风险。例如,Facebook允许用户在自己的简介中添加小工具,并在不离开Facebook网站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但这引起了一些隐私问题。当用户安装Facebook应用程序时,该应用程序可以看到用户能看到的任何内容。因此,应用程序可以获得关于用户、用户的朋友,以及同一个网络的其他成员的信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应用程序的所有者收集、查看和滥用这些个人信息。Facebook的使用协定条款敦促应用程序开发者不能这样做,但Facebook没有办法发现或阻止他们从事这些活动。虽然在加拿大隐私专员的压力下,Facebook最近修改了其隐私政策,从而使得应用程序在没有得到每个朋友明确许可的情况下无法访问用户的好友信息。用户通常把他们在社交网站上的个人简介视为一种自我表达的形式,但这些信息对营销公司、相互竞争的网站和身份盗用者而言具有商业价值。数据挖掘具有严重的隐私问题:它暴露了在其他情况下可能被隐藏的信息。这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并将其归纳为可用于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或两者兼而有之的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软件允许用户从多个角度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并评估已识别的关系。换言之,它可以在大型关系数据库中搜索众多字段之间的相关性或模式。

图17 英国政府关于推行指纹和其他个人数据中央数据库的提议引起了相当大的异议

尽管数据挖掘在商业、医学或科学领域中非常有价值,但它确实会对隐私造成风险。在没有模式的情况下,原始数据片段基本上是毫无价值的。但是,当挖掘数据时,如果挖掘出的数据揭露出原本无害的行为模式,隐私威胁就会迅速地显现出来。

第六章 隐私的消亡?

“隐私已死。忘掉它吧。”太阳微系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这样说。他并不孤单;越来越多的悲观主义者和预言家已经宣告了隐私的消亡。然而,演奏隐私的安魂曲尚为时过早。入侵者已在城门口,但是城堡中的人不会不战而降。

重要的迹象

然而,对许多隐私倡导者来说,隐私仍然是有呼吸的生命体,只是需要紧急恢复。隐私国际、电子前沿基金会(EFF)、电子隐私信息中心(EPIC)和其他几个团体继续发起一场艰苦的战争,反对“老大哥”似乎势不可挡的征服。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这场战争变得特别具有挑战性。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2009年初,英国政府宣布,为了保障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安全,英国政府任命一家国防公司EADS开发一个名为DYVINE的系统,该系统让中央警察控制室可以远程接入伦敦的任何闭路电视网络,并将信息绘制在一张详细的3D地图上。这引起了人们对闭路电视二十四小时全面监控的担忧。该系统将包括车辆号牌识别摄像头,以及诸如在购物中心和停车场运作的私人网络。这将有助于在全市范围内追踪嫌疑犯。先进的计算机情报系统将帮助官员们过滤掉进入控制室的无关信息,只留下最相关的闭路电视信息,从而缩短了以往从一台摄像头到下一台摄像头所花的时间。

诸如此类的系统所引发的焦虑集中在第一章讨论过的各种形式(包括电子和其他形式)的监测和侵入对隐私构成的危险。但是,在第四章中讨论的追求耸人听闻的流言蜚语的过程中,媒体也在持续地进行着同样令人不安的攻击。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值得在此做一番简短的总结。


记忆由比特(bits)[9]构成

摩尔定律和万维网已经改变了一切。这个世界与冷战时期的世界非常不同。麦克卢汉[10]的地球村终于到来,我们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技术的变革与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对权威的不尊重意味着透明度的急剧增加,我们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无法回到不透明状态。如果人们意识到他们所做事情的后果,如果他们牢记对某一行为的记忆会比此刻的记忆更长久,而且故事的受众比听众或即时的读者群体要广泛得多,那么他们就能够做到人们擅长的事情——根据不同的语境协商出一套细致入微的策略来披露信息。但他们需要充分意识到,线上的语境与线下的世界有些不同,特别是数字“记忆”会持续到遥远的未来。

