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罗马共和国 [1]

By Root 1462 0
自如,没有一般学术著述常有的艰涩语言和繁琐考据。任何一部成功的历史作品,都须是严谨科学研究的结果,建立于坚实的史料基础之上,但同时它也应当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两者的有机结合,需要作者具备精深的研究基础和良好的语言功底,二者缺一不可。在19世纪的古史学家中,蒙森是少有的兼具两种长处的文章高手。他的《罗马史》资料丰富、说理透彻,同时语言明快、叙事流畅,甫一出版,立刻畅销,并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现在也有了中文译本),至今仍是学者们认识罗马共和国历史的重要参考。在20世纪,能够与蒙森比肩的或许是塞姆,其《罗马革命》史料丰富、考证精到,且叙事流畅、行文如流水,至今仍是研究罗马共和国史必读的著作。格温的长项是晚期罗马帝国,但作者对罗马共和国的历史显然也有足够的研究,对共和国时代的历史掌故,在书中是信手拈来。在论述问题和阐发见解时,则使用准确和生动的语言。这里仅举一例说明。在分析罗马成功征服意大利的原因时,作者写道:“元老院的集体领导制既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又疏导了贵族的野心。公民大会和选举给了罗马公民一个发声的渠道,而农业经济又为罗马军队提供了人力支持。罗马的同盟网络从周边的拉丁民族一直延展到大希腊地区的城市。这让罗马的资源储备更为雄厚,进而实现了对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控制。”(第47页)简短的几句话,不仅概括了罗马政制对扩张成败的影响,也体现了罗马扩张的策略—充分运用同盟者的人力物力,而且交代了战争的结果—一统意大利。第22—23页有关罗马政制一般特点的归纳,第105—106页关于共和国文化成就与奥古斯都黄金时代之间关系的判断,都是寥寥数语就让共和国文化的影响跃然纸上。当然,作为一部译作,它也充分体现了译者王忠孝博士对罗马历史的把握和良好的中英文转换能力。总体上说,译文平实而不失典雅,准确而不艰深,很好地传达了原作的风格。

罗马共和国已经灭亡两千多年,但正如格温指出的,它的传统从不曾在西方世界消失。甚至在古典学早已不是显学的当代世界,古典的先例仍总是不断被人提起。当美国借口萨达姆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伊拉克战争时,西方世界马上想起了凯撒渡过卢比孔河的典故;当美国总统借反恐扩大自己的权势时,参议员伯德及时提醒参议院,正是因为罗马元老院把钱袋子交给了凯撒,才导致了共和国的灭亡;本世纪初美国的一家独大与帝国趋势,也让不少美国人想起共和国后期的罗马,担心帝国的压力是否会有一天让他们失去曾经拥有的自由,并摧毁祖先们珍视的权利。对于正面向世界开放的中国来说,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历史,既是认识这个古老国家历史与文明的需要,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文化与传统;它所提供的经验和教训,在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仍不是全无教益。这本小书的出版,固然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国人对罗马的认识,但它至少为我们了解这个伟大的古国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同时也让我们见到,即便在罗马共和国史这样古老的领域,今人与古人的对话也从未停止过,并且将继续下去。

引言

罗马共和国的崛起和衰亡在西方文明史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从最初坐落于台伯河畔七丘之上的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城,罗马逐渐成长为古代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在元老院贵族的领导下,共和国军队打败了迦太基以及由亚历山大大帝的继承人所统治的王国,最终将东西方诸民族囊括在罗马治下。然而,罗马共和国的成功也是其悲剧所在。导致罗马扩张的那些力量,以及扩张带来的回报引发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使共和国在内战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在维持一个庞大帝国的重压之下,罗马共和国的政体失灵了。最终,大权落入奥古斯都手中,他成为罗马的首位皇帝。

对后世而言,罗马共和国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获取激励的源头,以及一个警世性的故事。古罗马神话、文学和艺术,以及共和国历史上的那些英雄和恶棍始终激发着人们的想象。时至今日,小说、电影和电视剧一直以来都在利用罗马共和国的遗产大做文章,在历史的忠实度方面则千差万别。然而,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可以像任何虚构之物一样扣人心弦。从高卢人攻陷罗马城,汉尼拔攀越阿尔卑斯山,再到尤利乌斯·凯撒跨过卢比孔河及其被刺身亡,共和国的历史上包含了一系列最具戏剧性的时刻。而只有将其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这些事件和事件的参与者才会变得鲜活生动。这也正是本书所致力达成的目标。

第一章我们将拨开历史的迷雾去回顾罗马的起源。有关罗马人的传说为罗马建城、王政时代和共和国的建立绘制了一幅生动精彩的画面。不管这些传说是否真实可信,它们反映了罗马人对其过往历史的解读及其在共和国成立之初对世界的看法。第二章将继续讲述罗马共和国政治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罗马在意大利半岛霸权的建立。独具特色的共和政体是罗马强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引起后世钦佩的一个源泉。但罗马崛起的一个更主要原因来自罗马社会自身。这体现在罗马男性和女性各自扮演的角色及指导罗马人生活的那套社会和宗教准则上面。这是第三章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只有在考察了罗马人秉持的价值观和信仰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罗马的兴衰巨变。

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关注罗马从意大利城邦向霸权帝国的转变。罗马和迦太基为争夺西部地中海的统治权进行的史诗般较量贯穿三次布匿战争始终。在此期间,即便像汉尼拔这样的天才也无法阻止迦太基人的毁灭。罗马的最终胜利又将罗马人带入复杂的希腊语东地中海世界。战胜亚历山大大帝后世诸帝国将罗马带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传播至整个罗马社会。但罗马的扩张是有代价的。第六章将探究共和国扩张导致的一系列后果,以及发生在公元前2世纪的那些危机,它标志着罗马共和国衰亡的开始。

