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金庸 [92]
经书后,屈指算来,胡青牛预计他毒发毙命之期早已过去,可是他身轻体健,但觉全身真气流动,全无病象,连以前时时发作的寒毒侵袭,也要时隔一月以上才偶有所感,而发作时也极轻微。不久便在第二卷的经文中读到一句:“呼翕九阳,抱一含元,此书可名《九阳真经》。”才知这果然便是太师父所念念不忘的真经宝典,欣喜之余,参习更勤。加之那白猿感他治病之德,常采了大蟠桃相赠,那也是健体补元之物。待得练到第二卷经书的一小半,体内阴毒已给驱得无影无踪了。
张无忌每日除了练功,便与猿猴为戏,倒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采摘到的果实,总是分了一半,从山洞的小通道中滚落给朱长龄,免他饿死。可是朱长龄局促于小小的一块平台之上,当真度曰如年,一到冬季,遍山冰雪,寒风透骨,这份苦处更加难以形容。他虽不食烟火,清静无优,内功也甚有进境,不过他身处悬崖峭壁,心中想的却是如何捉到张无忌,逼他引去杀害谢逊,抢得屠龙刀,成为武林至尊,人人遵奉自己号令;处身虽静,内心却心猿意马、神驰红尘、终究练不成真正上乘的内功。
张无忌练完第二卷经书,便已不畏寒暑。不过越练到后来,越艰深奥妙,进展也就越慢,第三卷整整花了一年时光、最后第四卷更练了三年多,方始功行圆满。书末虽说尚有一个大关,方始大功告成,但这大关十分难通,他无人指点,不知如何方能通过,试了几日无功,也就置之度外。
他幽居雪谷,至此时已五年有余,从一个孩子长成为身材高大的青年。最后一两年中,他有时兴之所至,也偶然与众猿猴攀援山壁,登高遥望,以他那时功力,若要逾峰出谷,已非难事,但想到世上人心阴险狠诈,不由得不寒而栗,心想在这美丽的山谷中直至老死,岂不甚好?只是有时忆及太师父及众师伯叔,才兴起出谷前赴武当的念头。
这日午后,将四卷经书从头至尾翻阅一遍,揭过最后一页,见到真经作者自述写真经的经过。他不说自己姓名出身,只说一生为儒为道为僧,无所适从,某日在嵩山斗酒胜了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得以借观《九阴真经》,虽深佩真经中所载武功精微奥妙,但一味崇扬“老子之学”,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尚不及阴阳互济之妙,于是在四卷梵文《楞伽经》的行缝之中,以中文写下了自己所创的“九阳真经”,自觉比之一味纯阴的《九阴真经》,更有阴阳调和、刚柔互济的中和之道。张无忌掩卷思索,对这位高人不偏不倚的武学至理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这应称为《阴阳并济经》,单称《九阳真经》以纠其枉,还是偏了。”
他在山洞左壁挖了个三尺来深的洞孔,将四卷九阳真经、胡青牛的医经、以及王难姑的毒经,一起包在从白猿腹中取出来的油布之中,埋在洞内,填上了泥土,心想:“我从白猿腹中取得经书,那是极大的机缘,不知千百年后,是否又有人凑巧来到此处,得到这三部经书?”拾起一块尖石,在山壁上划下六个大字“张无忌埋经处”。
他在练功之时,每日里心有专注,丝毫不觉寂寞,这一日大功告成,心头反觉空虚,兼之神功既成,胆气登壮,暗想:“此时朱伯伯便要再来害我,我也已无惧于他,不妨去跟他说说话。”于是弯腰向洞里钻去。他进来时十五岁,身子尚小,出去时已二十岁,长大成人,却钻不过那狭窄的洞穴了。他吸一口气,运起了缩骨功,全身骨骼挤拢,骨头和骨头之间的空隙缩小,轻轻易易地便钻了过去。
朱长龄倚在石壁上睡得正酣,梦见自己得了屠龙宝刀,在家中大开筵席,厮役奔走,亲朋趋奉,四方英雄齐来道贺,好不威风快活,突觉肩头有人拍了几下,一惊而醒,睁开眼来,只见一个高大的人影站在面前。朱长龄跃起身来,神智未曾十分清醒,叫道:“你……你……”
张无忌微笑道:“朱伯伯,是我,张无忌。”朱长龄又惊又喜,又恼又恨,向他瞧了良久,才道:“你长得这般高了。哼,怎地一直不出来跟我说话?不论我如何求你,你总不理?”张无忌微笑道:“我怕你给我苦头吃。”
朱长龄右手倏出,施展擒拿手法,一把抓住了他肩头,厉声喝道:“怎么今天却不怕了?”突然间掌心炙热,不由自主地手臂一震,便松手放开,自己胸口兀自隐隐生疼,吓得退开三步,呆呆地瞪着他,问道:“你……你……这是什么功夫?”
