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118]
在福州,力量的对比似乎比较平均,事态的发展呈现略为不同的形式。国民党内两名共产党员马式材和李培桐控制了省党部,并派助手们在各县组织分党部和建立一所政治训练学校,其中的一批教员是共产党员,通过党部,他们成立了通常的青年、妇女、农民和工人的组织。在另一方,“纯粹的”国民党活动家成立了青年、妇女和工人的反共组织,甚至成立反共的总工会和省农民协会。此外,当时仍在福州的何应钦不准共产党控制的工会组织纠察队,也不准成立农民卫队。在3月份,双方试图在示威行动中集结它们的力量,并出现了双方之间的街头冲突,但冲突被警备司令压了下去。3月19日,黄埔同学会福州分会成立,从而加强了反共一方的力量。4月4日,保守力量在一次“拥蒋护党”的集会上集结,保守分子通过了支持总司令为革命军领袖、驱逐鲍罗廷以及处分徐谦、邓演达和谭平山的决议。作出这类决议的指示只可能来自上海。集会还决定惩罚那些“破坏党的工作”的地方共产党党员和左派分子,包括马式材和李培桐。美国驻福州的领事报告说,“实际上等于反共产党的政变,包括完全改变省的行政……据说是直接奉蒋介石之命进行的”。4月7日,一个更保守的党的领导集团正式成立了新的省党部。同一天,马式材和其他几个人逃离福州,但是失败一方的约10个人“或早或晚地陷入罗网而被处死”。①
4月6日,外交使团准许京师警察厅对苏联使馆的某些建筑物进行一次突然搜查。颁发搜查证的理由,是怀疑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在利用中东铁路和远东银行的办事处策划在北京搞一次暴动。在搜查中,警察逮捕了22名俄国人和36名躲藏的国民党党员,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缔造者和主要理论家之一李大钊。国民党市党部执行委员会的9名委员中的6名被抓。警察发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国民党的文件,以及共产党党旗、印章和一定数量的武器和弹药。此外,当警察看到苏联武官处的俄国人正在烧他们的文件时,就扑灭了火,搬走了七卡车文件。②搜查的直接后果是破坏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北方的行动,还可能破坏了俄国军事顾问与北京武官处的联系。次日,天津法租界当局搜查了租界内的俄国机构;在上海,工部局命巡捕包围苏联领事馆,禁止人们接近。这样,西方列强确实削弱了苏联对革命者的援助。经过北京中国法庭的审判,李大钊及其他19名在搜查中被捕的中国人在4月25日被处死。其他10人被判以徒刑。在被处死的人中,有几名是被北京共产党组织怀疑的国民党党员。
在上海,许多行动预示着蒋介石及其支持者与武汉中心和中国共产党的最后决裂。据报道,蒋介石的两名心腹杨虎和陈群,是他与长江下游最有实力的底层帮会青帮的领袖之一杜月笙联系的中间人,他们劝说杜月笙领导一次反共行动。杜月笙成立“共进会”来进行这次行动。到4月3日,公共租界的巡捕房已经得知青帮的领袖们已为青帮招募了几百名武装亡命徒,他们被安置在法租界;顺便说一句,蒋介石已经付给这些头目60万中国元。到4月7日,公共租界的巡捕得知,这些亡命徒的目的是攻打总工会的总部。①杜月笙与上海总工会的共产党领导人汪寿华相识。更确切地说,他们是争夺对上海工人的某些部门的控制的对手。
在4月份的头三天,第1军第2师师长刘峙将军奉蒋介石和白崇禧之命派兵攻打包括一支纠察队分队的武装游击队,杀死了几十人,逮捕的其他的人被押到龙华受审。他的副官在4月4日告诉《字林西报》记者,“将近一个师”的非正规部队已被解除武装,但由于总工会的工人纠察队未干预军务,“队员没有被解除武装”。但是,如果纠察队有任何破坏安定的行动,“他们也将被镇压和解除武装”。4月5日,蒋介石颁布戒严令,并下令解除一切未正式加入国民党军队而携带武器的人的武装。次日,白崇禧封闭了武汉中央命令设立的中央政治部的办事处,并命令检查汉口发来的电报和信件。8日他对设在毗邻法租界的旧城南市的总工会总部进行搜查。19名共产党嫌疑分子被捕。②同时,蒋将军把第1和第2师调往南京,①他在那里还有事要做。
蒋介石前往南京的目的是要控制与其盟友打算设立政府的所在地。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必须保卫该城免受北军的进攻和消灭内部的颠覆分子。蒋介石命令第2和第6两个军渡江去迎战敌人,并派第1军的两个师来加强城防。两个师的大部分军官是原来黄埔的教官和毕业生,他能够指望他们服从他的命令。②
