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剑桥中国史 [980]

By Root 71132 0
经成功地夺取了海丰,处死了没有逃走的官员和其他反革命分子。这支部队在10天后被赶走,但是起义部队在内地不时进行袭击,农民在可能的地方公然反抗地主。8月22日,共产党广东省委在叶挺和贺龙的部队正在靠近这一消息的鼓舞下,计划在他们来到时举行一次起义。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军能够在9月8日夺取陆丰城,在17日夺取海丰城。经过一段时期的掠夺和杀戮后,他们又撤出这两座城,在一个准备好的山区根据地重新集结,当叶、贺的军队接近汕头时,农民军短期地占领了其他两个县城潮阳和揭阳,但是地方部队和即将到来的部队之间很少配合。农民军得到叶挺一个营的援助,为夺取普宁而打了一仗,但营长,一名共产党员,不准农民部队进城,因为担心他们会大肆杀戮。随着9月底汕头的战败,共产党在广东东部建立一个工农政府的希望暂时破灭。①

统一国民党领导的企图

共产党领导人被赶出武汉后,国民党的三个主要派别立刻进行了和解谈判。上海一派由一批有威望的革命老党员组成,他们因反对孙逸仙倒向俄国和在国民党内容纳共产党人而团结起来。这个集团中的几个人(但不是全部)于1925年11月曾在北京郊外的西山开会,强烈谴责共产党向国民党的渗透,要求解除鲍罗廷的职务,并指责汪精卫。这个持反对意见的集团坚持上海的老国民党执行部是党的真正中心,甚至在1926年3月独自举行了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一批上海领导人在1927年春季的反共行动中,与蒋介石及其南昌来的支持者合作,并于4月份协助组织南京政府,但是这个集团仍保留上海的中央党部。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对被广州领导集团“开除”出国民党之事怀恨在心,而有的人此时正在领导南京的一派。到7月后期,武汉集团已与中国共产党决裂,并且它的最直言不讳的激进主义的——也是理想主义的——党员已经离去。不过和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武汉集团在1927年3月它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会上试图削弱蒋介石的地位和权力,而在汪精卫回国后,武汉和南京两派已经无所顾忌地互相公开攻击。每一方都宣称自己是真正的党的权力中心。

到8月份,南京集团几次遭受军事挫折,而武汉集团声称为它所有的领土中又有共产党领导的起义,这些情况推动了谈判。由于派部队对付武汉,南京已经削弱它的北线,从而导致北方军事联盟的恢复。张宗昌在7月25日夺回徐州,而孙传芳则向他在长江三角洲的老根据地挺进。在7月中下旬,冯玉祥打电报给南京和武汉,敦促和解,但双方都不信任他,它们自己在8月初互相发电和互派使者。①

在南京集团内部,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桂系与蒋介石的黄埔学生之间存在冲突。甚至何应钦对蒋的支持也是不可靠的。总司令由于专横跋扈,似乎有许多政敌,而且他似乎是和解的一个障碍。这时,蒋介石的后备军在北线,而且尽管在上海勒索性地筹款,南京政府在财政上仍存在种种困难,这些情况降低了他的威信。在8月12日军事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蒋谈了他要辞总司令之职和把首都防务交给其他将领的意图。当没有人提出反对时,他认为这是不可容忍的侮辱,于是离开南京前往上海;张静江、胡汉民、蔡元培、吴稚晖随即赴沪,试图劝阻他。蒋的引退声明在8月13日发表,它强调了他为党服务的唯一愿望;如果他的引退会促进团结,他乐于这样做。他回顾了党的历史、孙逸仙联俄和容共的决定,并为他在共产党员因在国民党内部搞阴谋而被清除时所起的作用辩解。他敦促他的同志们同到南京,完成北伐。①

蒋介石离开后,双方使者在庐山讨论和解的条件,并决定9月15日应在南京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以解决分歧。但在召开会议前,南京本身有被重振旗鼓的孙传芳部队占领的危险,孙的部队已经在城东15英里处成功地渡过长江,并且已经切断了通向上海的铁路线。这发生在8月26日,这时李宗仁的原第7军和何应钦的原第1军的一些部队据守此城,虽然这两名指挥官不和。此外,唐生智已派两个军在何键和刘兴率领下向南京逼近,以配合孙传芳的挺进。在这个紧急关头,李、何两位将军捐弃前嫌,在白崇禧和其他部队的援助下把他们的部队投入战斗。国民党人在到8月31日结束的六天的拉锯战中,最后打败了北方的来犯者。约30000名孙传芳部队的退路被国民党海军切断而成了俘虏,国民党军缴获了大批武器。龙潭之战是整个战役中几个关键硬仗之一。它拯救了南京和富饶的三角洲地区,使重组国民党政府成为可能。①第1军然后把孙传芳溃不成军的残部沿津浦线往北赶回徐州。

代表武汉集团的谭延闿和孙科,为了进行党的统一的初步讨论,已经前往南京;同时,在9月初期,随着南京得救,汪精卫和武汉的其他大部分领导人随之前往,与不久前的对手谈判。唐生智虽然已在安庆监督武汉的东征,却拒绝去南京。在9月5日至12日的南京和上海的谈判中,三派制订了一个使各方都有“面子”的巧妙的妥协方案。它们将设立一个中央特别委员会来处理党务,重新组建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准备在1928年1月召开第三次党代表大会。那时大会将使党采取新的路线。甚至对选举大会代表的方法也作了规定。这样中央特别委员会将代替两个对立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各自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组成委员会时,各派提名6名代表和3名候补代表,然后这个集团选举14名最有威望的政军人员——汪精卫、胡汉民、张继、吴稚晖、戴季陶、张静江、蒋介石、唐生智、冯玉祥、阎锡山、杨树庄、李济深、何应钦和白崇禧。这样,中央特别委员会将有32名委员和9名候补委员,并且至少在名义上包括了最重要的军事领袖。共产党员当然没有列入,但是宋庆龄、陈友仁,甚至宋子文的名字也都被删去了。②

