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金庸 [182]
于我,定是小昏君授意于他,命他试我;又或是朝中对头,有意指使他出言相激,好抓住我的把柄。”他老奸巨猾,立即收起怒色,笑吟吟地道:“本藩汗马功劳什么的,都不值一提,倒是对皇上忠心耿耿,才算是我的一点长处。小兄弟,你想做征东王、扫北王,可得学一学老哥哥这一份对皇上的忠心。”
韦小宝道:“是,是!那是非学不可的!就可惜小将晚生了几十年,明朝的皇帝都给王爷杀光了,倒叫小将没下手的地方。”吴三桂肚里暗骂:“总有一日,叫你落在我手中,将你千刀万剐!”笑道:“韦爵爷要立功,何愁没机会。”韦小宝笑道:“倘若有人造反,那就好了!”
吴三桂心中一凛,问道:“那为什么?”韦小宝道:“有人造反,皇上派我出征,小将就学王爷一般,拚命厮杀一番,拿住反贼,就可裂土封疆了。”吴三桂正色道:“韦兄弟,这种言语是乱说不得的。方今圣天子在位,海内归心,人人拥戴,又有谁会造反?”韦小宝道:“依王爷说,是没有人造反的?”
吴三桂又是一怔,说道:“若说一定没人造反,自也未必尽然。前明余逆,或是各地不轨之徒,妄自作乱,只怕也是有的。”韦小宝道:“倘若有人造反,那就不是圣天子在位,不是海内归心、人人拥戴了?”吴三桂强抑怒气,“嘿嘿嘿”地干笑了几声,说道:“小兄弟说话有趣得紧。”
原来韦小宝见到书案上的《四十二章经》后,便不断以言语激怒吴三桂,盼他大怒之下,拂袖而出,自己便可趁机盗经。不料吴三桂城府甚深,虽然发作了一下,但随即忍住,竟不中他计。
韦小宝眼见吴三桂竟不受激,这部经书伸手即可拿到,却始终没机会伸手,当下便即改口,尽说些吴三桂听了十分受用的言语。他嘴里大拍马屁,心下却在急转念头,如何能将经书盗了出去,寻思:“倘若我假传圣旨,说道皇上要这部经书,谅来老乌龟也不敢不献。何况皇上确是要得经书,曾吩咐我来云南时趁机寻访,我要老乌龟缴书,也不算是假传圣旨。就怕老乌龟一口答允,却暗做手脚,就像康亲王那样,另外假造一部西贝货来敷衍皇帝,书中的碎皮就拿不到了。”
一想到假造经书,登时便有了主意,突然低声道:“王爷,皇上有一道密旨。”吴三桂一惊,立即站起,道:“臣吴三桂恭聆圣旨。”韦小宝拉住他手,说道:“不忙,不忙,我先把这前因后果说给你听。”吴三桂道:“是,是。”却不坐下。
韦小宝道:“皇上明知你是大清忠臣,却一再吩咐我来查明你是忠是奸,王爷可知是什么用意?”吴三桂搔了搔头,道:“这个我可就不明白了。”
韦小宝道:“原来皇上有一件大事,要差你去办,只是有些放心不下,不知你肯不肯尽力。将建宁公主下嫁给你世子,原是有……有那个……”吴三桂道:“有勉励之意?”韦小宝道:“是了,皇上说过有勉励之意,我学问太差,这句话说不上来了。”吴三桂道:“皇上有何差遣,老臣自当尽心竭力,效犬马之劳。但不知皇上吩咐老臣去办什么事?”韦小宝道:“这件事哪,关涉大得很。明天这时候,请王爷在府中等候,小将再来传皇上密旨。”吴三桂道:“是,是。皇上有旨,臣到安阜园来恭接便是。”韦小宝低声道:“安阜园中耳目众多,还是这里比较稳妥。”说着便即告辞。
吴三桂不知他故弄什么玄虚,恭恭敬敬地将他送了出去。
次日韦小宝依时又来,两人再到内书房中。韦小宝见那部《四十二章经》仍放在桌上,心中大定,说道:“王爷,我说的这件事,关连可大得很,你却千万不能漏了风声,便是上给皇上的奏章之中,也不能提及一字半句。”
吴三桂应道:“是,是,那自然不敢泄露机密。”
韦小宝低声道:“皇上得到密报,尚可喜和耿精忠要造反!”