在南京城内,一场复杂的斗争正在进行。第2军和第6军的两个政治部分别由双重党员李富春和林祖涵领导,李是留法的年轻归国留学生,属于激进派,林是辛亥革命老战士,又是重要的国民党领导人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在3月24日夺取南京后,在两个政治部的领导下开始了成立总工会和其他群众组织的惯常活动。在第6军夺取南京时,林祖涵没有在这个军,而是在3月底来到军内逗留了几天,为武汉一方争取支持。4月1日,江苏省党部从上海搬到南京,它是一个左派集团,其中据说是共产党员的张曙时和侯绍裘是引人注目的人。张曾经代表江苏省省党部出席第三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会,于4月3日从汉口沿长江而下到南京,他后来给武汉中心的报告虽然有偏见,却是关于南京正在发展的冲突的第一手材料。他已知道两名“反革命流氓”已经组织了一个对立的市党部,但是第6军的政治部关闭了这个机构,逮捕了它的几个党徒。他还知道一个不祥的消息:“安徽省党部的破坏分子,即流氓杨虎”将负责南京特区,而另一个“反革命流氓”进行破坏工作。这些人组织一个“主要雇用流氓”的劳工协会。政治部不能关闭它,因为它得到公安局首脑的保护。左派计划搞一次集会,试图通过群众行动关闭劳工协会,但是公安局禁止这次集会,违者将以武力镇压。省党部于是决定举行庆祝军民联合的集会,第二天再举行庆祝汪精卫归国的大会。第一个大会令人失望,因为第2和第6两个军已经渡过长江,只有第6军的政治部和少数武装同志出席。第1军无人参加。①这是军事力量发生变化的信号。与此同时,汉口的鲍罗廷在听了程潜和李富春关于蒋介石计划的报告后,在4月7日召开紧急政治会议。会议决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应搬到南京。②但为时已晚。
蒋介石和何应钦在4月9日午到达南京,留下白崇禧和周凤岐把守上海。南京实施了严格的戒严令。那些曾经计划举行欢迎汪精卫的盛大集会的人,感到应该加一些欢迎蒋介石的标语和旗帜!但是集会显然永远不会举行。一批武装流氓——雇用费每天四元——攻打和砸毁了国民党的省、市党部,捆绑了它们的工作人员,其中包括省农民部和商人部的负责人、宣传部和妇女部的干事、书记处的职员,把他们交给公安机构。有几人据说是共产党员。张曙时在搜查时躲了起来,但后来被捕,关了一夜。他就是这样得知蒋总司令是这些行动的幕后人物。为了反击这些进攻,左派派工人到总司令的司令部向他请愿,要求保护国民党的省、市党部和总工会,但没有奏效。第二天,左派成功地举行了一次大会,会后“群众”又去见总司令请求保护。这一次他们与军警发生了冲突,许多人受伤。4月10日和11日是恐怖的两天:武装流氓攻打总工会,宪兵搜查张曙时的同志居住的旅馆和其他地方,抓走了一批人。侯绍裘与另外一些人被杀。张曙时乘小船穿过水闸逃走,最后前往汉口。①南京对武汉的支持者来说再也不是安全之地了。
厦门和宁波在9日和10日发生的类似冲突,以保守一方取得胜利而告终。在广州,美国领事在4月9日报告说,局势正变得非常紧张,可以预料,温和分子和共产党员之间的冲突会在任何时候发生。中国报纸发表了李济深的来电,电报声称,由于汉口的行政当局被共产党员所控制,它的命令就不必服从。②这不过是即将在4月15日开始的可怕的清洗的一个暗示。
尽管有这些行动和不祥之兆,上海的共产党领导集团几乎没有办法来阻止一次打击。由于没有掌握4月份头两个星期的党内文件,所以我们难以了解中央委员会和总工会的一些领导人所作的准备。陈独秀后来透露,共产国际曾指示共产党把所有工人的武器藏好或埋起来,以避免与蒋介石发生军事冲突。按照A.曼达利安的说法,电报于3月31日发出。隐藏武器的命令显然没有执行。③相反,领导集团试图对工会和纠察队实施严格的纪律,争取公众的支持,和万一敌人试图解除工人武装时准备进行一次总罢工。在一次于河上一艘因罢工而停驶的船上开的秘密会议以后,上海总工会在4月4日举行了一次由总工会大胆敢干的领导人汪寿华主持的较为公开的集会,会上决定——也就是宣布——纠察队员在使用火药武器时必须明确地服从总工会的规定,工人如果没有工会的命令不得宣布罢工。公众应当被告知保持武装纠察队的必要性。第二天汪精卫和陈独秀发表联合声明,旨在缓和紧张的气氛和取得公众的支持。但是总工会的执行委员会决定,如果任何人试图解除工人武装,就下令举行一次总罢工。在闸北,工人纠察队进行武装游行,以显示力量:7日,工会代表的一次集会决定,如果任何人危害纠察队,或者对它采取武力行动,全上海的工人必须奋起支持纠察队,用群众的力量来制止这种行动。同一天在一次左派集会上通过的决议,表明了激进分子所关心的问题:环龙路的国民党右翼集团应当被镇压,其成员应当予以逮捕和惩罚;上海的国民党应受汉口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节制和指导;刘峙应被撤职和受到惩罚;应力促薛岳将军留在上海控制军事;所有的反革命分子应被镇压,所有工人应该武装起来。①
反共清洗的扩大
白崇禧、杨虎、杜月笙和他们的同伙,周密地制订了解除强大的上海工人纠察队武装的计划。杜月笙征募的暴徒配备了手枪,组成有特定攻击目标的分队,穿着有“工”字袖章的工人服装,几百名白崇禧部队的士兵也这样伪装。4月11日晚,汪寿华应邀至杜月笙公馆赴宴。当他正要离开时,他被劫持而遭杀害,尸体被弃于龙华。周凤岐的部队在晚上已进驻靠近工人纠察队集结地和总工会总部的阵地。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事先已接到通知。两租界当局午夜后被告知迫在眉睫的攻击,命令关闭租界周围的路障,以阻止有人逃入外国庇护地。可是正好在4月12日黎明前,杜月笙的“工人”却获准从法租界向外移动,白崇禧伪装的部队获准通过公共租界。①
在凌晨4时和5时之间,总数约1000人的几支进攻特遣队,向毗邻公共租界的闸北、紧挨法租界的老南市、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