但是汪精卫在9月13日辞职,带了几名亲密的支持者离开南京前往九江。他对其召开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全体会议的建议被一些人所否决表示不满,这些人否认以前3月份在汉口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合法性。汪精卫公开认为特别委员会不合法。按照中国通常的做法,他发表了拘泥虚礼的辞职声明,表示对他过去错误的检讨。①其他领导人9月15日在南京顺利地按照商定的步骤成立中央特别委员会。他们还发出电报,拒绝汪精卫辞职,要求胡汉民、吴稚晖和蒋介石重新履行他们的职责。中央特别委员会然后选出新的政府委员会,由汪精卫、胡汉民、李烈钧、蔡元培和谭延闿为它的常务委员。②汪精卫和胡汉民都未到任。

妥协性和解从一开始就遇到了个阻碍。新的委员会因不合党章而容易遭到反对,几名原南京和上海的领导没有被安抚,蒋介石仍缺席,汪精卫公开反对它。10月初期,新的南京集团派代表团试图劝说汪精卫,到10日,新的妥协似乎已经达成。第二天,南京的谭延闿、李宗仁、何应钦和程潜通电建议11月1日在南京举行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对汪精卫及其军事支柱唐生智来说,甚至这个让步显然也不够,唐生智要求担任总司令以取代蒋介石。21日,名存实亡的武汉政治会议发表了宣言,声称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恢复之前,它在它所辖的区域是党、军、政事务的唯一权威,唐生智则通电谴责南京,并宣布了推翻那里的篡权者的计划。汪精卫秘密取道上海前往广州,在10月29日到达这个老革命根据地。③

唐生智的挑战可能是对南京政府10月20日对他进行讨伐的命令的反应。他与孙传芳和张作霖的所谓的阴谋据说已在龙潭之战后被发现。对他的征讨将由他的湖南老对手程潜指挥,但程率领的军队还包括李宗仁和朱培德的部队、一支小舰队和几架飞机。看来唐生智有许多敌人,因为冯玉祥从北面,李济深从南面威胁他,而谭延闿的战地司令鲁涤平派他的部队沿江从西面而下。李宗仁的部队一步步地迫使长江北岸何键的部队向湖北后撤,同时南岸程潜的部队则把刘兴的士兵赶向江西,而在那里这些士兵将遇到朱培德的部队。到11月初,南京的海军已占领了通向武汉三镇的入口,而鲁涤平正向岳州逼近,危及唐生智往湖南的退路。唐生智的部将何键、刘兴、叶琪、周斓和李品仙决定退回他们在湖南的老根据地,以便自己照顾自己。11月12日,唐生智宣布退隐,暗中登上一艘日本轮船前往日本避难。①北伐的军事联盟开始分崩离析。

汪精卫回广州成立一个党部,以与南京的中央特别委员会抗衡。陈公博、顾孟馀、甘乃光和何香凝(廖仲恺夫人)等少数的几名左派中央委员参加他的阵营,而他的主要军事支持者依然是张发奎。南昌起义后,张将军把他的残部——三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团和一个教导团——调到韶关,该地靠近广东北部边境,在通向广州的铁路线的一端,而张本人应李济深的邀请,通过海路于9月27日回到广州。当他的部队到达韶关时,他下令要它们来广州;它们在广州可能比李济深所辖的部队更强大,因为李的部队分散在三角洲的市镇,而且他已派几个团到汕头地区去阻止贺龙、叶挺的侵犯。经过那次胜利的战役后,李将军开始调回他的部队,这样,汪精卫10月29日抵达广州时,两位将军的军事实力似乎大致相当。李济深对汪精卫的支持只是表面的,因为他和支持南京特别委员会及其政府的桂系的黄绍竑关系密切。但是,对唐生智的征讨已经削弱了桂系对南京的控制,而特别委员会本身也处于困境之中。①

汪精卫到达广州后,立刻发出在广州召开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号召,邀请南京和上海的委员参加。李济深拒绝参加发出这一号召。随之而来的又是与南京领导人的几次电报谈判,因为他们以前同意在11月1日开始举行全会,但是在南京举行。全会没有召开,但那一天汪精卫在广州设立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已在李济深反共政权下受到严厉镇压的广州市左派劳工运动,在张发奎和汪精卫回来后显出了生机。几千名手执红旗的工人游行到汪家,要求他释放已被拘禁的劳工领袖,但是警察把他们驱散了。恢复反英抵制行动的努力,可能表示了共产党的主动精神,因为共产党员曾经控制过老的罢工委员会。汪精卫的政治分会和省政府作出了分发给每人现金以遣散留在广州的香港罢工者的安排。②汪精卫一派显然对劳工骚动并不热心。事实证明,汪精卫在广州的逗留只是短暂的,因为11月初期蒋介石带着蒋汪联合反对南京的建议重返政治舞台。

蒋将军在9月28日前往日本,在日本除了进行其他活动,他赢得孙逸仙夫人宋庆龄的同意,让他同她的妹妹宋美龄结婚。这样,他就与孙逸仙的遗孀、宋子文和孔祥熙的妻子有了姻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