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金庸 [239]
里,要先到山东泰安单家庄,打他个以逸待劳。我们骑了快马,比乔峰早到了片刻。可是我们到时,单家庄中已然起火,我们抢进庄去,见到铁面判官单正、他的两个儿子都已尸横就地,全庄男女数十口,或割去首级、或肩背中刀,无一得免。我们察看单正的尸身,见单正也是胸背肋骨齐断,心肺碎裂,乃是中了极刚猛的拳力而死。”
神山冷冷地道:“是大金刚拳吧?”玄慈方丈道:“不是!少林派中,只老衲一人会使大金刚拳。那单判官绝非老衲所伤。”神山哼了一声,道:“不是方丈所伤?”玄慈摇头道:“不是!大金刚拳也不将人打得心肺碎裂。”
玄垢道:“我们将单判官的尸身放好,帮同救火,不久四邻锣声响起,大伙儿都救火来了。我们当即退出,在庄外远远望见乔峰和阿朱骑着马来了。我们亲眼目睹,杀单正的另有其人,早在乔峰到达单家庄之前两个多时辰,单氏父子和他几十个家人都早已给人杀了。至于去天台山止观寺保护智光大师,方丈师兄另行派得有人。我们见乔峰带同阿朱向南方而去,便不再跟踪,自行回寺。”
玄寂、玄垢、玄石等僧在武林中数十年来威名素著,正直无私,众所周知,他们既这么说,神山等僧听了绝无怀疑。
神山上人问道:“止观寺智光大师命丧少林派‘摩诃指’之下,不知方丈师兄有何解说?”玄慈合十当胸,缓缓说道:“我佛慈悲!智光大师是服毒圆寂的。他所服毒药是寻常的砒霜,是他弟子朴者和尚从天台县城的仁济药店中,分作十天慢慢取来的。他取药乃奉智光大师的嘱咐,对药店说是师父要合药。智光大师在浙东名闻遐迩,人人敬仰,朴者和尚去药店取药,药店从不敢推辞,亦不肯收钱。”
只见玄渡大师站起身来,说道:“方丈师兄曾派小僧前往天台山查究。智光大师确是服砒霜自尽。小僧细问那朴者和尚,他哭哭啼啼,说不知师父命他取药是要自尽,早知如此,他该用甘草粉冒充砒霜。他说有一位乔大爷和阮姑娘,确是来见过师父。师父对他们客客气气,说了好一会话,他们离开之后,才发觉师父已然圆寂。到了晚上,法身上才眼鼻流血。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却见到师父眼珠凸出,后脑骨碎裂,却不知哪一个恶人,半夜里偷偷来残害师父法体。他说没好好保护师父法体,对不起师父,大力掌掴自己。我对他说,残害大师法体之人,武功异常了得,以极刚猛指力点了大师法身的左右太阳穴,就算你拼了命,也阻不住他。不料这朴者和尚自怨自艾,竟尔上吊死了。”说着长叹一声。
神山道:“那乔峰来见智光大师,自是要逼问雁门关外那带头大哥的姓名。智光大师不肯说,他便以‘摩诃指’伤了大师。眼珠凸出,后脑骨碎裂,可不是中了‘摩诃指’的情状吗?”玄慈道:“不是乔峰。”神山道:“还请方丈师兄指点其中原由。”
玄慈缓缓说道:“神山师兄垂询,何以得知智光大师并非中了乔峰的摩诃指力。只因乔峰是在少林派学的武功,他学过降魔掌,便不能再学摩诃指,这两门武功相反,不能并存于一身。”神山缓缓摇头,说道:“少林武功,当真有如此精微分别?”玄慈道:“这中间的分别,本来是有记载的。降魔掌和摩诃指,在敝寺均列于七十二绝技,一者轻柔,一者刚猛,极难并学齐练。玄生师弟,请你去藏经阁,将这两门的法功心要取来,请神山上人和诸位大师指点。”