吴三桂一听,登时脸色大变。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和吴三桂合称三藩。三藩共荣共辱,休戚相关。吴三桂阴蓄反谋,原是想和尚耿二藩共谋大举,一听得皇帝说尚耿二藩要造反,自不免十分惊慌,颤声道:“那……那是真的么?”
韦小宝昨日捏造有一道密旨,想吓得吴三桂惊慌失措,以便趁机偷书,但他毕竟年幼,于军国大事所知有限,心想倘若胡言乱语一番,一来吴三桂未必肯信,二来日后揭穿,说不定干系重大,受到康熙责怪;是以决定先回安阜园,和群雄商议之后,次日再来假传圣旨。祁清彪献议诬陷尚耿二藩谋反,好吓吴三桂一大跳,更促成他的谋反。此刻说了出来,果然惊得他手足无措。
韦小宝道:“本来嘛,说三藩要造反的话,皇上日日都听到,全是生安白造,就像沐家后人的诬陷那样,皇上从来不信。”吴三桂道:“是,是。皇上圣明,皇上圣明!”韦小宝道:“不过这次尚耿二藩的逆谋,皇上却是拿到了真凭实据。皇上说道:‘他二藩反谋未显,暂且不可打草惊蛇,不过要吴藩调集重兵,防守广东、广西边界。一等他二藩起事,要吴藩立刻派兵去广东、福建,将这二名反贼拿了,送到北京,那是一件大大的功劳。’”
吴三桂躬身道:“谨领圣旨。尚耿二藩若有不轨异动,老臣立即出兵,擒获二人,献到北京。”韦小宝道:“皇上说道,尚可喜昏庸糊涂,耿精忠是个无用小子,决不是吴藩的对手,只须吴藩肯发兵,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便能手到擒来。”
吴三桂微微一笑,说道:“请万岁爷望安。老臣在这里操练兵马,不敢稍有怠忽,专候皇上调用。老臣麾下所辖的兵将,每一个都如上三旗亲兵一般,对皇上誓死效忠。”韦小宝道:“我把王爷这番话照实回奏,皇上听了,一定十分欢喜。”吴三桂心下暗喜:“这么一来,我调兵遣将,小昏君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疑心。”
韦小宝指着墙上所挂的一柄火枪,说道:“王爷,这是西洋人的火器么?”吴三桂道:“正是,这是罗刹国的火枪。当年我大清和罗刹兵在关外开仗时缴获来的,实是十分犀利的兵器。”韦小宝道:“我从来没放过火枪,借给我开一枪,成不成?”
吴三桂微笑道:“自然成!这种火枪是战阵上所用,很能及远,但携带不便。罗刹人另有一种短铳火枪。”走到一只木柜之前,拉开抽屉,捧了一只红木盒子出来。
韦小宝本就站在书桌之旁,一见他转身,也即转身,掀开身上所穿黄马褂,取出马褂内口袋中的一部《四十二章经》,放在书桌上,将桌上原来那部经书放入马褂袋中。这一调包,手法极是迅捷,别说吴三桂正在转身取枪,便眼睁睁地瞧着他,也让他背脊遮住了难以发觉。八部经书形状一模一样,所别者只书函颜色不同,韦小宝昨晚将一部镶蓝旗的经书封皮拆去了所镶红边,便和正蓝旗的颜色相同,当下掉了这部正蓝旗经书。
只见吴三桂揭开木盒,取出两把长约一尺的短枪来,从枪口中塞入火药,用铁条桩实火药,再放入三颗铁弹,取火刀火石点燃纸媒,将短枪和纸媒都交给韦小宝,说道:“一点药线,铁弹便射了出去。”
韦小宝接了过来,枪口对准窗外的一座假山,吹着纸媒,点燃药线。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响,一股热气扑面,手臂猛烈一震,火枪落地,眼前烟雾弥漫,不由得退了两步。
吴三桂哈哈大笑,说道:“这火枪的力道十分厉害,是不是?”韦小宝手臂震得发麻,骂道:“他妈的,西洋人的玩意当真邪门。”吴三桂笑道:“你瞧那假山!”
