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福柯 [16]

By Root 972 0
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对福柯在《快感的运用》的前言中对自己作品总体特征的总结进行评价。福柯坚持认为,从一开始他就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提出一种“真理的历史”。他把这一历史看做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对“真理的游戏”(即为创造真理而提出的多种话语系统)本身或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这些真理的游戏与权力关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真理游戏与自我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立即把对作为话语系统的真理游戏本身进行的研究与考古学等同起来,而把对真理游戏与权力的关系分析与系谱学联系起来。此处,“真理的游戏”指福柯的历史研究所关注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真实的或自称的)。我们还能比较自然地由“真理的游戏”的这层意思想到福柯把真理的游戏与问题化联系了起来,他把古希腊人用以解决人类生存问题而创建的哲学理论看做相似的游戏。

然而,尽管福柯的确把哲学看做希腊人对问题化的回应,但他并不认为这一意义上的哲学会创建一套理论知识体系。相反,他紧随法兰西学院的同事皮埃尔·哈多特的研究,把古代哲学从根本上看做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对理论真理的求索。在这一背景下,“真理的游戏”并不指思想体系,而是指讲述真理的实践。《快感的运用》讨论了柏拉图呼吁热爱真理、把真理看做存在于男孩之间的同性性爱背后的纯真理想。然而,柏拉图至少明显倾向于把哲学当做一种理论图景,而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福柯小心谨慎地与这种柏拉图主义保持了距离。

福柯最后一本书的标题“自我的关怀”指的是古代后期务实的哲学流派(尤其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重要主题,但该书主要关注的是非哲学背景下的主题,例如医学、婚姻和政治。然而,福柯在法兰西学院和伯克利所作的演讲(1982年和1983年)明确且具体地把哲学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在法兰西学院的讲座中,他讨论了苏格拉底(《申辩篇》和《亚西比德篇I》),把苏格拉底作为以“自我的关怀”为重心的哲学式生存的典范和支持者,追溯了古代有关这一主题的后继讨论,例如爱比克泰德、塞内加、普鲁塔克等人的观点。伯克利的讲座讨论了古代“真理的言说”(parrhesia)的理想,把这一理想看做政治和道德的核心美德。在此,福柯讨论了这一观点在欧里庇得斯和苏格拉底著述中的早期发展,也讨论了其在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和犬儒主义学派中的后期转型。

我们只拥有这些讲座的录音转写记录(及听众的笔记)。这些材料不够全面,形式也很粗糙。我们无法获知,如果决定要发表,福柯会如何整合这些原始材料。但至少看起来,福柯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终于找到了可以超越我们可能会称之为“怀疑的认识论”的路径——套用一下保罗·利科的名言。他所有前期的作品,正如他所宣称的那样,都与真理有关,然而与传统哲学家无条件热爱真理形成鲜明对比,福柯让真理接受检验。他的考古学显示,真理通常是如何相对于偶然历史背景而言的,而它本该超越特定的历史背景;他的系谱学显示,真理是如何与权力和统治纠结在一起的,而它本该让我们免受权力和统治的影响。如今,他找到了全面接纳真理的途径,不是把真理作为一套理论知识,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认识论的真理,而是伦理学的真理。

图14 福柯头戴牛仔帽,此帽为他在伯克利的学生所赠,1983年10月

但是,福柯所说的“真理式的生活”是什么意思?当然不是指我们要按照预设的理想范式来生活,比方说,让上帝的意志或者人类的本性来决定。他对古代人的研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暗示了两种选择:作为个人自我创造的产物的真理(与艺术相类比);作为社会美德的真理言说。在全书的最后,我们再次看到了可以用来界定福柯生平和作品的二分法:是审美的,还是政治的?

注释


缩略语

[1]为方便阅读,译文中用中文书名代替原文的缩略语。——编注

第二章

[1]该演说原标题为L'ordre du discourse,意即“话语的秩序”。英译本标题为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意为“论语言”。——译注

[2]乌利波派,即L'Oulipo,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其全称为Ouvroir de litterature potentielle,意为“潜在文学工场”。该派成员喜欢遵照他们自定的强制性形式规则进行写作。——译注

第三章

[1]伊朗前国家安全情报组织。——译注

第九章

[1]原文是Les Avoux de la chair。经查,福柯原计划把《性经验史》第二卷叫做Les Aveux de la chair,作者所用的“Avoux”应该是个笔误。——译注

第十章

[1]希腊神话中司爱与美的女神。——译注

[2]英语中,“接受……的影响”(subject to)以及后文的“征服”(subjection)和“主体”(subject)一词同源,意义上有相连相同之处。——译注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