罗马共和国的历史远非只有政治和英勇的罗马军团。第七章的内容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文学和艺术相关。它既包括普劳图斯、卡图卢斯和西塞罗等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也有罗马各地的那些纪念物。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庞贝古城留存的遗迹里看到共和国时代的影子。然而,伴随着文化上达到顶峰,罗马共和国已时日无多。正如第八章所述,军事寡头的崛起将罗马卷入不断升级的内战中,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凯撒在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使暴力加剧,直至共和国烟消云散,被罗马帝国取代。凯撒的养子奥古斯都独揽了大权,成了皇帝。然而共和国的遗产却在此后延续下来。在第九章,我们看到罗马共和国的遗产贯穿漫长的历史时期,从罗马帝国至早期基督教教会时代,再到马基雅维里和莎士比亚时期的文艺复兴,进而在18世纪的美国独立运动及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体现。时至今日,罗马共和国依然激发着我们的想象,令人着迷。她遍及西方文化,为现代社会提供典范,敲响警钟。

第一章 历史的迷雾

根据传说,罗马历史起源于特洛伊城的陷落。当希腊士兵从木马中蜂拥而出,结束十年特洛伊战争之际,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将烟火弥漫下的城内最后一批幸存者聚集在一起。在他的带领下,特洛伊城的逃亡者们首先抵达了北非迦太基,从那里又到了意大利,最终在拉丁姆平原定居下来。然而,事实上,爱神维纳斯之子埃涅阿斯并非罗马城的真正建立者。但他的儿子尤鲁斯·阿斯卡尼乌斯成了拉丁城市阿尔巴·隆加的国王。他是尤利乌斯家族的祖先,后来的尤利乌斯·凯撒和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就出自这个家族。

尤鲁斯·阿斯卡尼乌斯的后裔统治了阿尔巴·隆加许多世代。此后一个名叫阿穆利乌斯的心怀不满的王子,废掉哥哥努米托尔,篡夺了王位。老国王的儿子悉数被杀,仍是处女之身的女儿瑞娅·西尔维娅则被迫献给灶神维斯塔,成为一名维斯塔祭司。然而,命运之神改变了接下去发生的一切。瑞娅因遭到强暴而产下一对双胞胎男婴,她认为孩子的父亲是战神马尔斯。阿穆利乌斯逼迫瑞娅将婴儿抛至台伯河边。然而,双胞胎兄弟罗慕路斯和雷穆斯靠着吮吸一头母狼的奶汁活了下来,并由一名国王的牧人收养长大。刚成年,兄弟俩就推翻了阿穆利乌斯的统治,恢复了祖父的王位。随后,罗慕路斯和雷穆斯回到台伯河畔当年被遗弃的地方,在附近的帕拉丁山上建立了一个新的部落。然而,兄弟间的不和迅速升温以至白热化。两人都争着要当这个新兴城邦的国王,最后诉诸暴力,雷穆斯被杀。未来将一统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城邦就在这鲜血四溅的环境中诞生了。传统观点认为,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他所建立的这座城市,因而成了罗马的第一任国王。

图1 铜铸母狼雕像(可能是伊特鲁里亚人原作),狼身下的婴孩由15世纪的一名教皇添加

城邦创立伊始就面临着尖锐的社会危机。为了促进城市发展,罗慕路斯向所有投奔他的人抛出橄榄枝,这其中既有奴隶和逃犯,也有土匪和强盗。然而,罗马缺乏足够数量的女性来繁衍后代,因此必须找到一个解决方案。罗马人举行了一场浩大的宴会,并邀请了周边部落参加,其中最强大的一支是萨宾族。在一个选定的时刻,罗马的男子们倾巢出动,掳走了他们能抓到的所有年轻的萨宾女性。当萨宾人做好准备发动反击之时,当年被掠走的妇女早已成为罗马人的妻子和母亲。她们挺身而出,隔开双方的兵戈,请求自己的父亲和丈夫达成和解。“劫掠萨宾妇女”为罗马的未来打下根基,并开始将罗马的影响力扩散至周边地区。

根据传统记载,共有七位国王成功统治了罗马近两个半世纪之久,罗慕路斯是第一位王。后来,罗慕路斯在一场暴风雨中神秘地消失了,据说他升入天堂成为奎里努斯神。他的继承人努马·庞皮利乌斯是一名萨宾人,被认为是罗马历法的制定者,并确立了罗马宗教中大部分古老的仪式。相比之下,第三位国王图鲁斯·霍斯提里乌斯是名军人。在其统治期间,祖先建立的阿尔巴·隆加城被罗马人隳坏一空,城中只有少数神庙幸存下来。第四位国王安库斯·马尔西乌斯是努马的孙子。像祖父一样,他的主要贡献也是对公共宗教的修订。同时,他也是一位军人。根据其在位期间订下的仪式,罗马可以以正当的理由参加战争,并打败了周边的拉丁民族。安库斯死后,大权落到卢修斯·塔克文尼乌斯·普利斯库斯手中。此人来自北部的伊特鲁里亚民族。在他统治期间,罗马城的面积,尤其是中心区域得到了拓展。紧邻罗马广场的卡匹托尔山上著名的朱庇特神殿也在他在位期间开始动工。到第六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