当年神山上人到少林寺求师,还只一十七岁。少林寺方丈灵门禅师和他接谈之下,便觉他锋芒太露,我慢贡高之气极盛,器小易盈,不是传法之人,若在寺中做个寻常僧侣,他又必不能甘居人下,日后定生事端,是以婉言相拒。神山这才投到清凉寺中,他才能杰出,只三十岁时便做了清凉寺方丈。此人聪明颖悟,算得是武林中的奇才,不过清凉寺的武学渊源远逊于少林,寺中所藏的拳经剑谱、内功秘要等等,不但为数有限,且大部分粗疏简陋,不是第一流功夫。四十多年来他内功日深,早已远远超过清凉寺上代所传武学典籍中所载,但拳剑功夫,终究有所不足,每当想起少林派的七十二项绝技,总不自禁又艳羡,又恼恨。
是以徐长老一死,便想借故来向少林寺寻衅,于是大邀帮手。但各处高僧一听说是到少林寺兴师问罪,多加推托,不肯参与,神山费了长时期水磨功夫,才邀到大相国寺、东林寺、净影寺各处名寺的高僧。
这时听玄慈方丈命人去取降魔掌与摩诃指两大绝技的典籍,心下甚喜,暗想今日当有机缘一见少林绝技的面目。玄生道:“是!”转身出殿,过不多时,便即取到,交给玄慈。大雄宝殿和藏经阁相距几达三里,玄生在片刻间便将经书取到,轻功了得,身手敏捷之极。外人不知内情,也不以为异,少林寺众僧却无不暗自赞叹。
那两部经书纸质黄中发黑,显是年代久远。玄慈将经书放上方桌,说道:“众位师兄请看,两部经书中各自叙明创功的经历,以及功法的要旨。”说着将《降魔掌法》与《摩诃指秘要》两部抄本分别交给神山上人和观心大师。两人恭谨接过翻阅,见序文中述说两门神功创建的由来,“降魔掌”为少林寺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师所创,出掌轻柔,若有若无。“摩诃指法”则是在少林寺挂单四十年的七指头陀所创,因系外来头陀,功法与少林派传统功夫大不相同,纯走刚猛路子,书中谆谆告诫,凡已练少林佛门柔功者决不可练,否则内息极易走岔,如师承照护不善,难免呕血,重伤难治。
玄慈方丈待二僧看了一会,将抄本传交道清、觉贤二位大师,等六僧都看了序文,说道:“各位大师,敝寺虽有七十二项绝技,但一来每一项功法均极难练,纵是天资卓异之人,一生亦不易练成一项,何况各项绝技练到精处高处,总之不过在武学上胜人一筹而已,既能以甲门功夫胜人,便不必再以乙门功夫胜人,至于丙门、丁门,更加不必去练了。敝寺历代祖师传法授徒,均以佛法为首,武学为末,僧众若孜孜专研武功,于佛法的参悟修为必定有碍。就算是俗家弟子,敝寺也向来不教他修炼一门绝技以上,以免他贪多务得,深中贪毒。乔峰曾由玄苦师弟授以‘降魔掌’,玄苦师弟自己不会‘摩诃指法’,乔峰亦未跟别的少林僧学过武功,此节老衲深知,决无错误。本寺玄字辈师兄弟以及下一辈武功较高的僧侣,大都自罗汉拳学起,学到降魔掌或般若掌而止。老衲在四十岁上见猎心喜,学了大金刚拳,内力走了刚猛路子,自此练般若掌便生窒碍,至今好生后悔。”
★D★O★S★P★Y★
突然外面一个清朗的声音远远传来,说道:“诸位高僧相聚少林寺讲论武功,实乃盛事。小僧能否有缘做个不速之客,在旁恭聆双方高见么?”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送入了各人耳中。声音来自山门之外,入耳如此清晰,却又中正平和,并不震人耳鼓,说话者内功之高之纯,可想而知;而他身在远处,却又如何得闻殿中讲论?