韦小宝凝目看去,只见假山已给轰去了小小一角,地下尽是石屑,不由得伸了伸舌头,半晌缩不回来,说道:“这一枪倘若轰在身上,凭你铜筋铁骨也抵挡不住。”俯身拾起短枪,放回盒中。
王府卫士听见枪声,都来窗外张望,见王爷安然无恙,在和韦小宝说话,这才放心。
吴三桂捧起木盒,笑道:“这两把家伙,请韦兄弟拿去玩吧。”韦小宝摇头道:“这是防身利器,王爷厚赐,可不敢当。”吴三桂将盒子塞在他手里,笑道:“咱们自己兄弟,何分彼此?我的就是你的。”
韦小宝道:“这是罗刹人的宝物,今后未必再能得到,小将万万不可收受。”心中却道:“你和罗刹人勾结,这种火器你要多少有多少,自然毫不稀罕。”
吴三桂笑道:“就是因为难得,才敢送给兄弟。寻常的物事,韦兄弟也不放在眼里。哈哈!”
韦小宝当即谢过收了,笑道:“以后倘若撞到有人想来害我,我取出火枪,砰的就是一枪,轰得他粉身碎骨。小将这条性命,就是王爷所赐的了。”吴三桂拍拍他肩头,笑道:“那也不用说得这么客气。火枪的确很厉害,只不过装火药、上铁弹、打火石、点药线,手续挺麻烦,不像咱们的弓箭,连珠箭发,前后不断。”
韦小宝道:“是啊。倘若洋人的火枪也像弓箭一样,拿起来就能放,咱们中国人还有命吗?大清的花花江山也难保了。”说到这里,嘻嘻一笑,说道:“不过那倒也有一桩好处,我有了这两把枪,武功也不用练了,什么武学高手大宗师,全都不是我的对手。”
说了些闲话,韦小宝告辞出府,回到安阜园中,关上了房门,将那部正蓝旗经书的封皮拆开,果然也有许多碎羊皮在内,心想:“八部经书中所藏的地图碎片已全部到手,老子只须花点心思,慢慢拼凑起来,鞑子的宝藏龙脉,龙头龙尾龙心肝,全都在老子手中了。”不过要他花些心思,将这几千片碎羊皮拼成一张图形,想起来就觉头痛,心道:“这件事也不忙干,咱们有的是时候。”
当下缝好了封皮,将碎羊皮与其余碎皮包在一起,贴身藏了,想起大功告成,不禁怡然自得:“小皇帝、老婊子、老乌龟、洪教主、大汉奸,还有我师父不老不小中尼姑,人人都想得这八部经书,终究还是让我韦小宝得了。哈哈,他们倘若知道了,一个拉我手,一个拉我脚,四下里一扯,非把我五马分尸不可。”这件事想来十分有趣,只可惜跟谁也不能说,没法夸耀一番,未免美中不足。
他架起了腿,哼着扬州妓院中的小曲:“一杯酒,慢慢斟,我问情哥哥,是哪里人。扬州,哪个地方,二十四条桥,每一条桥头,有个美人,情哥哥,手揽美人,坐在膝头上,另外那廿三人……”忽然忘了另外那廿三人如何醋海兴波,大闹扬州,忽听得有人轻敲房门,敲三下,停一停,敲了二下,又敲三下,正是天地会的暗号。
韦小宝起身开门,进来的是徐天川和高彦超。他见两人神色郑重,问道:“出了什么事吗?”徐天川道:“听得侍卫们说,王府的卫士东查西问,要寻一个蒙古人,那自是在查罕帖摩了。听口气似乎对咱们很有些怀疑,就只不敢明查而已。韦香主瞧怎么办?”
