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网络 [16]

By Root 881 0
网络往往是异质的。完美的幂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肥尾的出现,它揭示了枢纽节点的存在。将异质性解读为自组织的标记这一点已受到批评,人们指出许多网络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规划,正如管理员对局域网的具体设计一样。但无疑地,互联网与其他许多网络一样并未经过大规模设计。因此,人们有理由认为,这些网络对随机性的偏离可被归因于自组织过程。此外,度数异质性仅是网络复杂性的其中一个标记。异质性还出现在许多其他特征中,比如中介性、集聚性和权重等,复杂性同样也会出现在其他特征中,这一点与异质性不同:例如,模块和社区结构常常偏离随机性,并对网络顶层的动力机制产生强烈影响。

另外一个批评则指出,网络科学发现的只是不同系统和动力机制之间的模糊相似性,而非真实的普适类。后者是对应于相同基本数学定律(在特定细节被忽略的情况下)的不同现象群。当然,生物网络的具体特征与技术网络的具体特征完全不同,计算机蠕虫病毒的扩散与疾病的传染遵循着不同的规律。然而,网络理论为这些如此不同的结构和过程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趋势和预测的框架。通常,如果系统足够大且相关现象的观察时间足够长,它们便会展现出十分相似的趋势。

网络科学已经在一些领域显示出了它的预测能力。它目前被应用于咨询行业,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开发各成员不同的技能;在公共卫生领域,它能预测和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在警察和军事系统中,它被用于追踪恐怖分子、罪犯以及反叛团伙;此外网络科学在其他一些领域也有应用。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包括:制作更精细的模型以适配特定的网络和动力机制;寻找新的相关网络数据;深入挖掘拓扑以发现未被注意到的规律,并充分解释现有规律;描绘小型网络的特征并学习如何处理众网之网;将生物网络与演化范式更有效地连接;发现新的应用(比如在药物设计中);以及有可能的话找到普适类。

伽利略·加利莱伊有一句名言如此说道:“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之中……书写语言为数学,字母则为三角形、圆形以及其他几何图形……”我们相信,尤其在如今这个复杂的当代世界里,我们需要网络这种“字母”。

注释

[1]译文引自朱生豪先生译本。——译注

[2]“pupil”还有“瞳孔”的意思。——编注

[3]美国无线运营商。——编注

[4]G.C.及后面的M.C.即本书的作者圭多· 卡尔达雷利与米凯莱· 卡坦扎罗。——编注

[5]此处指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哈佛大学神学院。——编注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