玄慈微微一怔,便运内力说道:“既是佛门同道,便请光临。”又道:“玄鸣、玄石两位师弟,请代我迎接嘉宾。”玄鸣、玄石二人躬身道:“是!”刚转过身来,待要出殿,门外那人已道:“迎接是不敢当。今日得会高贤,委实不胜之喜。”
他每说一句,声音便近了数丈,刚说完“之喜”两个字,大殿门口已出现了一位宝相庄严的中年僧人,双手合十,面露微笑,说道:“吐蕃国山僧鸠摩智,参见少林寺方丈。”
群僧见到他如此身手,本是惊异之极,待听他自己报名,许多人都“哦”的一声,说道:“原来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到了!”
玄慈站起身来,抢上两步,合十躬身,说道:“国师远来东土,实乃有缘。”便为神山、观心、道清等客来大师,玄寂、玄渡等少林高辈僧侣逐一引见。
众僧相见罢,玄慈在正中设了一个座位,请鸠摩智就座。鸠摩智略一谦逊,便即坐了,这一来,他是坐在神山的上首。旁人倒也没什么,神山却暗自不忿:“你这番僧装神弄鬼,未必便有什么真实本领,待会倒要试你一试。”
鸠摩智道:“小僧适才在山门外听到玄慈大师讲论武功,宏法高论,深受教益,只其中一节,小僧却不敢苟同。”玄慈道:“敬请国师指点开示。”
鸠摩智微微一笑,说道:“方丈大师言道,少林寺纵使是俗家弟子,也往往不教他修习一门以上的绝技,以免他贪多务得,深中贪毒。但以小僧愚见,少林寺这项规矩,只怕是太死板了些,限制了才智卓绝之士上窥高深武学之路。在这规矩之下,只怕少林七十二绝技难以发扬光大,再过得千百年,不免仍是如此这般。就拿‘摩诃指’和‘般若掌’两项绝技来说,其实两者兼通,又有何难?就算一人身兼七十二门绝技,也并非决无可能。”他娓娓说来,似乎心平气和,但话中之意,显已对少林武学心生藐视。少林群僧听了,均感不忿。
玄生朗声道:“据国师所言,有人以一身而能兼通敝派七十二门绝技?”鸠摩智点头道:“不错!”玄生道:“敢问国师,这位大英雄是谁?”鸠摩智道:“大英雄之称,殊不敢当。”玄生变色道:“便是国师?”鸠摩智点头合十,神情肃穆,道:“正是。”
这两字一出,群僧尽皆变色,均想:“此人大言炎炎,一至于此,莫非是疯了?”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有的专练下盘,有的专练轻功,有的以拳掌见长,有的以暗器取胜,或刀或棒,每一门各有各的特长,使剑者不能使禅杖,擅大力神拳者不擅收发暗器,精于腿上功夫的,拳掌之道不免稍逊。虽有人同精三四门绝技,那也是以互相并不抵触为限。少林诸高僧固所深知,神山、道清等也皆洞晓。要说一身兼擅七十二绝技,自是欺人之谈。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之中,更有十三四门异常难练,纵是天资极高之人,毕生苦修一门,也未必一定能够练成。此时少林全寺僧众千余人,以千余僧众所会者合并,七十二绝技也数不周全。眼看鸠摩智不过五十来岁年纪,就说每年能练成一项绝技,一出娘胎算起,那也得七十二年功夫,这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都艰深繁复之极,难道他竟能在一年之中练成数项?
玄生心中暗暗冷笑,脸上仍不脱恭谨之色,说道:“国师并非我少林派中人,然则摩诃指、般若掌、大金刚拳等几项功夫,却也精通么?”