韦小宝道:“去把这家伙提来,绑住了藏在我床底下,谅吴三桂的手下,也
韦小宝道:“是,是!那是非学不可的!就可惜小将晚生了几十年,明朝的皇帝都给王爷杀光了,倒叫小将没下手的地方。”吴三桂肚里暗骂:“总有一日,叫你落在我手中,将你千刀万剐!”笑道:“韦爵爷要立功,何愁没机会。”韦小宝笑道:“倘若有人造反,那就好了!”
吴三桂心中一凛,问道:“那为什么?”韦小宝道:“有人造反,皇上派我出征,小将就学王爷一般,拚命厮杀一番,拿住反贼,就可裂土封疆了。”吴三桂正色道:“韦兄弟,这种言语是乱说不得的。方今圣天子在位,海内归心,人人拥戴,又有谁会造反?”韦小宝道:“依王爷说,是没有人造反的?”
吴三桂又是一怔,说道:“若说一定没人造反,自也未必尽然。前明余逆,或是各地不轨之徒,妄自作乱,只怕也是有的。”韦小宝道:“倘若有人造反,那就不是圣天子在位,不是海内归心、人人拥戴了?”吴三桂强抑怒气,“嘿嘿嘿”地干笑了几声,说道:“小兄弟说话有趣得紧。”
原来韦小宝见到书案上的《四十二章经》后,便不断以言语激怒吴三桂,盼他大怒之下,拂袖而出,自己便可趁机盗经。不料吴三桂城府甚深,虽然发作了一下,但随即忍住,竟不中他计。
韦小宝眼见吴三桂竟不受激,这部经书伸手即可拿到,却始终没机会伸手,当下便即改口,尽说些吴三桂听了十分受用的言语。他嘴里大拍马屁,心下却在急转念头,如何能将经书盗了出去,寻思:“倘若我假传圣旨,说道皇上要这部经书,谅来老乌龟也不敢不献。何况皇上确是要得经书,曾吩咐我来云南时趁机寻访,我要老乌龟缴书,也不算是假传圣旨。就怕老乌龟一口答允,却暗做手脚,就像康亲王那样,另外假造一部西贝货来敷衍皇帝,书中的碎皮就拿不到了。”
一想到假造经书,登时便有了主意,突然低声道:“王爷,皇上有一道密旨。”吴三桂一惊,立即站起,道:“臣吴三桂恭聆圣旨。”韦小宝拉住他手,说道:“不忙,不忙,我先把这前因后果说给你听。”吴三桂道:“是,是。”却不坐下。
韦小宝道:“皇上明知你是大清忠臣,却一再吩咐我来查明你是忠是奸,王爷可知是什么用意?”吴三桂搔了搔头,道:“这个我可就不明白了。”
韦小宝道:“原来皇上有一件大事,要差你去办,只是有些放心不下,不知你肯不肯尽力。将建宁公主下嫁给你世子,原是有……有那个……”吴三桂道:“有勉励之意?”韦小宝道:“是了,皇上说过有勉励之意,我学问太差,这句话说不上来了。”吴三桂道:“皇上有何差遣,老臣自当尽心竭力,效犬马之劳。但不知皇上吩咐老臣去办什么事?”韦小宝道:“这件事哪,关涉大得很。明天这时候,请王爷在府中等候,小将再来传皇上密旨。”吴三桂道:“是,是。皇上有旨,臣到安阜园来恭接便是。”韦小宝低声道:“安阜园中耳目众多,还是这里比较稳妥。”说着便即告辞。
吴三桂不知他故弄什么玄虚,恭恭敬敬地将他送了出去。
次日韦小宝依时又来,两人再到内书房中。韦小宝见那部《四十二章经》仍放在桌上,心中大定,说道:“王爷,我说的这件事,关连可大得很,你却千万不能漏了风声,便是上给皇上的奏章之中,也不能提及一字半句。”
吴三桂应道:“是,是,那自然不敢泄露机密。”
韦小宝低声道:“皇上得到密报,尚可喜和耿精忠要造反!”