张无忌练成了九阳神功之后,首次试用,没料到竟有如斯威力。朱长龄乃一流高手,给他神功一震之下,不得不撤掌松指。他见朱长龄如此狼狈惊诧,心中自是得意,笑道:“功夫还使得么?”朱长龄心神未定,又问:“那……那是什么功夫?”张无忌道:“是九阳神功吧。”朱长龄吃了一惊,问道:“你怎样练成的?”张无忌也不隐瞒,便将如何为白猿治病、如何从它腹中取得经书、如何依法参习等情简略说了。
这一番话只把朱长龄听得又妒嫉、又恼怒,心想:“我在这绝峰之上吃了五年多难以形容的苦头,你这小子却练成了奥妙无比的神功。”他也不想只因自己处心积虑地害人,才落得如此,又全不感激对方给他采摘了五年多果子,每日不断,才养活他直至今日,但觉这小子过于幸运,自己却太过倒霉,实在不公道之至,强忍怒气,笑吟吟地道:“那部《九阳真经》呢?给我见识一下成不成?”
张无忌心想:“给你瞧一瞧那也无妨,难道你一时三刻便记得了?”便道:“我已埋在洞内,明天拿来给你看吧。”朱长龄道:“你已长得这般高大,怎能过那洞穴?”张无忌道:“那洞穴也不太窄,缩着身子用力一挤,便这么过来了。”朱长龄道:“你说我能挤得过去么?”张无忌点头道:“明儿咱们一起试试,洞里地方很大,老是呆在这小小的平台上,确实不好受。”他想自己运功捏他肩膀、胸部、臀部各处骨骼,当可助他通过洞穴。
朱长龄笑道:“小兄弟,你真好,君子不念旧恶,从前我颇有对不起你之处,万望你多多原谅。”说着深深一揖。张无忌急忙还礼,说道:“朱伯伯不必多礼,咱们明儿一块想法儿离开此处。”朱长龄大喜,问道:“你说能离开这儿么?”张无忌道:“猿猴既能进出,咱们也便能够。”朱长龄道:“那你为什么不早出去?”