鸠摩智微笑道:“不敢,还请玄生大师指教。”身形略侧,左掌突然平举,右拳呼的一声直击而出,如来佛座前一口烧香的铜鼎受到拳劲,镗的一声,跳了起来,正是大金刚拳法中的一招“洛钟东应”。拳不着鼎而铜鼎发声,还不算如何艰难,这一拳明明是向前击出,铜鼎却向上跳,可见拳力之巧,实已深得“大金刚拳”的秘要。
鸠摩智不等铜鼎落下,左手反拍一掌,姿势正是般若掌中的一
神山冷冷地道:“是大金刚拳吧?”玄慈方丈道:“不是!少林派中,只老衲一人会使大金刚拳。那单判官绝非老衲所伤。”神山哼了一声,道:“不是方丈所伤?”玄慈摇头道:“不是!大金刚拳也不将人打得心肺碎裂。”
玄垢道:“我们将单判官的尸身放好,帮同救火,不久四邻锣声响起,大伙儿都救火来了。我们当即退出,在庄外远远望见乔峰和阿朱骑着马来了。我们亲眼目睹,杀单正的另有其人,早在乔峰到达单家庄之前两个多时辰,单氏父子和他几十个家人都早已给人杀了。至于去天台山止观寺保护智光大师,方丈师兄另行派得有人。我们见乔峰带同阿朱向南方而去,便不再跟踪,自行回寺。”
玄寂、玄垢、玄石等僧在武林中数十年来威名素著,正直无私,众所周知,他们既这么说,神山等僧听了绝无怀疑。
神山上人问道:“止观寺智光大师命丧少林派‘摩诃指’之下,不知方丈师兄有何解说?”玄慈合十当胸,缓缓说道:“我佛慈悲!智光大师是服毒圆寂的。他所服毒药是寻常的砒霜,是他弟子朴者和尚从天台县城的仁济药店中,分作十天慢慢取来的。他取药乃奉智光大师的嘱咐,对药店说是师父要合药。智光大师在浙东名闻遐迩,人人敬仰,朴者和尚去药店取药,药店从不敢推辞,亦不肯收钱。”
只见玄渡大师站起身来,说道:“方丈师兄曾派小僧前往天台山查究。智光大师确是服砒霜自尽。小僧细问那朴者和尚,他哭哭啼啼,说不知师父命他取药是要自尽,早知如此,他该用甘草粉冒充砒霜。他说有一位乔大爷和阮姑娘,确是来见过师父。师父对他们客客气气,说了好一会话,他们离开之后,才发觉师父已然圆寂。到了晚上,法身上才眼鼻流血。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却见到师父眼珠凸出,后脑骨碎裂,却不知哪一个恶人,半夜里偷偷来残害师父法体。他说没好好保护师父法体,对不起师父,大力掌掴自己。我对他说,残害大师法体之人,武功异常了得,以极刚猛指力点了大师法身的左右太阳穴,就算你拼了命,也阻不住他。不料这朴者和尚自怨自艾,竟尔上吊死了。”说着长叹一声。
神山道:“那乔峰来见智光大师,自是要逼问雁门关外那带头大哥的姓名。智光大师不肯说,他便以‘摩诃指’伤了大师。眼珠凸出,后脑骨碎裂,可不是中了‘摩诃指’的情状吗?”玄慈道:“不是乔峰。”神山道:“还请方丈师兄指点其中原由。”
玄慈缓缓说道:“神山师兄垂询,何以得知智光大师并非中了乔峰的摩诃指力。只因乔峰是在少林派学的武功,他学过降魔掌,便不能再学摩诃指,这两门武功相反,不能并存于一身。”神山缓缓摇头,说道:“少林武功,当真有如此精微分别?”玄慈道:“这中间的分别,本来是有记载的。降魔掌和摩诃指,在敝寺均列于七十二绝技,一者轻柔,一者刚猛,极难并学齐练。玄生师弟,请你去藏经阁,将这两门的法功心要取来,请神山上人和诸位大师指点。”