吴三桂一听,登时脸色大变。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和吴三桂合称三藩。三藩共荣共辱,休戚相关。吴三桂阴蓄反谋,原是想和尚耿二藩共谋大举,一听得皇帝说尚耿二藩要造反,自不免十分惊慌,颤声道:“那……那是真的么?”
韦小宝昨日捏造有一道密旨,想吓得吴三桂惊慌失措,以便趁机偷书,但他毕竟年幼,于军国大事所知有限,心想倘若胡言乱语一番,一来吴三桂未必肯信,二来日后揭穿,说不定干系重大,受到康熙责怪;是以决定先回安阜园,和群雄商议之后,次日再来假传圣旨。祁清彪献议诬陷尚耿二藩谋反,好吓吴三桂一大跳,更促成他的谋反。此刻说了出来,果然惊得他手足无措。
韦小宝道:“本来嘛,说三藩要造反的话,皇上日日都听到,全是生安白造,就像沐家后人的诬陷那样,皇上从来不信。”吴三桂道:“是,是。皇上圣明,皇上圣明!”韦小宝道:“不过这次尚耿二藩的逆谋,皇上却是拿到了真凭实据。皇上说道:‘他二藩反谋未显,暂且不可打草惊蛇,不过要吴藩调集重兵,防守广东、广西边界。一等他二藩起事,要吴藩立刻派兵去广东、福建,将这二名反贼拿了,送到北京,那是一件大大的功劳。’”
吴三桂躬身道:“谨领圣旨。尚耿二藩若有不轨异动,老臣立即出兵,擒获二人,献到北京。”韦小宝道:“皇上说道,尚可喜昏庸糊涂,耿精忠是个无用小子,决不是吴藩的对手,只须吴藩肯发兵,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便能手到擒来。”
吴三桂微微一笑,说道:“请万岁爷望安。老臣在这里操练兵马,不敢稍有怠忽,专候皇上调用。老臣麾下所辖的兵将,每一个都如上三旗亲兵一般,对皇上誓死效忠。”韦小宝道:“我把王爷这番话照实回奏,皇上听了,一定十分欢喜。”吴三桂心下暗喜:“这么一来,我调兵遣将,小昏君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疑心。”
韦小宝指着墙上所挂的一柄火枪,说道:“王爷,这是西洋人的火器么?”吴三桂道:“正是,这是罗刹国的火枪。当年我大清和罗刹兵在关外开仗时缴获来的,实是十分犀利的兵器。”韦小宝道:“我从来没放过火枪,借给我开一枪,成不成?”
吴三桂微笑道:“自然成!这种火枪是战阵上所用,很能及远,但携带不便。罗刹人另有一种短铳火枪。”走到一只木柜之前,拉开抽屉,捧了一只红木盒子出来。
韦小宝本就站在书桌之旁,一见他转身,也即转身,掀开身上所穿黄马褂,取出马褂内口袋中的一部《四十二章经》,放在书桌上,将桌上原来那部经书放入马褂袋中。这一调包,手法极是迅捷,别说吴三桂正在转身取枪,便眼睁睁地瞧着他,也让他背脊遮住了难以发觉。八部经书形状一模一样,所别者只书函颜色不同,韦小宝昨晚将一部镶蓝旗的经书封皮拆去了所镶红边,便和正蓝旗的颜色相同,当下掉了这部正蓝旗经书。
只见吴三桂揭开木盒,取出两把长约一尺的短枪来,从枪口中塞入火药,用铁条桩实火药,再放入三颗铁弹,取火刀火石点燃纸媒,将短枪和纸媒都交给韦小宝,说道:“一点药线,铁弹便射了出去。”
韦小宝接了过来,枪口对准窗外的一座假山,吹着纸媒,点燃药线。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响,一股热气扑面,手臂猛烈一震,火枪落地,眼前烟雾弥漫,不由得退了两步。
吴三桂哈哈大笑,说道:“这火枪的力道十分厉害,是不是?”韦小宝手臂震得发麻,骂道:“他妈的,西洋人的玩意当真邪门。”吴三桂笑道:“你瞧那假山!”