张无忌微微一笑,说道:“从前我不想到外面去,只怕给人欺侮,现下似乎不怕了,又想去瞧瞧我的太师父、师伯师叔他们。”朱长龄哈哈大笑,拍手道:“很好,很好!”退后了两步,突然间身形一晃,“啊哟”一声,踏了个空,从悬崖旁摔了下去。
他这一下乐极生悲,竟有此变故,张无忌大吃一惊,俯身到悬崖之外,叫道:“朱伯伯,你好吗?”只听下面传来两声低微的呻吟。张无忌大喜,心想:“幸好没直摔下去,但不知受伤重不重?”听呻吟之声相距不过数丈,凝神看时,原来悬崖之下刚巧生着一株松树,朱长龄的身子横在树干之上,一动不动。张无忌瞧那形势,跃下去将他抱上悬崖,凭着此时功力,当不为难,吸一口气,看准了那根如手臂般伸出的枝干,轻轻跃下。
他足尖离那枝干尚有半尺,突然之间,那枝干竟倏地坠下,这一来空中绝无半点借力之处,饶是他练成了绝顶神功,但究竟人非飞鸟,如何能再回上崖来?心念如电光般一闪,立时醒悟:“原来朱长龄又使奸计害我,他扳断了树枝,拿在手里,等我快要着足之时,便松手抛下树枝。”但这时明白已然迟了,身子笔直地坠了下去。
朱长龄在这方圆不过十数丈的小小平台上住了五年多,平台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无不熟知,他假装摔跌受伤,料定张无忌心地仁善,定要跃下相救,果然奸计得逞,将他骗得坠下万丈深谷。
朱长龄哈哈大笑,心道:“今日将这小子摔成一团肉泥,终于出了我心头这五年多来的恶气!”拉着松树旁的长藤,跃回悬崖,心想:“我上次没能挤过那个洞穴,定是心急之下用力太蛮,以致挤断了肋骨。这小子身材比我高大得多,他既能过来,我自然也能过去。我取得《九阳真经》之后,从那边觅路回家,日后练成神功,无敌于天下,岂不妙哉?哈哈,哈哈!”
他越想越得意,当即从洞穴中钻了进去,没爬得多远,便到了五年前折骨之处。他心中只一个念头:“这小子比我高大,他能钻过,我当然更能钻过。”想法原本不错,只是有一点却没料到:张无忌已练成了九阳神功中的缩骨之法。
他平心静气,在那狭窄的洞穴之中,一寸一寸地向前挨去,他内功已然大进,果然比五年前又多挨了丈许,可是到得后来,不论他如何出力,要再向前半寸,也已决难办到。他知若使蛮劲,又要重蹈五年前的覆辙,势必再挤断几根肋骨,于是定了定神,竭力呼出肺中存气,果然身子又缩小了两寸,再向前挨了三尺。可是肺中无气,越来越窒闷,只觉一颗心跳得如同打鼓胃一般,几欲晕去,知道不妙,只得先退出来再说。
哪知进去时两足撑在高低不平的山壁之上,边撑边进,出来时却已无可借力。他进去时双手过顶,以便缩小肩头的尺寸,这时双手给四周岩石束在头顶,伸展不开,半点力气也使不出来。心中却兀自在想:“这小子比我高大,他既能过去,我也必能够过去。为什么我竟会给挤在这里?真正岂有此理?”
可是世上确有不少岂有此理之事,这个文才武功俱臻上乘、聪明机智算得是第一流人物的高手,从此便嵌在这窄窄的山洞之中,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出。
★D★O★S★P★Y★
张无忌又中朱长龄的奸计,从悬崖上直坠下去,篓时间自恨不已:“张无忌啊张无忌,你这小子忒煞无用。明知朱长龄奸诈无比,却一见面便又上了他恶当,该死,该死!”他自骂该死,其实却在奋力求生,体内真气流动,运劲向上纵跃,想要将下坠之势稍为减缓,着地时便不致跌得粉身碎骨。可是人在半空,虚虚晃晃,身不由己,全无半分着力处,但觉耳旁风声不绝,顷刻之间,双眼刺痛,地面上白雪的反光射进了目中。
他知生死之别,便系于这一刻关头,但见丈许之外有个大雪堆,这时自也无暇分辨到底是否雪地,还是一块白色岩石,当即在空中连翻三个空心筋斗,向那雪堆扑去,身形斜斜划了道弧线,稍卸下坠之势,左足已点上雪堆,波的一声,身子已陷入雪堆之中。他苦练了五年有余的九阳神功便于此时发生威力,跟着右足也即使力,借着雪堆中所生的反弹之力,向上急纵,但从那万丈悬崖上摔下来的这股力道何等凌厉,只觉腿上一阵剧痛,双腿腿骨一齐折断。
