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经济学家的沉浮与回归:为什么是凯恩斯? [8]
地和信托基金转移至获利更多的投资上(当然风险也更大)。这是个好策略吗?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检验结果就是剑桥的其他学院都纷纷效法。
剑桥的口头文化保留了很多关于凯恩斯的轶事。其中一则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凯恩斯先生,如果商人们都如你想象得那么愚蠢,那你认为他们是怎么赚钱的?”“那当然就要相互竞争了。”他认为每天值得花一小时仔细查阅报纸的财经版面,打电话给股票经纪人,与市场斗智斗勇。正因为其成功的运作,凯恩斯在1921年至1938年间担任了全国共同保险公司主席。
凯恩斯认为赚钱是无可厚非的事,也不认为投机或卖空有什么不好。在他看来,投机和卖空能够调整市场机制,同时,他也很清楚如果误读市场就要接受惩罚。凯恩斯也的确曾经惨遭失败,但仍保持着出色的超然和韧性。在这个过程中他总是赚多赔少,日渐富有起来:如果按伦敦市的标准还不算富有的话,那么以布卢姆斯伯里或是剑桥的标准,他绝对算得上是有钱人。
无怪乎凯恩斯的生活和一般经济学教授的生活有所不同。事实上,他不是传统英国人意义上的教授。当被称作“凯恩斯教授”时,他总是机敏地反驳道,如果没有领薪水,他是不会接受这个有伤尊严的称呼的。凯恩斯这样讲自有道理,因为从1920年起,他就不再需要做教师的薪水了。他成功地按照自己提出的条件保留了国王学院的研究员职位,同时获得了行动上的自由。他摆脱了一些繁重的例行教学工作,但每年仍在经济学系授课。并且,凯恩斯继续担任《经济周刊》这本英国经济学界标杆期刊的编辑。凯恩斯从1912年起担任该职,当时他年仅28岁,时任的委员会主席是马歇尔。起初,由于凯恩斯年纪太轻,有专人负责从旁监督。但是从1919年到1945年,他确立了无可置辩的领导地位。这使他在经济学界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
而凯恩斯自己的作品,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内容严谨的著述,一直不断地在出版。《经济周刊》的编辑工作和国王学院财务主管一样,繁重艰巨,换成他人,早就将编辑当作全职工作了,或者只担任几年,或者一旦需要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无论如何也会辞去这份工作。但凯恩斯却另辟道路:不得空闲的大忙人,依然找得出时间同时兼顾好几份事业。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www.txtsk.com.cn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剑桥的口头文化保留了很多关于凯恩斯的轶事。其中一则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凯恩斯先生,如果商人们都如你想象得那么愚蠢,那你认为他们是怎么赚钱的?”“那当然就要相互竞争了。”他认为每天值得花一小时仔细查阅报纸的财经版面,打电话给股票经纪人,与市场斗智斗勇。正因为其成功的运作,凯恩斯在1921年至1938年间担任了全国共同保险公司主席。
凯恩斯认为赚钱是无可厚非的事,也不认为投机或卖空有什么不好。在他看来,投机和卖空能够调整市场机制,同时,他也很清楚如果误读市场就要接受惩罚。凯恩斯也的确曾经惨遭失败,但仍保持着出色的超然和韧性。在这个过程中他总是赚多赔少,日渐富有起来:如果按伦敦市的标准还不算富有的话,那么以布卢姆斯伯里或是剑桥的标准,他绝对算得上是有钱人。
无怪乎凯恩斯的生活和一般经济学教授的生活有所不同。事实上,他不是传统英国人意义上的教授。当被称作“凯恩斯教授”时,他总是机敏地反驳道,如果没有领薪水,他是不会接受这个有伤尊严的称呼的。凯恩斯这样讲自有道理,因为从1920年起,他就不再需要做教师的薪水了。他成功地按照自己提出的条件保留了国王学院的研究员职位,同时获得了行动上的自由。他摆脱了一些繁重的例行教学工作,但每年仍在经济学系授课。并且,凯恩斯继续担任《经济周刊》这本英国经济学界标杆期刊的编辑。凯恩斯从1912年起担任该职,当时他年仅28岁,时任的委员会主席是马歇尔。起初,由于凯恩斯年纪太轻,有专人负责从旁监督。但是从1919年到1945年,他确立了无可置辩的领导地位。这使他在经济学界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
而凯恩斯自己的作品,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内容严谨的著述,一直不断地在出版。《经济周刊》的编辑工作和国王学院财务主管一样,繁重艰巨,换成他人,早就将编辑当作全职工作了,或者只担任几年,或者一旦需要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无论如何也会辞去这份工作。但凯恩斯却另辟道路:不得空闲的大忙人,依然找得出时间同时兼顾好几份事业。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www.txtsk.com.cn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