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现代日本 [0]

By Root 1117 0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Christopher Goto-Jones 2009

Modern Japa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2009.

This Bilingual Edi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is for sal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ly,excluding Hong Kong

SAR,Macau SAR and Taiwan,and may not be bought for export therefrom.

Chinese and English edition copyright © 2014by Yilin Press,Lt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11-716号


书名 现代日本(中文版)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戈托—琼斯


译者 顾馨媛


责任编辑 何本国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42382


关注我们的微博: @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信:yilinpress


意见反馈:@你好小巴鱼

目录

CONTENTS


序言

致谢和体例

引言:现代日本何处“现代”?

第一章 日本遭遇现代世界

第二章 天皇制下的革命:接纳现代性

第三章 超克现代性和被现代性超克:战时日本

第四章 经济奇迹和后现代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克服否认:当代日本欲成“正常国家”

后记:21世纪的日本

注释

序言

毛丹青

我把自己看成为一个行走的人,有时就像看别人一样。如果坐下来看别人走,也许会受到一种鼓舞,因为别人的走对自己的不走也许是一个嘲讽。

26年前刚到日本的时候,住在乡下,最先看到的行走的日本人是一位老太太。我发现她的手指头很粗,胳膊上的筋络十分明显,犹如老树的盘根一样。她一家都是农民,儿孙满堂。这么大岁数了,白天还开拖拉机,在田里开来开去。她的腰很弯,弯得像猫刚刚睡醒以后弓起来的背。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日本老太太,每天清晨都要行走!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从不间断。

有一天,台风来了,一大早她一个人又出去了,沿路实在走不动的时候,干脆就地趴下,整个弯曲的身体死死地盖在冰冷的地上,跟台风抗衡。一直等到突袭而来的大风刮走以后,她才慢慢地起身,一个人继续往前走。

后来,我听她的家人说:“老太太每天早上都去寺院拜佛,几十年如一日。有回住了医院,实在去不了,可一到清晨的钟点,她就向着寺院的方向嘟囔‘阿弥陀佛’,别的什么都不理睬。”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日本乡下的农家人如此执著呢?尽管那段时间我经常能遇见她,但从未直接打听过,因为毕竟是人家私下的事儿,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挺难开口的。

于是,这样一个细节留给我的是一个谜。当然,退一步说,即使我直接问问她,只要她乐意,其实也无妨大局,说不定日本老太太一见有人跟她聊天还会高兴。但最终,我还是没问她,把对日本人的好奇暂时留下来了。

不用说,好奇是可以留下的,可以留到心里面去,但好奇本身却会增长,而且随着旅居日本的年头越来越长,类似这样的情景时有发生,有的令人莫名其妙,有的让人感叹,甚至佩服,当然也有的叫人厌恶!

我对日本的观察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好奇心的产生几乎全部可以落实到某一件事情上,或者跟刚才的日本老太太一样,可以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人物身上。正因为如此,揭开日本这个谜的愿望反倒变得不像愿望了,比起得到一个什么正确答案来,我更关注的是日常的日本和日本人。

《现代日本》是一本日本以外的作者书写日本的书,这种书写情景自从进入21世纪后变得越来越多了,因为,所谓日本,已不是唯有日本人才享有排他性的特权来观察与分析,就像日语本身一样,由日本之外的人以日文写作而夺得文学奖项的事情早已不再稀奇了,而往往在很多场景下,非日本式的叙述反而更能让读者认清日本。《现代日本》除了达到了这一目的以外,还有一点值得细读,即“正常国家”与我文中提到的“日常的日本”。是为序。

致谢和体例

若干重要历史人物的略称通常是其名而非其姓,例如德川家康常略作家康,织田信长略作信长,丰臣秀吉略作秀吉。但这些人名是特例,除此类特例外,本书中的日文姓名入文时遵循固有顺序,即姓氏在名字之前。长元音以长音符号表示,例如“Nishida Kitarô”(西田几多郎),但英语中常见的一些日语词省略了长音符号,例如“Tokyo”(东京)。日本人不在名词后加“s”来表示复数,如samurai(武士)、daimyo(大名)等词单复数同形。

我在此感谢雷那·密特、里奇·克斯滕、安格斯·洛克耶及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各位匿名评审人,他们给予我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并理解撰写这本极简小书的难处。不过,所有的错误和有欠明了的表述及任何错谬都由我来承担责任。我还要感谢此书编辑安德列·基甘,他自始至终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对我保持充分的耐心(尤其是当我的硬盘在大阪出了大问题以后)。我同样要感谢现代东亚研究中心为我旅居京都写作此书提供的赞助,感谢伊瑟千方百计为我争取时间,感谢望[1] 和农场的其他人,感谢我在莱顿大学的学生,学生们使我逐渐认识到解释比假定更为重要。我希望这本小书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了一步,尽管我并不敢作此假定。

事实上,我还要将这本书献给我的父母,他们一贯支持我对日本的兴趣,尽管他们并不了解日本的有趣之处。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他们获得解答。

引言:现代日本何处“现代”?