他受伤虽重,神智却仍清醒,但见柴草纷飞,原来这大雪堆是农家所积的草堆,或作柴烧,或供牛马冬粮,不禁暗叫:“好险,好险!倘若雪堆下不是柴草,却是块大石头
张无忌每日除了练功,便与猿猴为戏,倒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采摘到的果实,总是分了一半,从山洞的小通道中滚落给朱长龄,免他饿死。可是朱长龄局促于小小的一块平台之上,当真度曰如年,一到冬季,遍山冰雪,寒风透骨,这份苦处更加难以形容。他虽不食烟火,清静无优,内功也甚有进境,不过他身处悬崖峭壁,心中想的却是如何捉到张无忌,逼他引去杀害谢逊,抢得屠龙刀,成为武林至尊,人人遵奉自己号令;处身虽静,内心却心猿意马、神驰红尘、终究练不成真正上乘的内功。
张无忌练完第二卷经书,便已不畏寒暑。不过越练到后来,越艰深奥妙,进展也就越慢,第三卷整整花了一年时光、最后第四卷更练了三年多,方始功行圆满。书末虽说尚有一个大关,方始大功告成,但这大关十分难通,他无人指点,不知如何方能通过,试了几日无功,也就置之度外。
他幽居雪谷,至此时已五年有余,从一个孩子长成为身材高大的青年。最后一两年中,他有时兴之所至,也偶然与众猿猴攀援山壁,登高遥望,以他那时功力,若要逾峰出谷,已非难事,但想到世上人心阴险狠诈,不由得不寒而栗,心想在这美丽的山谷中直至老死,岂不甚好?只是有时忆及太师父及众师伯叔,才兴起出谷前赴武当的念头。
这日午后,将四卷经书从头至尾翻阅一遍,揭过最后一页,见到真经作者自述写真经的经过。他不说自己姓名出身,只说一生为儒为道为僧,无所适从,某日在嵩山斗酒胜了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得以借观《九阴真经》,虽深佩真经中所载武功精微奥妙,但一味崇扬“老子之学”,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尚不及阴阳互济之妙,于是在四卷梵文《楞伽经》的行缝之中,以中文写下了自己所创的“九阳真经”,自觉比之一味纯阴的《九阴真经》,更有阴阳调和、刚柔互济的中和之道。张无忌掩卷思索,对这位高人不偏不倚的武学至理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这应称为《阴阳并济经》,单称《九阳真经》以纠其枉,还是偏了。”
他在山洞左壁挖了个三尺来深的洞孔,将四卷九阳真经、胡青牛的医经、以及王难姑的毒经,一起包在从白猿腹中取出来的油布之中,埋在洞内,填上了泥土,心想:“我从白猿腹中取得经书,那是极大的机缘,不知千百年后,是否又有人凑巧来到此处,得到这三部经书?”拾起一块尖石,在山壁上划下六个大字“张无忌埋经处”。
他在练功之时,每日里心有专注,丝毫不觉寂寞,这一日大功告成,心头反觉空虚,兼之神功既成,胆气登壮,暗想:“此时朱伯伯便要再来害我,我也已无惧于他,不妨去跟他说说话。”于是弯腰向洞里钻去。他进来时十五岁,身子尚小,出去时已二十岁,长大成人,却钻不过那狭窄的洞穴了。他吸一口气,运起了缩骨功,全身骨骼挤拢,骨头和骨头之间的空隙缩小,轻轻易易地便钻了过去。
朱长龄倚在石壁上睡得正酣,梦见自己得了屠龙宝刀,在家中大开筵席,厮役奔走,亲朋趋奉,四方英雄齐来道贺,好不威风快活,突觉肩头有人拍了几下,一惊而醒,睁开眼来,只见一个高大的人影站在面前。朱长龄跃起身来,神智未曾十分清醒,叫道:“你……你……”
张无忌微笑道:“朱伯伯,是我,张无忌。”朱长龄又惊又喜,又恼又恨,向他瞧了良久,才道:“你长得这般高了。哼,怎地一直不出来跟我说话?不论我如何求你,你总不理?”张无忌微笑道:“我怕你给我苦头吃。”
朱长龄右手倏出,施展擒拿手法,一把抓住了他肩头,厉声喝道:“怎么今天却不怕了?”突然间掌心炙热,不由自主地手臂一震,便松手放开,自己胸口兀自隐隐生疼,吓得退开三步,呆呆地瞪着他,问道:“你……你……这是什么功夫?”