韦小宝凝目看去,只见假山已给轰去了小小一角,地下尽是石屑,不由得伸了伸舌头,半晌缩不回来,说道:“这一枪倘若轰在身上,凭你铜筋铁骨也抵挡不住。”俯身拾起短枪,放回盒中。
王府卫士听见枪声,都来窗外张望,见王爷安然无恙,在和韦小宝说话,这才放心。
吴三桂捧起木盒,笑道:“这两把家伙,请韦兄弟拿去玩吧。”韦小宝摇头道:“这是防身利器,王爷厚赐,可不敢当。”吴三桂将盒子塞在他手里,笑道:“咱们自己兄弟,何分彼此?我的就是你的。”
韦小宝道:“这是罗刹人的宝物,今后未必再能得到,小将万万不可收受。”心中却道:“你和罗刹人勾结,这种火器你要多少有多少,自然毫不稀罕。”
吴三桂笑道:“就是因为难得,才敢送给兄弟。寻常的物事,韦兄弟也不放在眼里。哈哈!”
韦小宝当即谢过收了,笑道:“以后倘若撞到有人想来害我,我取出火枪,砰的就是一枪,轰得他粉身碎骨。小将这条性命,就是王爷所赐的了。”吴三桂拍拍他肩头,笑道:“那也不用说得这么客气。火枪的确很厉害,只不过装火药、上铁弹、打火石、点药线,手续挺麻烦,不像咱们的弓箭,连珠箭发,前后不断。”
韦小宝道:“是啊。倘若洋人的火枪也像弓箭一样,拿起来就能放,咱们中国人还有命吗?大清的花花江山也难保了。”说到这里,嘻嘻一笑,说道:“不过那倒也有一桩好处,我有了这两把枪,武功也不用练了,什么武学高手大宗师,全都不是我的对手。”
说了些闲话,韦小宝告辞出府,回到安阜园中,关上了房门,将那部正蓝旗经书的封皮拆开,果然也有许多碎羊皮在内,心想:“八部经书中所藏的地图碎片已全部到手,老子只须花点心思,慢慢拼凑起来,鞑子的宝藏龙脉,龙头龙尾龙心肝,全都在老子手中了。”不过要他花些心思,将这几千片碎羊皮拼成一张图形,想起来就觉头痛,心道:“这件事也不忙干,咱们有的是时候。”
当下缝好了封皮,将碎羊皮与其余碎皮包在一起,贴身藏了,想起大功告成,不禁怡然自得:“小皇帝、老婊子、老乌龟、洪教主、大汉奸,还有我师父不老不小中尼姑,人人都想得这八部经书,终究还是让我韦小宝得了。哈哈,他们倘若知道了,一个拉我手,一个拉我脚,四下里一扯,非把我五马分尸不可。”这件事想来十分有趣,只可惜跟谁也不能说,没法夸耀一番,未免美中不足。
他架起了腿,哼着扬州妓院中的小曲:“一杯酒,慢慢斟,我问情哥哥,是哪里人。扬州,哪个地方,二十四条桥,每一条桥头,有个美人,情哥哥,手揽美人,坐在膝头上,另外那廿三人……”忽然忘了另外那廿三人如何醋海兴波,大闹扬州,忽听得有人轻敲房门,敲三下,停一停,敲了二下,又敲三下,正是天地会的暗号。
韦小宝起身开门,进来的是徐天川和高彦超。他见两人神色郑重,问道:“出了什么事吗?”徐天川道:“听得侍卫们说,王府的卫士东查西问,要寻一个蒙古人,那自是在查罕帖摩了。听口气似乎对咱们很有些怀疑,就只不敢明查而已。韦香主瞧怎么办?”
韦小宝道:“去把这家伙提来,绑住了藏在我床底下,谅吴三桂的手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