当年神山上人到少林寺求师,还只一十七岁。少林寺方丈灵门禅师和他接谈之下,便觉他锋芒太露,我慢贡高之气极盛,器小易盈,不是传法之人,若在寺中做个寻常僧侣,他又必不能甘居人下,日后定生事端,是以婉言相拒。神山这才投到清凉寺中,他才能杰出,只三十岁时便做了清凉寺方丈。此人聪明颖悟,算得是武林中的奇才,不过清凉寺的武学渊源远逊于少林,寺中所藏的拳经剑谱、内功秘要等等,不但为数有限,且大部分粗疏简陋,不是第一流功夫。四十多年来他内功日深,早已远远超过清凉寺上代所传武学典籍中所载,但拳剑功夫,终究有所不足,每当想起少林派的七十二项绝技,总不自禁又艳羡,又恼恨。
是以徐长老一死,便想借故来向少林寺寻衅,于是大邀帮手。但各处高僧一听说是到少林寺兴师问罪,多加推托,不肯参与,神山费了长时期水磨功夫,才邀到大相国寺、东林寺、净影寺各处名寺的高僧。
这时听玄慈方丈命人去取降魔掌与摩诃指两大绝技的典籍,心下甚喜,暗想今日当有机缘一见少林绝技的面目。玄生道:“是!”转身出殿,过不多时,便即取到,交给玄慈。大雄宝殿和藏经阁相距几达三里,玄生在片刻间便将经书取到,轻功了得,身手敏捷之极。外人不知内情,也不以为异,少林寺众僧却无不暗自赞叹。
那两部经书纸质黄中发黑,显是年代久远。玄慈将经书放上方桌,说道:“众位师兄请看,两部经书中各自叙明创功的经历,以及功法的要旨。”说着将《降魔掌法》与《摩诃指秘要》两部抄本分别交给神山上人和观心大师。两人恭谨接过翻阅,见序文中述说两门神功创建的由来,“降魔掌”为少林寺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师所创,出掌轻柔,若有若无。“摩诃指法”则是在少林寺挂单四十年的七指头陀所创,因系外来头陀,功法与少林派传统功夫大不相同,纯走刚猛路子,书中谆谆告诫,凡已练少林佛门柔功者决不可练,否则内息极易走岔,如师承照护不善,难免呕血,重伤难治。
玄慈方丈待二僧看了一会,将抄本传交道清、觉贤二位大师,等六僧都看了序文,说道:“各位大师,敝寺虽有七十二项绝技,但一来每一项功法均极难练,纵是天资卓异之人,一生亦不易练成一项,何况各项绝技练到精处高处,总之不过在武学上胜人一筹而已,既能以甲门功夫胜人,便不必再以乙门功夫胜人,至于丙门、丁门,更加不必去练了。敝寺历代祖师传法授徒,均以佛法为首,武学为末,僧众若孜孜专研武功,于佛法的参悟修为必定有碍。就算是俗家弟子,敝寺也向来不教他修炼一门绝技以上,以免他贪多务得,深中贪毒。乔峰曾由玄苦师弟授以‘降魔掌’,玄苦师弟自己不会‘摩诃指法’,乔峰亦未跟别的少林僧学过武功,此节老衲深知,决无错误。本寺玄字辈师兄弟以及下一辈武功较高的僧侣,大都自罗汉拳学起,学到降魔掌或般若掌而止。老衲在四十岁上见猎心喜,学了大金刚拳,内力走了刚猛路子,自此练般若掌便生窒碍,至今好生后悔。”
★D★O★S★P★Y★
突然外面一个清朗的声音远远传来,说道:“诸位高僧相聚少林寺讲论武功,实乃盛事。小僧能否有缘做个不速之客,在旁恭聆双方高见么?”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送入了各人耳中。声音来自山门之外,入耳如此清晰,却又中正平和,并不震人耳鼓,说话者内功之高之纯,可想而知;而他身在远处,却又如何得闻殿中讲论?