今天,许多人首先将现代日本看成一个经济强国。很多论者认为,日本将堪称空前的富裕、极其稳定的社会和显而易见的和谐结合在一起,是当今最成功的工业(甚或后工业)经济体。尽管近期遭遇了经济问题,尽管中国正在迅速崛起,根据大多数指标,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排名仅次于美国。[1] 全世界都在消费日本的商品和文化产品,包括动画片、家用电子游戏、汽车、半导体、管理技术和武道。

综合各方面来看,日本的上述形象使其成为当今世界“现代性”的象征。然而,在许多非专业人士眼中,日本这个国家仍然是一个谜,它既陌生又熟悉,既传统又现代,甚至既“东方”又“西方”,如蒙太奇一般令人困惑。我们将会看到,这样的困惑部分源自一种假设,即认为现代性在所谓的“西方”只引起了轻微的文化失谐,而在日本及其他国家,现代性的外在特征却显得缺乏连贯性,甚至令人费解。这一假设的根基在于现代性与欧美历史的深层纠葛。事实上,在当代世界,许多人认识到上述纠葛,并且正是据此抗议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在很多人看来,来势汹汹的现代之潮象征着西方的扩张。

让我们略作停顿,考察下述切近的景观,以为实例。

对现代日本的认知:2002年世界杯

日本和韩国获得200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联合举办权时,欧洲曾多少抱有疑虑: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东道主富有但几乎不懂足球(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懂“英式足球”[2] ),举办世界杯是为尝试在美推广足球,首次由亚洲国家主办的世界杯,会不会成为美国世界杯的翻版?欧洲公众知美国少,知韩国、日本这样的“远东”国家更少:他们知晓任天堂、索尼和大宇,他们知晓空手道和跆拳道,他们知晓珍珠港、广岛和朝鲜战争;他们不知道日本的“J联赛”[3] 是世界上盈利状况最佳的足球联赛之一,他们当然更无法预见,韩国能闯入半决赛(在半决赛中负于德国),一路击败意大利和西班牙这样的“欧洲列强”成员,最终取得的成绩要好于赛前那些大热门,比如英格兰、阿根廷及卫冕冠军法国。大体而言,日韩两国对足球抱有巨大热情,并有很好的竞技水平,这令欧洲感到惊讶。

有一个问题值得思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足球在东亚获得的广泛关注感到惊讶?原因部分应归结于那些广为流传的日本形象,“西方”公众一直被那些形象包围着。例如,在报道世界杯时,庄重的英国广播公司为赛事制作了两段优美的宣传片。第一段在赛事开始前几周播放,时长两分钟,采用日本动画风格——如今全世界上过荧屏的卡通作品中,日本动画占60%,它们作为媒介传播极广。短片以充满激情的旁白开场:“每隔四年,地球四个角落的伟大英雄就会聚集,去竞争人类所知的最高奖项……”,横版卷轴过关游戏和武侠片的爱好者一定熟悉这样的旁白。背景是日本汉字和韩国的文字,字符程式化地闪烁、不祥地跳动着。然后短片突然转换到了科幻般的场景:一只足球像火箭一般被踢进空中;电脑屏幕和霓虹灯一边追踪着足球,一边闪烁并发出蜂鸣;有未来感的浮力舱托着一个人,那人有条闪烁的、金属的义肢(原来是具有超人般天赋的法国队队长齐达内);接着是一连串动画化的足球英雄(没有一个是日本或韩国球星)掠过(日本)城市中布满霓虹的街道,去追寻那只“火箭”。

这段时长两分钟的宣传片老套且程式化,充斥流行文化元素,满含暗示,将日本表现为具有未来感的酷炫乌托邦,表现为生控体和电子计算机化的科幻王国——威廉·吉布森在其经典科幻小说《神经浪游者》(1984年初版)中极好地描绘了此类国度。此外,似乎没有任何日本人或韩国人与实际的足球有关系,虽然片中有许多人在街头赞赏地看着那些外国足球英雄。

转播每场比赛时都有开场白,第二段宣传片即穿插其间。这段宣传片的影像呈现出远为浪漫的蒙太奇效果:首先是慢镜头——一座湖边寺庙伴着晨曦,接着是佛像眼部的特写,飘扬的日本国旗,几名相扑力士,飘扬的韩国国旗,然后是一些锦鲤。此时,一只足球被踢进模糊的光斑,并将我们带往以下影像:又是佛像,一幅城市景观(有霓虹灯和一座寺庙),一个足球场(配上一名巴西球员),一些传统韩国舞蹈,大卫·贝克汉姆,再添上些韩国舞蹈,又一名相扑力士,又一座寺庙,一个表现艺伎(或妓生)[4] 的慢镜头,然后是一个缓慢、优美的富士山镜头。这时

Return Main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