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 [0]

By Root 1229 0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Jonathan Culler 1997

Literary The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1997.

This Bilingual Edi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is for sal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ly,excluding Hong Kong SAR,Macau SAR and Taiwan,and may not be bought for ex-export therefrom.

Chinese and English edition copyright © 2013by Yilin Press,Lt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07-046号


书名 文学理论入门(中文版)


作者 【美】乔纳森·卡勒


译者 李平


责任编辑 於梅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29666


关注我们的微博: @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信:yilinpress


意见反馈:@你好小巴鱼

目录

CONTENTS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理论是什么?

第二章 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

第三章 文学与文化研究

第四章 语言、意义和解读

第五章 修辞、诗学和诗歌

第六章 叙述

第七章 述行语言

第八章 身份、认同和主体

附录 理论学派与流派

注释

序言

赵宪章

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1944—),196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74年获牛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75年任耶鲁大学教授,后执教于康奈尔大学,当代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欧洲理论在美国的权威阐释者之一。他于1975年出版的《结构主义诗学》被认为是成功移植欧陆理论的范例,推进了文学批评从文本细读向理论阐释的转型,从而获得了美国现代语文学会颁发的标志美国文学批评最高荣誉的J.R.罗威尔奖。此后,卡勒又顺应学术发展的大势卷入解构主义大潮,他于1982年出版了另一部代表作《论解构:结构主义后的理论与批评》。卡勒并没有将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截然地分离,但是两书在方法和结论上有着明显不同,作者自称前者只是对结构主义的“介绍”,后者则是直接参与一场生机勃勃、难解难分的论战,从而塑造了他作为美国解构主义批评代表人物的学术形象。《文学理论入门》是卡勒1997年出版的一部新作,属于通识类或导引类读本,尽管篇幅短小、简明扼要,但是观念新潮,思想敏锐,集中呈现了西方文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对于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极富有启发性。

和我国的同类著作相比,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作为面向一般读者的通识类读本,并没有摆出学术权威的架势颐指气使,没有用独断论的口吻强行推销他的一家之言,而是将各种理论同时纳入他的论域,以期读者能在这种对话关系中独立自主地辨析是非,进而形成自己的倾向或立场并参与本书的理论建构。这种开明、开放式的理论表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及其学术民主的对话思想,更有益于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毋庸讳言,这种表述方式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我们已经或正在组织编写的类似读本。尽管理论界已经意识到本质主义和独断论的弊端,但是,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理论教学及教材编写中,真正达到平等对话的境界尚有待时日,革除长期的思维惯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样,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就有可能为我国的读者带来陌生感,使长期习惯于接受“定论”的读者感到无所适从。

当然,这并不是说卡勒在他的《文学理论入门》中有意隐蔽自己的观点,而是说他的观点是以尊重历史和他人为前提,在充分评介相关理论的同时阐发自己的一家之言,从而激活读者的言说,为他人介入讨论预留了空间。例如,和我们的文学理论教材类似,关于“理论是什么”和“文学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往往是通识类读本不得不首先解答的问题。那么,卡勒是如何解答这两个问题的呢?

首先,卡勒认为,就文学理论的实际效果来说,应将其定义为对于“常识”的批评,即对于言语和语言、文本和意义、写作和经验等惯常判断的质疑和颠覆。“一般说来,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它鼓励你怀疑那些被认为是自然的,是先天给定的事物”。就此而言,卡勒认为,“理论常常是常识性观点的好斗的批评家。”他以福柯和德里达为例具体说明了理论的这一当代意义,即在质疑“常识”的同时提供“非同寻常”的另类思路和选择。

显然,卡勒对文学理论的定义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我们的语境中,“理论”总是被定义为某种永恒的“普遍大法”,“放之四海而皆准”,特别是对于那些已被冠以“经典”的理论更是只强调学习、接受,而不是鼓励持疑、批判,更无“读者参与理论建构”之意识。这就是卡勒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解构主义并非要解构意义,而是要对“终极意义”及其唯一性提出质疑。对于“终极意义”及其唯一性的质疑只是解构主义的前提而不是目的,解构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术质疑精神,即“在无疑之处提出疑问”,对一切被视为合理的和惯常的知识提出挑战。这才是解构主义之精义,是其最具价值的现代学术意识——倡导同现成理论开展对话并建构新理论的独创精神!