张无忌练成了九阳神功之后,首次试用,没料到竟有如斯威力。朱长龄乃一流高手,给他神功一震之下,不得不撤掌松指。他见朱长龄如此狼狈惊诧,心中自是得意,笑道:“功夫还使得么?”朱长龄心神未定,又问:“那……那是什么功夫?”张无忌道:“是九阳神功吧。”朱长龄吃了一惊,问道:“你怎样练成的?”张无忌也不隐瞒,便将如何为白猿治病、如何从它腹中取得经书、如何依法参习等情简略说了。
这一番话只把朱长龄听得又妒嫉、又恼怒,心想:“我在这绝峰之上吃了五年多难以形容的苦头,你这小子却练成了奥妙无比的神功。”他也不想只因自己处心积虑地害人,才落得如此,又全不感激对方给他采摘了五年多果子,每日不断,才养活他直至今日,但觉这小子过于幸运,自己却太过倒霉,实在不公道之至,强忍怒气,笑吟吟地道:“那部《九阳真经》呢?给我见识一下成不成?”
张无忌心想:“给你瞧一瞧那也无妨,难道你一时三刻便记得了?”便道:“我已埋在洞内,明天拿来给你看吧。”朱长龄道:“你已长得这般高大,怎能过那洞穴?”张无忌道:“那洞穴也不太窄,缩着身子用力一挤,便这么过来了。”朱长龄道:“你说我能挤得过去么?”张无忌点头道:“明儿咱们一起试试,洞里地方很大,老是呆在这小小的平台上,确实不好受。”他想自己运功捏他肩膀、胸部、臀部各处骨骼,当可助他通过洞穴。
朱长龄笑道:“小兄弟,你真好,君子不念旧恶,从前我颇有对不起你之处,万望你多多原谅。”说着深深一揖。张无忌急忙还礼,说道:“朱伯伯不必多礼,咱们明儿一块想法儿离开此处。”朱长龄大喜,问道:“你说能离开这儿么?”张无忌道:“猿猴既能进出,咱们也便能够。”朱长龄道:“那你为什么不早出去?”
张无忌微微一笑,说道:“从前我不想到外面去,只怕给人欺侮,现下似乎不怕了,又想去瞧瞧我的太师父、师伯师叔他们。”朱长龄哈哈大笑,拍手道:“很好,很好!”退后了两步,突然间身形一晃,“啊哟”一声,踏了个空,从悬崖旁摔了下去。
他这一下乐极生悲,竟有此变故,张无忌大吃一惊,俯身到悬崖之外,叫道:“朱伯伯,你好吗?”只听下面传来两声低微的呻吟。张无忌大喜,心想:“幸好没直摔下去,但不知受伤重不重?”听呻吟之声相距不过数丈,凝神看时,原来悬崖之下刚巧生着一株松树,朱长龄的身子横在树干之上,一动不动。张无忌瞧那形势,跃下去将他抱上悬崖,凭着此时功力,当不为难,吸一口气,看准了那根如手臂般伸出的枝干,轻轻跃下。
他足尖离那枝干尚有半尺,突然之间,那枝干竟倏地坠下,这一来空中绝无半点借力之处,饶是他练成了绝顶神功,但究竟人非飞鸟,如何能再回上崖来?心念如电光般一闪,立时醒悟:“原来朱长龄又使奸计害我,他扳断了树枝,拿在手里,等我快要着足之时,便松手抛下树枝。”但这时明白已然迟了,身子笔直地坠了下去。
朱长龄在这方圆不过十数丈的小小平台上住了五年多,平台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无不熟知,他假装摔跌受伤,料定张无忌心地仁善,定要跃下相救,果然奸计得逞,将他骗得坠下万丈深谷。
朱长龄哈哈大笑,心道:“今日将这小子摔成一团肉泥,终于出了我心头这五年多来的恶气!”拉着松树旁的长藤,跃回悬崖,心想:“我上次没能挤过那个洞穴,定是心急之下用力太蛮,以致挤断了肋骨。这小子身材比我高大得多,他既能过来,我自然也能过去。我取得《九阳真经》之后,从那边觅路回家,日后练成神功,无敌于天下,岂不妙哉?哈哈,哈哈!”
