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牛津通识读本:大数据 [15]

By Root 978 0
府官员会事先得到消息,揭秘方会按照他们的建议,保留部分文件,以维护国家安全。迄今为止,许多文件还从未被披露过。而维基解密似乎只是简单地公布数据而已,他们几乎没有考虑到要保护个人信息。维基解密仍寻求从告密者处收集信息,但最近披露的数据是否可靠,或所选择披露的信息是否完全公正,都不得而知。维基解密在其网站上教授人们如何使用一种叫作“洋葱路由”(TOR)的工具来匿名发送数据和确保隐私,但使用“洋葱路由”的人并非都是揭秘者。

洋葱路由和暗网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珍妮特·维尔特斯决定在自己身上做个实验,看看能否对网络营销人员隐瞒自己怀孕的事实,从而防止个人信息进入大数据库。维尔特斯博士曾在2014年5月的《时代》杂志上讲述了她的此次经历。她采取了一些特殊的隐私保护措施,包括不使用社交媒体;下载了洋葱路由,并用它订购了许多婴儿用品;并且在商店购物时都使用现金支付。虽然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完全合法的,但最终她得出的结论是,选择逃避大数据的追踪费时费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让她看起来像是一个“坏公民”。然而,洋葱路由还是值得一用,尤其是因为它让维尔特斯博士感到安全,且有效防止了她的隐私被追踪。

洋葱路由是一个加密的服务器网络,最初由美国海军开发,旨在提供一种匿名使用互联网的手段,从而防止个人数据被追102踪和收集。洋葱路由的项目仍在进行,其目的是开发和改善任何关注隐私的人都可以使用的开源在线匿名环境。洋葱路由的工作原理是对你的数据(包括发送地址)进行加密,然后通过删除部分标头(关键是部分IP地址)对数据进行匿名处理,因为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回溯,很容易就能找到发送者。生成的数据包在到达最终目的地之前,都通过志愿者托管的服务器或中继系统传输。

从积极方面看,洋葱路由的用户包括最初设计它的军方,希望保护信息来源和信息本身的调查性新闻报道记者,以及希望保护个人隐私的普通公民。商家利用洋葱路由守住商业秘密,政府利用它保护敏感信息来源和信息本身。有一份洋葱路由项目的新闻稿列出了1999年至2016年间与洋葱路由相关的一些新闻报道。

从消极方面看,洋葱路由匿名网络已经被网络罪犯广泛使用。用户可以通过洋葱路由提供的服务匿名访问域名后缀为“onion”的网站。这类网站很多都极为糟糕,其中包括用于毒品交易、色情服务和洗钱的非法暗网。例如,广为人知的“丝绸之路”网站就能通过洋葱路由访问,该网站属于暗网且是非法毒品供应商。正因为洋葱路由的使用,执法人员难以进行追踪。罗斯·威廉·乌布利希被捕后,法院审理了这起重大案件。之后,他因以“恐怖海盗罗伯茨”的化名创建并经营“丝绸之路”网站而被定罪。该网站被关闭,但后来又死灰复燃。2016年,该网站103以“丝绸之路3.0”的名字迎来了第三次重生。

深网

深网指的是那些不能被谷歌、必应和雅虎等普通搜索引擎索引到的网站。深网既包括合法网站,也包括暗网网站。人们普遍认为,深网比我们熟悉的表层网络要大得多,即使使用特殊的深网搜索引擎,也很难评估这个隐藏的大数据世界具有何等规模。104

第八章 大数据与社会

机器人和工作机会

1930年英国经济萧条期间,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文,推测一个世纪以后的职业生活会是怎样的情形。工业革命创造了以城市为基础的工厂里新的工作机会,并让农耕社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认为,劳动密集型工作将最终由机器来完成,一些人会失业,另一些人的工作时间会大大缩短。由于技术进步,人们可以减少有偿劳动而获得更多的闲暇,凯恩斯尤其关注人们将如何利用所获得的闲暇时间。也许更为迫切的是财务支持问题,有人提议实施全民基本工资以应对工作机会减少的窘境。

在20世纪,我们逐渐看到工厂里的工作机会被越来越精密的机器所侵蚀。尽管很多生产线几十年前就已经自动化了,但凯恩斯主义者每周工作十五小时的理想尚未实现,并且在近期也似乎不太可能实现。正如工业革命一样,数字革命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就业状况,但改变的方式我们还不能准确预测。随着105“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我们的世界继续变得越来越受数据驱动。使用实时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指导决策和行动,将在我们的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人认为,建造机器和给机器编码还是离不开人。但这也仅仅是猜测。无论如何,这只是专业工作的一个领域。即使在这个领域里,我们也可以很现实地预期,机器人会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类。比如,复杂的机器人医学诊断会减少医务人员。出现像“沃森”那样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外科医生,是完全可能的。自然语言处理(另一个大数据领域)将发展到我们无法分辨是在与机器人还是在与医生对话——至少在我们不面对面的时候。