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所要解答的第二个问题是“文学是什么”。同我们的文学理论教材一样,这个问题也是通识类读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有意思的是,卡勒不仅不像我们的文学理论那样直接为文学下个定义,然后由这一定义出发展开逻辑表述,而是首先对“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个问题对于文学理论并不重要。因为在他看来,现代理论已经超越了学科的边界,它所关注的对象也就不一定是文学本身,何况非文学作品同样具有文学性,而被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又有那么多不同,即使literature这个词的现代含义才不过二百年,此前是广义的“著作”和“书本知识”(汉语中的“文学”也有类似的演变)。也就是说,卡勒尽管提出了“文学是什么”,但是又拒绝回答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本身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他是在玩弄语言魔方,还是在实验其解构主义的思维方法?

如果我们保持必要的耐心继续阅读下去,就会发现卡勒并不是在搞什么语言魔方,他没有欺骗我们。事实是:他并非真正拒绝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他所拒绝的只是对这一问题做出“逻各斯”式的解答,认为“什么是文学”的本质主义追问应该让位于“是什么让我们(或者其他社会)把一些东西界定为文学的”。于是,卡勒首先从文本出发,认为当语言脱离了其他(实指)语境,超越现实目的时就有可能被解读为“文学”。因为这样的文本并不是要人们去做什么,只是引发人们注意其中所隐含的复杂意义。这是它的属性和特点。另一方面,如果将文学看作程式(语言形式)的产物,那么,文学叙述不在于它要传达的信息,而在于它“值得一读”,甚至忍受语言的晦涩、费解和不切题的折磨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其中的意义。很清楚,这实际上是卡勒对文学本质的提问方式所做的视角转换:不是追问整个文学的“逻各斯”定义,而是反问什么因素(属性的或程式的)可能使人们将某种文本视为文学。前者自上而下、居高临下,后者自下而上、由经验归纳;前者追求唯一的、终极的定义,后者旨在呈现多元的和多变的状态。这种多元和多变的文学状态,就是卡勒所介绍的五种理论解答:1.文学是语言的“突出”,2.文学是语言的综合,3.文学是虚构,4.文学是审美对象,5.文学是互文性的或者自反性的建构。卡勒并没有肯定哪种解答是最好的和正确的,只是给出关于文学本质的五种理论,认为它们无非是五种“视角”,并且提醒读者:“对每一点论述,你都可以从一种视角开始,但最终还要为另一种视角留出余地。”

——这就是解构主义!这就是乔纳森·卡勒!这就是他的《文学理论入门》最重要的创新。反观我们的同类读本及其关于文学的定义,在现代学术意识及其方法面目一新的今天,不仅无视学界对于本质主义的质疑,而且还在津津有味地奢谈“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之类的陈词滥调,不仅滑稽可笑,而且过于自蔽、自大和堂吉诃德了。文学对于人类最重要和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正是文学的不可重复性激发了持异精神及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生成。解构主义对于文学理论的现代意义就在这里,它以文学的不可重复性解构了文学理解的单一性和终极性,使文学自身的属性得以在理论层面重新复活。否则,固守本质主义对于“逻各斯”的追问,无论怎样“变脸”或者粘贴上什么新标签,都会把鲜活的文学整死,不但无益于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反而可能给原本生气勃勃的文学铐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枷锁。

退一步说,即使不考虑借鉴解构主义,将文学定义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何在?首先,“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这一表述属于偏正结构,它所关注的主要是“意识形态”而不是“文学”本身;与其说这是关于文学的定义,不如说是对意识形态的“注脚”和“补充”,何以能够成为“文学”的定义?其次,文学不仅和意识形态相关,还同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意识”相关,甚至同不属于意识的“潜意识”相关;并且,在文学文本中,后者依次比前者更具有文学性。既然这样,将文学定义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何在?

看来,理解文学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脑袋——一切现成的理论不但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反而一定都是可以质疑的,包括提倡这种精神的解构主义和卡勒本人,以及我们面前的这本《文学理论入门》,还有我为它所写的这篇序言。

2007年11月

前言

许多文学理论入门都会对各种批评“学派”进行一番描述。理论被说成是一系列互不相容的“研究方法”,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地位和批评责任。但是各种理论介绍所确认的理论流派——结构主义、解构、女权主义、心理分

Return Main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