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lub

Home Category

剑桥中国史 [50]

By Root 70657 0
治气候。窦、马两党的对立依然存在,窦后成功地策划了一次搞垮太子的行动。公元82年8月1日,他被贬为王,被章帝的第四子代替。宋氏姐妹被送往暴室(监牢医院),两人在那里服毒自尽。③随着这些动乱,马氏家族丧失了全国性的重要地位。窦、马两族之间的激烈斗争都没有通过两位年轻的皇子。事实上,他们终其一生一直是亲密的朋友。

选择新太子——未来的和帝(公元88—106年在位)——之举又在事先经过了精心的策划。他的母亲姓梁,梁姓是西北的一个重要的氏族。她的祖父梁统在内战期间曾是窦融的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这使他成为光武帝的一个间接支持者,光武帝曾封他为侯,但梁统的事迹并不引人注目。①梁氏家族的势力一直依靠它对窦族的依附关系,它们在诽谤马援的活动中曾经合作过。在明帝朝时,它与窦族一起遭殃,梁统的几个儿子被处死或流放。公元77年梁族的两姐妹进了章帝的后宫,它时来运转了。两人都被封为贵人。姐姐于公元79年生一子,在窦后的煽动下,他在公元82年被指定为太子。②

她的目的是相当清楚的。正象无儿女的马后在明帝时期与贾夫人和她的氏族达成的协议那样,窦后一定已计划与梁家搞一个类似的解决办法。难道两家过去没有紧密合作过吗?情况似乎是梁家在开始时默然同意,因为两个贵人没有被打扰,史料记载新太子由皇后亲自培养成人。但是伙伴们很快闹翻,据推测梁家不满意自己扮演的次要角色。窦家证明更为强大,在公元83年促使梁家暂时垮台。两姐妹暴卒,可能是自杀;她们的父亲被处死;她们的亲族被发配到今越南北部。梁氏家族直到公元97年窦太后死后才得以重振门庭。③从此以后,梁氏家族不再听命于窦家,逐渐建成后汉时期最强大的一个派系。

随着章帝之死和和帝在公元88年4月9日的登基,在政治天平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因素。象所有在世的皇后那样,已故章帝的遗孀成为皇太后。新颖之处是皇帝尚未成年,这在后汉还是第一次,因此根据传统,窦太后必须代他接管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习惯的但不是规定的做法是,皇太后把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权力委托给一名男性的近亲。窦宪是她的长兄;尽管他们之间关系紧张,但仍逐渐成为她最有影响的顾问。他在公元89年率军征讨北匈奴,取得胜利。同年凯旋而归后,他在10月29日被任命为大将军。①从这一次以后,这个官衔就被授给后汉的摄政。这个制度的恢复是偶然的,依靠在位皇帝尚未成年这一事实。从此以后,它在后汉政府中成了常见之事。从公元89年10月29日至189年9月22日最后一个皇帝被杀时,共有七名大将军被任命,他们影响公务共达37年之久。

公元90年夏,窦宪又离京去监督扫荡北匈奴的战役。到公元92年6月11日返京时,窦党已演完了它的角色,离它的垮台只有几个星期了。和帝已在公元91年2月25日“加冕”(成为成年人),并已决定清除窦党。他得到宦官中常侍郑众的协助,周密地拟定了计划,然后在窦宪回京和受朝廷控制之前等待时机。在公元92年8月14日,窦宪被削去大将军之职,并被控策划谋害皇帝。这一指控可能是老一套,因此是捏造的。不久,窦宪和他的三个弟兄自杀。窦党的支持者(其中包括历史学家班固)被处死,或被流放到南方的广东。窦氏家族的幸存者在公元109年才得到宽恕。但窦太后未受伤害,在公元97年10月18日病死。②

在和帝时,西北的氏族在40年内第一次不再输送皇帝的配偶。他的皇后都是南阳人。第一个皇后立于公元96年,是光武帝第二个皇后出身的阴家大族的成员,是那位夫人长兄的曾孙女。她未生儿女。公元102年7月24日她被废并打入诏狱。她死在那里,可能是自杀。阴后被揭发求巫,但她被废的真正原因是打倒她氏族的另一次政治动乱。前皇后之父自杀;其他亲族或被处死,或被流放到今之越南。虽然阴氏成员在公元110年被宽赦,并发还财产,但已不能恢复其全国性的重要地位了。①

光武帝最重要的追随者之一是名叫邓禹的南阳同乡。他的孙女邓绥生于公元81年,在96年进入和帝的后宫。公元102年11月21日,她成为他的第二个配偶。邓后也无子女。当她丈夫在公元106年2月13日死去时,他留下两个儿子,他们的生母情况不详。有关这两名宫女的姓名和命运可能被邓氏家族所封锁。这两个儿子原来都未被指定为太子,这意味着皇太后经过与高级官员协商后,有权决定王朝的继位问题。长子落选了,据认为他因患慢性病,次子刚出生一百多天,被立为帝。次子之中选可能正是因为他年幼,使皇太后能更长久地掌权。很可能邓绥已经操纵并继续操纵皇帝继位的大事。②

新立的幼儿殇帝不到几个月在公元106年9月21日就死了;皇太后不得不再去解决王朝的危机。章帝的许多儿子和孙子还活着,其中包括从公元79至82年短暂地当上太子的刘庆,所以可以不费劲地选立一个成年的皇帝。他就是安帝。甚至他在公元109年2月26日已被加冕以后,邓太后仍把持朝政。她利用她的弟兄,但不依赖他们;除了一段很短的时期外,她避免任命一名大将军。她的长兄邓骘从公元109年1月18日至次年11月担任这个职务。③邓太后的长期掌权触怒了许多人,其中包括安帝;她在公元121年4月17日去世后,她的氏族的崩溃迅速来临。同年6月3日,邓党的成员被削职为民,象往常那样被流放。许多自杀的人中有前大将军邓骘。邓家的中落是阴暗的,但为期不长;公元125年顺帝登基时又使它重振门庭。④