不过,很难预测一旦机器人接管了很多现有的岗位之后,人类还有哪些工作岗位。创造力被认为属于人类。但计算机科学家通过与剑桥大学和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合作,研发出了“亚当”,一款机器人科学家。“亚当”已在基因组学领域成功提出和检验了新的假说,做出了新的科学发现。曼彻斯特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出“夏娃”,一款用于热带疾病药品设计的机器人,使类似研究又前进了一步。这两项工程都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小说家的技巧似乎为人类所独有,它依靠经验、情感和想象力。但就是这一创造性领域,也正受到机器人的挑战。日经新闻文学奖接受由非人类作者写作或合写的小说。2016年,四部由人和计算机联合写就的小说通过了评奖初选,评委对作者身份并不知情。

尽管科学家和小说家最终可能都要与机器人合作,但对我106们大多数人来说,大数据驱动型环境更显著的影响,是通过智能设备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智能交通工具

2016年12月7日,亚马逊宣布成功实施了首次商业无人机通过GPS送货。收货人是居住在英国剑桥附近乡村的一位男子,他收到了一个重4.7磅的包裹。无人机送货目前仅能提供给两个亚马逊“金牌空运”客户。两家都住在剑桥附近投送服务中心5.2平方英里范围之内。“进一步阅读”部分提到的录像,显示的就是此次无人机飞行。这似乎吹响了该计划进行大数据收集的号角。

亚马逊并不是第一家成功进行商业无人机送货的公司。2016年11月,福乐梯公司就开始了在新西兰大本营小范围的无人机投送比萨饼服务,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项目。目前来看,无人机投送服务可能会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安全问题易于管理的偏远地区。当然,网络攻击,或仅仅是计算机系统的一次故障,就会造成大破坏,假如小小的送货无人机运转失灵,就很可能会造成人员或动物伤亡,以及惨重的财产损失。

这种情形与在公路上以时速70英里行驶的汽车被软件远程接管如出一辙。2015年,《连线》杂志的两位安全专家查理·米勒和克里斯·瓦拉塞克使用志愿者进行了一项测试,结果显示,用来连接汽车和互联网的汽车仪表盘电脑“U链接”在汽车行驶时可以被黑客远程控制。这份报告引起轰动,两位黑客专家能够使用笔记本电脑的互联网连接并控制一辆切诺基吉107普车的方向、制动和变速器,直至其他非关键功能诸如空调和收音机等。吉普车在繁忙的公路上以每小时70英里的速度行驶,突然间,加速装置完全失效,驾驶员志愿者惊恐万分。

这次测试后,汽车生产商克莱斯勒公司向1400万辆汽车车主发出了警告,并赠送优盘,内含通过仪表盘端口安装的软件更新。这次攻击是因为智能手机网络存在漏洞。之后,漏洞被修复,但这件事表明,智能车辆技术在完全走近大众之前,遭到网络攻击的潜在风险需要提前得到解决。

从汽车到飞机等自动交通工具的使用似乎已势不可挡。飞机已经能够自动飞行,包括起飞和降落。尽管离用无人机大量运送乘客还差一步,但无人机目前已开始用于农业的智能作物喷施,以及军事用途。智能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但智能设备业已成为现代家居的一部分。

智能家居

正如第三章中所提到的“物联网”这一术语,是指连接互联网的大量电子传感器。比如,任何可以在家中安装并远程管理的电子设备——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在住户的电视屏幕、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上——都是智能设备,因而也就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很多家居都安装了声控中心控制点,用以管理照明、供暖、车库门以及其他各种家用电器。一旦有了Wi-Fi(“无线保真”的缩写,表示使用无线电波而不是电线连接诸如互联网108等网络的能力)链接,你就能让智能音箱(通过叫它的名字来实现,你会给它取个名字的)告诉你当地的天气情况,或者报道国内新闻。

这些设备提供基于云的服务。但说到隐私,它们还是有缺陷的。只要设备电源一打开,你说的任何话都被记录下来并存储到遥远的服务器上。在最近的一次谋杀调查中,美国警方要求亚马逊提供“回声”智能音箱(该设备通过语音控制连接到Alexa语音服务,可播放音乐、提供信息和新闻报道等)数据。亚马逊起初不愿这么做,但嫌疑人最近同意让他们发布录音,希望这些录音能够证明他的清白。

基于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意味着诸如洗衣机、冰箱以及家用清洁机器人等电器,都将成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可通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家庭扬声器远程遥控。由于所有这些系统都是通过互联网运行,因而也就有黑客入侵的潜在风险。安全也因此成了很大的研究领域。

说到黑客入侵,即便儿童玩具也未能幸免。一款被称为“我的朋友凯拉”的智能玩偶,被伦敦玩具工业协会推举为“2014年度创新玩具”,它就遭遇了黑客入侵。通过隐藏在玩偶中的蓝牙设备,儿童可对玩偶提问并能听到回答,但这个蓝牙设备并不安全。负责监督互联网通信的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敦促家长销毁这种玩偶。目前玩偶已被禁售,因为它威胁到个人隐私。黑客们能够很容易听到孩子的问题并给出不恰当的答案,包括生产109厂家列单禁止的那些词汇。

智慧城市

尽管智能家居才刚刚开始走进现实生活,但人们预测物联网加上多种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会将智慧城市变成现实。很多国家,包括印度、爱尔兰、英国、韩国、中国和新加坡都已经开始规划智慧城市。它们的想法是,由于城市在快速扩张,必须要在拥挤的世界建立更加高效的智慧城市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