K.奥哈拉和N. 夏伯特,《咖啡机里的监控》,Oneworld,2008年,第230页。


技术与安宁

技术创新的步伐将继续加快。与此相伴的是,我们的私生活将受到新的、更加隐蔽的侵犯。但是,隐私作为一种民主价值观实在是太重要了,不经过斗争,就不可能被击败。确实,尤其是在面对真实的或感知到的威胁时,许多人为了换取安全或安全保障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隐私——即使有证据表明,例如,闭路电视摄像机的扩散在遏制犯罪方面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

因此,对隐私的侵蚀往往产生于静止的聚积:通过冷漠、漠不关心或对包装成必不可少的或看似无害的措施的默认支持。我们不应该假装在我们的数字世界里,对侵犯隐私行为的监管是毫无问题的,事实远非如此。网上隐私必然会继续受到广泛的攻击。然而,网络空间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不一定是法律控制,而是通过其基本构成,即网络空间的软件和硬件。莱斯格认为,这样的代码要么产生一个自由的处所,要么产生一个压迫性控制的处所。实际上,商业上的考量日益使网络空间显然更容易受到管制;网络空间已成为一种处所,在那里,行为受到的控制比现实空间更严格。最后,他坚持认为,这个问题由我们自己来决定,如何选择是如何架构的问题:应该由什么样的代码来管理网络空间,又由谁来控制代码。在这方面,代码是核心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选择激活代码的价值观和原则。

我们反对掠夺的辩护,还需有制定并积极执行适当的法规和行为守则的政治意愿。现有的数据保护法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如果没有这种法律,则应立即颁布。隐私办公室或信息事务专员需要足够的资金,以便有效监管立法和其他对隐私的威胁,并适当管理和提供咨询、信息。一个拥有适当资金、获得适当支持和称职的隐私专员可以作为我们个人数据的保卫者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软件和硬件制造商、服务供应商和计算机用户的合作,以及关于如何最好地保护个人信息的咨询和信息,是任何隐私保护策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第一章中所描述的促进隐私保护技术对于打击侵犯隐私技术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人类创造了科技。因此,科技既会侵害我们的隐私,也会改善我们的隐私保护状况。防火墙、反黑客机制和其他手段是第一道防线。例如,通过P3P(见第一章)表达个人的隐私偏好,是保护我们正在消失的隐私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它是如何工作的?例如,“隐私鸟”的隐私首选项设置面板允许你设定个人隐私偏好。当它遇到不符合你的隐私首选项的网站时,浏览器标题栏会显示一个红色的警告图标。有三种预先设定的设置:低级、中级和高级。当你选择一个设置时,在该设置下触发警告的特定项旁边将出现一个√的标记。低级设置仅在可能使用健康或医疗信息的网站上生成警告,或者帮助你拦截无法删除的营销消息或邮件。中级设置还包括一些额外的警告,当网站可共享你的个人识别信息,或者网站不允许你建立他们持有的关于你的数据时,也会触发警告。高级设置触发的警告数量最大,包括大多数商业网站。

促进这种首选项偏好设置的技术方法正在出现,与之同时出现的还有数据收集者可借此了解其责任的工具。

各类压力团体、非政府组织、说客和隐私倡导者在提高人们对隐私受到无情侵犯的意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数据库和网络在收集、储存、传输、监测、链接和匹配大量个人信息方面的超常能力,显然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但技术同时也是我们的对手和盟友。

追逐狗仔队

飞短流长的欲望不太可能减弱。人们将继续通过未经授权披露个人信息的方式——线下和线上——来满足这种欲望。媒体以印刷品和数字形式、博客、社交网站和私人事实的其他在线传播者,无论是自愿的还是未经请求的,都对任何形式的监管或控制构成了难以应对的挑战。

狗仔队的力量几乎没有减弱的迹象。虽然它们的侵扰行为往往与其公布的成果混为一谈,但人们普遍承认一点,即法律在这两方面都有不足之处。

人们至少提出了四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第一个方法试图将侵犯隐私的记者和摄影师的行为入罪。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其宪法明确保护隐私)颁布了一项《反狗仔队法》,对通过拍照、录像或记录某人从事“个人或家庭活动”,从而“现实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