安帝只有一个皇后,名阎姬。随着她的中选,以前的格局被打破了。她既不是南阳人,也不是西北人;虽然她的一族中有两人以前当过贵人,但她不属于中国的任何大族。她在公元115年6月1日被册封,当时邓太后仍掌权。这是值得注意的。邓绥不希望她的权力遭到一个有权势氏族出身的皇后的挑战,这个因素决定了选后之事。但是皇太后在公元121年一旦死去,就再也没有其他力量能够阻止阎党的崛起了。

阎后未生儿女,而在公元115年,安帝有了李贵人所生的儿子。由于担心自己的地位,在李贵人生子后不久皇后把她毒死。①帝安也看到阎氏家族的权势日盛,但他是一个软弱的人,自己不想发挥积极的作用。公元124年9月6日,他任命耿宝为大将军。②耿是安帝父亲的正妻的弟兄,属于曾经支持王朝创建者的一个西北有实力的氏族。他的摄政无疑是打算抵消阎党的势力。

安帝的独生子已于公元120年5月25日被指定为太子。公元124年10月5日,皇帝屈服于阎党的压力,采取了贬太子为王的不寻常的措施。③这使安帝缺少一个继承人,反应是强烈的。约20名高级官员在宫门前抗议,但未能撤销决定。当安帝死于公元125年4月30日而又没有从另一个皇室系统中选一继承人时,阎太后就放手作出自己的决定。她的氏族达到了权力的顶峰,并且一定盼望能长期地留在顶峰上。

皇太后及其兄在宫内进行了漫长的讨论。在章帝的后裔中有许多合适的人选,但从阎党认为他们是成年人的观点来看,这些人对阎党不利。最后选中了章帝之孙,史料未提到他的年龄。由于他的谥号是“少帝”,他必定是一个儿童。章帝之孙在公元125年5月18日登基。几天之后,即在5月24日,大将军耿宝被免职并自杀。①阎党似乎完全控制了局势。但在年底前它就垮了台,这完全是因为幼帝在12月10日死去。后来他甚至未算在后汉的合法皇帝之内。

阎氏家族又想操纵继位大事,但在酝酿的过程中发生了政变。在宦官中,一个集团支持阎太后,而另一个则支持安帝的独生子。忠于儿童的宦官于12月14日在洛阳北宫他的幽禁地与他秘密会见,互相起誓保证。在12月16日晚,那些宦官开始行动,经与对立的宦官短暂地战斗并胜利后,释放了幼王,并宣布他是中国的统治者。这就是顺帝。②他和他的一伙人撤至南宫,在那里发布逮捕阎党的命令。大部分文武官员站到了新帝一边,到12月17日清晨,他们完全控制了局势。阎党幸存的成员象往常那样被处死或发配到今之越南。皇太后被夺去御玺(即削去她的尊号),被送往一座隔离的皇宫。她于公元126年2月28日在那里死去。③

随着顺帝的登基,西北帮又得势了。他唯一的皇后梁妠来自梁氏家族。她的中选当然是出于政治目的,这还可以从她比她丈夫大九岁这一事实中看出。梁妠是梁统的玄孙女。她祖父的两个姐妹曾是章帝的不幸的贵人,其中一人生下了后来的和帝。④

梁妠在公元128年已进入顺帝的后宫,132年3月2日成为他的配偶。皇帝与梁家的关系极好,公元135年5月19日,他任命梁妠之父梁商为大将军。当梁商在公元141年9月22日在任期死去时,几天后,即在9月28日,他的长子兼国舅梁冀接替了他。①

皇后未生子女,顺帝的独生子是虞夫人在公元143年所生。她未受侵害,这也许是因为顺帝在公元144年9月20日死去,离生子的日期较短。由于梁党牢牢地掌握着大权,它能够容忍下一个皇帝之母默默无闻地活下去。②

继位之事按部就班地进行,因为顺帝已在公元144年6月3日指定其子为太子。但是在公元144年9月20日登基的新幼主在几个月后,即在公元145年2月15日死去。太后又要决定继承人,以便操纵各种事务。经与他的兄长、大将军梁冀商量后,两人同意选生于公元138年的章帝的玄孙。成年的候选人都不予考虑。质帝在公元145年3月6日登基。他死于公元146年7月26日,后人声称,他因称梁冀为“跋扈将军”而被梁所害。这一指控没有证据,可能是梁冀被贬黜后对他的一大堆老一套指控中的一部分内容。③

太后和大将军按照常例,这一次选了一个生于公元132年的儿童。桓帝在公元146年8月1日登基,并在梁党的牢固的控制之下。甚至在公元148年2月26日他加冕之前,他已在公元147年9月30日娶了梁妠太后之妹梁女莹。由于这一有远见的政治指婚,梁妠在公元150年4月6日死去时一切都没有变化。④梁党依然地位巩固,大将军梁冀甚至在皇帝成年后还左右着他。

但随着桓帝的配偶梁女莹于公元159年8月9日之死,大将军失去了他在宫内的保护人和同伙。在类似惊慌失措的情绪的支配下,他采取了谋杀或策划谋害一些他担心的人的手段。皇帝决定消除梁党的时刻来临了。他必须谨慎地行事,因为梁冀雇佣一些宦官在监视他。在认定了他能够信任的宦官后,皇帝在9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Read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