玄慈微微一怔,便运内力说道:“既是佛门同道,便请光临。”又道:“玄鸣、玄石两位师弟,请代我迎接嘉宾。”玄鸣、玄石二人躬身道:“是!”刚转过身来,待要出殿,门外那人已道:“迎接是不敢当。今日得会高贤,委实不胜之喜。”
他每说一句,声音便近了数丈,刚说完“之喜”两个字,大殿门口已出现了一位宝相庄严的中年僧人,双手合十,面露微笑,说道:“吐蕃国山僧鸠摩智,参见少林寺方丈。”
群僧见到他如此身手,本是惊异之极,待听他自己报名,许多人都“哦”的一声,说道:“原来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到了!”
玄慈站起身来,抢上两步,合十躬身,说道:“国师远来东土,实乃有缘。”便为神山、观心、道清等客来大师,玄寂、玄渡等少林高辈僧侣逐一引见。
众僧相见罢,玄慈在正中设了一个座位,请鸠摩智就座。鸠摩智略一谦逊,便即坐了,这一来,他是坐在神山的上首。旁人倒也没什么,神山却暗自不忿:“你这番僧装神弄鬼,未必便有什么真实本领,待会倒要试你一试。”
鸠摩智道:“小僧适才在山门外听到玄慈大师讲论武功,宏法高论,深受教益,只其中一节,小僧却不敢苟同。”玄慈道:“敬请国师指点开示。”
鸠摩智微微一笑,说道:“方丈大师言道,少林寺纵使是俗家弟子,也往往不教他修习一门以上的绝技,以免他贪多务得,深中贪毒。但以小僧愚见,少林寺这项规矩,只怕是太死板了些,限制了才智卓绝之士上窥高深武学之路。在这规矩之下,只怕少林七十二绝技难以发扬光大,再过得千百年,不免仍是如此这般。就拿‘摩诃指’和‘般若掌’两项绝技来说,其实两者兼通,又有何难?就算一人身兼七十二门绝技,也并非决无可能。”他娓娓说来,似乎心平气和,但话中之意,显已对少林武学心生藐视。少林群僧听了,均感不忿。
玄生朗声道:“据国师所言,有人以一身而能兼通敝派七十二门绝技?”鸠摩智点头道:“不错!”玄生道:“敢问国师,这位大英雄是谁?”鸠摩智道:“大英雄之称,殊不敢当。”玄生变色道:“便是国师?”鸠摩智点头合十,神情肃穆,道:“正是。”
这两字一出,群僧尽皆变色,均想:“此人大言炎炎,一至于此,莫非是疯了?”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有的专练下盘,有的专练轻功,有的以拳掌见长,有的以暗器取胜,或刀或棒,每一门各有各的特长,使剑者不能使禅杖,擅大力神拳者不擅收发暗器,精于腿上功夫的,拳掌之道不免稍逊。虽有人同精三四门绝技,那也是以互相并不抵触为限。少林诸高僧固所深知,神山、道清等也皆洞晓。要说一身兼擅七十二绝技,自是欺人之谈。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之中,更有十三四门异常难练,纵是天资极高之人,毕生苦修一门,也未必一定能够练成。此时少林全寺僧众千余人,以千余僧众所会者合并,七十二绝技也数不周全。眼看鸠摩智不过五十来岁年纪,就说每年能练成一项绝技,一出娘胎算起,那也得七十二年功夫,这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都艰深繁复之极,难道他竟能在一年之中练成数项?
玄生心中暗暗冷笑,脸上仍不脱恭谨之色,说道:“国师并非我少林派中人,然则摩诃指、般若掌、大金刚拳等几项功夫,却也精通么?”
鸠摩智微笑道:“不敢,还请玄生大师指教。”身形略侧,左掌突然平举,右拳呼的一声直击而出,如来佛座前一口烧香的铜鼎受到拳劲,镗的一声,跳了起来,正是大金刚拳法中的一招“洛钟东应”。拳不着鼎而铜鼎发声,还不算如何艰难,这一拳明明是向前击出,铜鼎却向上跳,可见拳力之巧,实已深得“大金刚拳”的秘要。
鸠摩智不等铜鼎落下,左手反拍一掌,姿势正是般若掌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