他越想越得意,当即从洞穴中钻了进去,没爬得多远,便到了五年前折骨之处。他心中只一个念头:“这小子比我高大,他能钻过,我当然更能钻过。”想法原本不错,只是有一点却没料到:张无忌已练成了九阳神功中的缩骨之法。
他平心静气,在那狭窄的洞穴之中,一寸一寸地向前挨去,他内功已然大进,果然比五年前又多挨了丈许,可是到得后来,不论他如何出力,要再向前半寸,也已决难办到。他知若使蛮劲,又要重蹈五年前的覆辙,势必再挤断几根肋骨,于是定了定神,竭力呼出肺中存气,果然身子又缩小了两寸,再向前挨了三尺。可是肺中无气,越来越窒闷,只觉一颗心跳得如同打鼓胃一般,几欲晕去,知道不妙,只得先退出来再说。
哪知进去时两足撑在高低不平的山壁之上,边撑边进,出来时却已无可借力。他进去时双手过顶,以便缩小肩头的尺寸,这时双手给四周岩石束在头顶,伸展不开,半点力气也使不出来。心中却兀自在想:“这小子比我高大,他既能过去,我也必能够过去。为什么我竟会给挤在这里?真正岂有此理?”
可是世上确有不少岂有此理之事,这个文才武功俱臻上乘、聪明机智算得是第一流人物的高手,从此便嵌在这窄窄的山洞之中,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出。
★D★O★S★P★Y★
张无忌又中朱长龄的奸计,从悬崖上直坠下去,篓时间自恨不已:“张无忌啊张无忌,你这小子忒煞无用。明知朱长龄奸诈无比,却一见面便又上了他恶当,该死,该死!”他自骂该死,其实却在奋力求生,体内真气流动,运劲向上纵跃,想要将下坠之势稍为减缓,着地时便不致跌得粉身碎骨。可是人在半空,虚虚晃晃,身不由己,全无半分着力处,但觉耳旁风声不绝,顷刻之间,双眼刺痛,地面上白雪的反光射进了目中。
他知生死之别,便系于这一刻关头,但见丈许之外有个大雪堆,这时自也无暇分辨到底是否雪地,还是一块白色岩石,当即在空中连翻三个空心筋斗,向那雪堆扑去,身形斜斜划了道弧线,稍卸下坠之势,左足已点上雪堆,波的一声,身子已陷入雪堆之中。他苦练了五年有余的九阳神功便于此时发生威力,跟着右足也即使力,借着雪堆中所生的反弹之力,向上急纵,但从那万丈悬崖上摔下来的这股力道何等凌厉,只觉腿上一阵剧痛,双腿腿骨一齐折断。
他受伤虽重,神智却仍清醒,但见柴草纷飞,原来这大雪堆是农家所积的草堆,或作柴烧,或供牛马冬粮,不禁暗叫:“好险,好险!倘若雪堆下不是柴草,却是块大石头